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2018-02-05 16:45沈媛媛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1期
关键词:年段教师应主体

沈媛媛

【摘 要】目前,“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具体到小学语文学科,又有了具体的内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巩固语文课堂上的“生本”地位,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自学能力 “生本”地位 丰富实践

语文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关注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教师应不断指导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着力于打造“生本”课堂,并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从以上三点做出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轉变一:提升自学能力

1.注重日常积累

自学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 教师应注重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知识的积累。如在小学低年段,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具有表现力的词汇,表现颜色的红彤彤、绿油油,五彩斑斓,表示数量多的一群群、一堆堆、成千上万;小学中年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的吟诵记忆,“熟读谈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种自学不一定是学生个人的行为,教师可巧妙地将它转变为一种集体行为,比如可以小组合作,进行每周古诗推荐活动。 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自学的同时也发展了表达、思维能力;在高年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读书摘记,丰富课外阅读,让语文底蕴更加深厚。

2.高效“前置学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新”最重要的就是作好预习工作。引导学生作好“前置学习”,教师应思考相应的对策。

“前置学习”的推进依然是根据不同年段的特点来展开的,低年段教师可以在朗读、写字上作指导;中年段在这个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段、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自主解决课文中出现的难题,利用请教家长、网络等多种渠道;高年段可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文体意识,学什么样的课文抓什么样的要素,在上课之前按照要素学习课文,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学习单”等方式,注重“前置学习”的反馈监督, 不忘交流学生的成果,激励学生做好“前置学习”。

二、转变二:打造“生本”课堂

苏式课堂注重“以生为本”,学生是课堂学习中听、说、读、写、思的主体,不是被动接收或同化的主体,教师应注重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课堂变“学”堂。

1.以学生的发现引领思考

教师在展开课堂时,应把控教学的走向。倡导尊重学生的发现,高效率的课堂和学生的自主发现相融合,是最理想的状态。

这种理想的状态,有赖于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学生的主动思考。如在教学《金子》以这篇课文,应引导学生明白“真金”的含义,它是区别于“金子”的。那学生理解“真金”的过程,完全可以是一种学生的自主发现行为。在课堂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首末两段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这其中的两个问题:“金子”是指什么?“真金”又是什么?以这两个问题可以贯穿整个课堂,由学生的发现出发,由学生的发现结束。学生是发现的主体,是思考的主体,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2.以多样的评价活跃思维

学生不仅是学的主体,更应该是评价的主体。评价是一种互动的行为,要给学生更多机会展开互评,让评价更为客观、全面。

这样的评价方式是可以广泛应用到课堂中的很多地方的。小到简单的朗读词语,教师在个别指导时,可以请学生来进行评价、指导。还可以有“多评一”的模式。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课文《推敲》时,文中有一段: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教学这一段落,我让学生来演一演贾岛的样子,其余同学认真看,进行评价。学生们兴致很高,评价也很有见地。 在学生们的群策群力下,学生将贾岛的认真入迷表现地淋漓尽致,达成了教学目标。而这一切都是学生在主导,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地调动。

3.以精彩的悬念延伸所得

一堂语文课的结束不应是语文学习的结束,教师应留一些精彩的悬念给学生,让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延伸到课堂之外。 比如,在教学一些人物特点鲜明,故事性强的故事,如《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等课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写一写故事后传等。甚至是《学棋》一文,也可以设置趣味性的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熟悉人物例子,仿写成《学画画》《学跳舞》等。这不仅锻炼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传递一个重要的理念:语文课堂有限,语文学习是无限的,任何人都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每个人都可以做学习的主人。

三、转变三:丰富语文实践

语文素养的培养应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相辅相成,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等都蕴含着无限的实践资源,这些实践将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土壤。

1.将语文实践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是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主要阵地,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巩固提升学生的和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如校园的自然环境,可以带领学生以四季为主题,发现并捕捉自然的奇妙。在写一种植物时,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植物,不仅仅从名牌的介绍,更重要的依靠自己的观察,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发现。学校也可以组织游学活动,让学生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现。

2.将语文实践融入家庭文化生活

家庭文化生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最根本的是家长应转变理念,更关注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成长而非语文成绩的提升。在关照好孩子的课业学习的同时,也致力于帮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与学生读报,看新闻,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或者是做家庭共读计划,拓宽学生的视野,在阅读中发展思维,学会思考。

3.将语文实践融入社会文化生活

社会文化生活应助力成为学生新的文化学习场所,寓主动的语文学习于无限的乐趣之中。如近些年来兴起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都是较为新颖的形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导学方式,学校也可组织这样的至诗词大会、成语大会。

转变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这只是语文核心素养体系的一部分,但它的实现将有助于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深厚的语文底蕴与思维的发展共同进步,最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年段教师应主体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何谓“主体间性”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年段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