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8-02-05 04:43彭春兰
师道·教研 2018年1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引导者探究

彭春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体现这一主体,就要翻轉课堂,改变现有的课堂模式,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看来,老师这个角色的转变尤为重要,成为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中既是学生的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反思者和研究者的多重角色。教师如何做到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教育理念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解说:“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从这句话我们可以领悟到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输,也不再是学生一味的只听从教师的安排和教育,不再是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情感的领悟只有一个唯一的答案,不再是枯燥单调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上展现的是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独特的见解,实现自我学习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这表明教师不应再执着于以往的教学思想,要拥有新的教学理念支撑课堂教学。

2.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说:“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过去的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学习的教育思想,忽视对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及能力的培养。这种观念已陈旧,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与人沟通、交流、协助的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也促使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3.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教师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也意味着老师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在课堂上不仅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同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解疑释难,成为学生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由此看来,老师在课堂教学所扮演的既是学习的执行者,也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多重角色。

二、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的教育理念

1. 确保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施根本之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改变以往由教师以讲代读,以讲代悟的课堂教学局面,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的教育理念。在学习方式上实行开放式地学习,尊重学生,以学生所需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兴趣、发展及认知规律制定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想法随时发表,平等对话,有的放矢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实现学习目标。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让自己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分子,在传授知识中,帮助学生排难解疑,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赞美的言语,巧妙的点评,鼓励的眼神对待学生,犹如春风化雨,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与他们是心灵相互沟通,便于开展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执行者,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务必改变以往“师道尊严”的旧思想,以教师的睿智、才华、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教师风趣、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还给学生一个民主、开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育理念

1.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作为组织者要注意合作学习小组的组成,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如何学会与他人沟通、取长补短,如何评价、欣赏他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下功夫。

2. 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是怎样的?笔者认为它是由多种因素所构成,如生动的教学形式,形式多样的课堂展示、活泼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以热情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这是符合时代精神和儿童学习观的具体表现。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的实际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如古诗《牧童》一课中导入课文时可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运用多媒体,在古筝弹奏的《渔舟唱晚》悠扬乐曲的伴奏下衬托古诗所描写的意境,让学生陶醉在诗人所描绘的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之中,引发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趣味盎然的投入到古诗的学习当中。其次,教师要有序有效组织学生寻找学习伙伴,可以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同桌合作学习,也可以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学习等,在与伙伴学习中取长补短,提高信心,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从课题、文中句子、插图、课文首尾等内容进行质疑,引导学生从有价值的问题深入研究,带问题读书领悟、让他们试着讲,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如《将相和》一课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从课文的题目入手:

“将”指的是谁?

“相”指的又是谁?

“和”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对文中进行质疑: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细读课文,进行探究。

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时间、充分的提问时间、充分的讨论时间、充分的读书时间、充分的作业时间,才能达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

3. 教师要调控课堂,做到“放”“收”得当

“放”就是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放手让学生收集材料,探索新知,相信他们能寻找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放中让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感受中国语言蕴涵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古诗《牧童》教学中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搜集诗人的生平介绍,诗人的作品,并进行交流;放手让学生读诗,读的方式可多样:自由朗读、默读、看插图读、在乐曲的伴奏下读等,在读中品味诗的意境,在读的基础上交流对诗句的感受,从而体会诗歌带来的韵味,体会乡村的悠然自得的生活。

虽然课堂教学是一个开发系统,但不意味着一味的放,有的教学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时只顾去读自己喜欢的一段而忽视了课文的整体做法,是不可取的。而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过重分析、轻综合,重部分、轻整体,重发散、轻集中,重理性分析、轻感受、感悟和体验的毛病。这一切就要靠教师适当的“收”。

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调控课堂,做到“放”“收”得当。

四、确立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教育理念

在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既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会遇到挫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反思与评价,通过撰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论文等进行研究总结成果及不足之处,走出教学误区,才能适应时代潮流,真正做好学生的学习伙伴、合作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反思者和研究者的作用。

五、提高教育技能,保障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得以进行

1.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要不断更新,教师必须在相应的知识结构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进行调整,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探究和掌握开展合作式学习活动具体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过程中的培养能力和教育功能,使教与学转到学习过程上,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主动探索的轨道上,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步入良性循环,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2. 在不断变更的时代,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取更多的新的养分,提升教育技能。对于微课的制作、小课题的研究大胆地尝试、钻研,也是提高教育技能的好途径,让教师这个角色在教育这个大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合作,是需要师生合作、平等对话、互动交流中完成的,确立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合作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的教育理念是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键之所在。只有这样教学才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

责任编辑龙建刚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引导者探究
正确把握教师角色转变合理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几点认识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