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层次改革推动高水平开放

2018-02-07 00:51车海刚
中国发展观察 2018年22期
关键词:高水平经济体改革

车海刚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没有发表联合公报的情况下闭幕。这是自1989年APEC成立和1993年举行领导人峰会以来的首次,反映出各国在自由贸易问题上的空前分歧,也使人们对于即将在阿根廷召开的G20峰会抱有担忧与期待交织的复杂心态。

APEC峰会未能就联合公报达成一致,按照东道国巴新总理奥尼尔的说法,是因为除了美国和中国,一些经济体也对世贸组织(WTO)改革提出了不同意见。应该说,包括中、美在内的各主要经济体,在WTO体制机制需要改革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但对改革的理念、方向和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

习近平主席在此次APEC会议期间的演讲中,阐述了关于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即“开放、发展、包容、创新、规则”五大导向。在一些国家自顾倾向加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多边体制受到冲击的当下,这样的声音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共鸣。然而,APEC峰会最终“无言”散场的结局仍提示我们:以中美经贸摩擦为表征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之争,正在向APEC、G20等国际组织蔓延,人类的确处在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的十字路口。不久前,欧美诸国举行了“一战”终战百年纪念活动。抚今追昔,单边与多边、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剧烈冲突,恰是“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历史教训堪为今日镜鉴。

当此情势之下,中国需要继续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在坚定维护以WTO为核心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权威性的前提下,积极务实地与其他成员方合作,共同推动WTO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致力于促成各方利益的共生共赢。

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并称为“二战”结束迄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三大支柱,美国是其主要创建者及主导者,受益也最大。但目前来看,特朗普政府似乎展现出为了确保“美国优先”,不惜将这一体系推倒重来的姿态。中国政府多次申明,作为现行国际秩序的参与方和受益方,我们无意另起炉灶、再搞一套,只是希望通过相关改革,平衡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利益,以平等参与实现包容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被描绘成国际规则的破坏者,是不守规矩、善钻空子的“坏学生”。这样的说辞,实则是把某些国家自身出现的问题归咎于中国,也无视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进步。

面对曲解与指责,我们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按照既定方针和部署,矢志不渝地推进改革开放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从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到11月的首届进博会,中国陆续推出了若干超出外界预期的重大对外开放举措,包括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主动扩大进口等。

在双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方面,李克强总理11月中旬访问新加坡并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中国与新加坡签署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与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生效,与加拿大、新西兰也分别就推进或升级自贸协定达成共识。此外,中日韩三国表示,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RCEP领导人会议则宣布,决心在2019年完成现代、全面、高水平、互惠的RCEP协定。这一连串消息,传递出中国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明确信号。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上所宣示的,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推动高水平开放要从内、外两个方向发力。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紧密关联、相辅相成,高水平开放必然离不开深层次改革。唯有通过体制机制层面的变革与完善,高水平开放才能行稳致远;反过来,高水平开放也会倒逼深层次改革。中国正在致力于优化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就是要为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创造更好的制度条件。近日有多位高级官员就“竞争中性”原则表态,《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发布实施等动向,也都是市场规范和法治建设向纵深推进的标志。经济学家刘世锦日前在一个论坛上提出,中国应该发展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市场经济。他认为,过去这些年,中国为全球市场经济体系注入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元素,今后还可以做出更多重要贡献。倘若我们建成比其他国家标准和质量更高的市场经济,有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指摘或质疑,自然不攻而破。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加强双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的同时,主要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双边或区域安排亦悄然提速。今年7月,日本与欧盟签署了旨在取消大部分产品关税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可望于明年年初实施;美国和欧盟也在7月份发表了推进双方自贸谈判的联合声明,三大发达经济体的一体化贸易融合已隐约成形。我们还看到,尽管美国退出了TPP,但由TPP开启的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进程并未中止,其所涉及的一些新原则、新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环保、劳工标准、国企地位等)在诸多区域和双边经贸谈判中延续。对此,我们需要早做谋划、妥当应对,争取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规则制定的主动权。

处理好改革、开放、发展之间的关系,是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飞跃式发展的宝贵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全球化发展面临新变局的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开放,既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全球发展与治理承担的道义责任。

猜你喜欢
高水平经济体改革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改革之路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