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检察职能 护航企业发展

2018-02-07 04:09平/文
中国检察官 2018年5期
关键词:副检察长非公经济检察院

●吴 平/文

2017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营造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的通知》,对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努力营造企业家创业发展法治环境提出具体要求。

为全面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决策要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2018年1月13日,来自浙江、湖北、辽宁、河南、北京、江苏等地的检察官以及企业代表齐聚在杭州萧山,参加由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检察官》杂志社共同举办的“学习十九大精神为企业家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座谈会”。探讨检察机关在服务非公经济方面有益做法和经验。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祺国、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黄生林、国家检察官学院副院长兼《中国检察官》杂志社社长杨迎泽先后在座谈会上致辞。

王祺国副检察长在致辞中介绍到,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省60%的税收、70%的GDP、80%的外贸出口和90%的就业机会。在民营经济十分发达的温州、台州、绍兴等地,民营企业的比重更是达95%以上,义乌市甚至达到99.99%。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是浙江检察机关的一道必答题。

黄生林副检察长表示,浙江全省检察机关近年积极探索延伸检察职能,持续提升服务非公经济保护的能力水平,通过加强与浙江省工商联协作、走访企业、设立检察联络室或服务站等形式,深入把脉企业发展需求,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持续对营商环境、法治环境进行优化,让浙江民营企业家们真正从检察工作中增强获得感。

杨迎泽副院长并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出现 “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作用”、“企业家才能”等关键词。在十九大上,“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更是在报告中明确提出。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切实学懂弄通党的十九大精神,也是新时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应有的题中之意。

三位领导在致辞中均指出民营企业在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检察机关保护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单元: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的浙江实践

座谈会第一单元的主题为“立足检察职能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的浙江实践”,由浙江省检察院检委会委员、公诉一处处长翁跃强主持。

杭州市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张洪阁以《企业健康发展检察助力同行》为题,介绍了杭州检察机关把司法办案作为服务保障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主渠道和立足点,依法审慎办理涉企案件,以规范、理性、文明的执法办案护航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两级检察院建立重大涉企案件报告备案和跟踪指导制度,业务部门办理涉及大中型非公有制企业董事局主席、董事长、总经理或影响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的“关键”骨干,在立案、批捕、起诉前向上级院报告备案,尽可能减少办案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赵桔水以该院办理围标、串标相关案件为例,介绍了萧山区检察院《做好“三个立足”全方位服务非公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有益做法。

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公诉科科长徐芬以《综合运用检察职能 精准服务非公经济发展》为题,介绍了余杭检察院与阿里巴巴集团首设“电商检察联络室”,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设立了“互联网研究中心网络犯罪研究基地”的检察工作探索。检、校、企三方共同探索“互联网+法律”研究新领域,为司法机关依法准确办理网络犯罪案件提供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

宁波市检察院公诉二处处长郑敏、台州市检察院经济检察部主任王荣军、桐乡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陈斌、德清县检察院专委陈杨分别结合各自的检察工作,即宁波检察机关在精准服务护航、台州检察机关在保护商业秘密、桐乡检察机关在灵活运用多种刑罚手段;德清检察机关在企业品牌保护,从司法理念创新、精准办案服务、综合运用多种检察职能等角度,详细汇报了浙江省检察机关在服务非公经济方面的工作及有益经验。

第二单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法治探索

座谈会第二单位主题为“立足法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探索”,由《中国检察官》杂志出版发行部主任黄学昌主持。

本次与会的企业家代表中恒三三控股有限公司、三三易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俊以其企业发展为例,介绍了公司在发展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对法治环境诉求。

温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林越坚则以《新政商关系与非公检察的法律机制》为题,交流了温州市检察机关在理顺资本与法律的关系,构建非公检察法律机制方面的探索。他针对对非公有制领域内易发多发的行贿罪、职务侵占罪等职务犯罪的特点、发案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对策。同时,他还针对非公经济领域发生的非法集资、非法逃税、行贿受贿等多个案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对策意见。

绍兴市检察院公诉部主任杨琦、义乌市检察院案管办主任魏干分别以《积极探索检企对接、全方位体系化推进,全力打造服务非公绍检品牌》、《精准当好司法“店小二”全力保障市场大商贸》为题,对目前检察机关打造护航非公经济品牌提出了思考。

绍兴检察机关出台了“安商、护商、振商、亲商”13条意见,开展“诚信发展﹒检察伴你行”活动,并出台服务保障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工作意见等,还通过强化与法院、公安、行政机关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强化检警协同,合力保障非公企业权益。

义乌检察院重点介绍了其打造的司法 “店小二”的有益做法,在强化法律监督的同时,积极提升服务意识,从以往的被动服务转变到积极主动服务的观念上来,把监督职责、保护民生与促进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义乌人民检察院所有的班子成员、中层干部都严格按照“一月一核查一登记”制度,纷纷深入非公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并以检察视角切实帮助困难企业解决问题,赢得了企业点赞。

河南固始县检察院检察长陈军、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调研部主任兼侦查监督部副主任王伟、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检察院专委周文、国家检察官学院辽宁分院副院长张海峰分别以《新形势下基层检察院应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立足检察职能服务创新发展》、《立足检察职能,打造“四个最优”,全力服务保障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新时代检察机关对法治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为题,从“新形势”、“新发展”、“新时代”等角度,对检察机关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增强和鼓励企业家创新创业信心、服务经济大局,提出了新的思考。

湖北省检察院原常务副检察长、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正新在总结发言中不仅点评了与会代表的不少精彩发展,还介绍了湖北检察机关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硬措施以及相应的打击、监督、预防、保护等具体检察工作取得的进展。“非公企业在社会活动中容易处于弱势地位,成为各种犯罪分子的目标。严惩犯罪,就是对非公经济最好的保护。”

最后,张正新希望与会同仁能积极将其他地方的有益经验与自身的工作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企业家人身财富安全感,增强和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信心,让民营企业家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检察机关与民营企业共同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省检察机关在服务非公经济的工作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也是此次座谈会在杭州召开之缘由,本刊特选发浙江省人民检察院营造保护企业家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一文。

猜你喜欢
副检察长非公经济检察院
发挥优势 助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改革创新 营造环境 推动鹤壁非公经济发展提升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基层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之完善
未检工作与检察院组织法修改
蓝田县副检察长为村委会负责人做讲座
十佳检察官作客SITV《热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