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模式运用

2018-02-07 00:00姚娅
考试周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新课改小学数学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通过积极的引导、点拨、创新,将启发式教学模式有机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启发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彻底改变传统单一的、只注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因此,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模式运用的意义,阐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对策。

一、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模式运用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一) 有利于改变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单一化的知识灌输式教学为教师主要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背景下,思维和能力受到极大的束缚。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改变这种单一的知识灌输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的启发和引导,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极大的释放,为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 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在给学生讲解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而努力。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启发与引导,激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地跟随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

(三) 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时代教育的焦点。如何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教师教学中的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改变传统单一化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实践新课改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而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 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性对策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见: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该通过怎样的教学手段,有效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呢?

(一) 积极引导,强化技巧与方法的传授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掌握“渔”远远比获取“鱼”显得更加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通过积极的引导,重视技巧和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应当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学生本位的教学模式的开展,让学生的个性需求、兴趣爱好等成为教师教学关注的焦点,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其次,教师应当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 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兴趣,有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是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通过适当的点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应当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应当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连贯起来,尽可能地避免“喜新厌旧”现象的出现。而如何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串联,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提问方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和提问,积极地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回忆旧的知识,连贯新的知识,有效地达到开拓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其次,在学生面临思维困惑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充当保姆的角色,什么事情都面面俱到,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讲解答案。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这对于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三) 不断创新,丰富数学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断改革和创新,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以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微视频教学资源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学,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而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又如: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思维和能力的极大提升,这又是启发式教学的另一种形式。总体而言,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只要能够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都是新课改下推崇的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不断改革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沿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不断进步,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韩双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D].教育教学论文,2011(10).

作者简介:姚娅,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播州区第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启发式教学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