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生作文指导之我见

2018-02-08 13:03许秋玲
珠江教育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文小学生作文

许秋玲

(新兴县东成镇中心小学,广东 云浮 527421)

作文教学本来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面对乡村小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更是特大难题。老师们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探索作文教学方法,可是,仍然有不少学生害怕作文。当然,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各种作文辅导书应运而生,学生总能从手头的“资料书”中找到“参照”例文,而学生原创的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却是凤毛麟角。有些人认为,乡村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简单,情感还很薄弱,因而无法强求孩子们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其实不然,乡村孩子的内心活动也是丰富的,只是我们不善于发现而已。那么,如何指导乡村小学生作文表真情写实感呢?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这样做:

一、充分利用课文,坚持读写结合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优秀的范文,我们可以在每组课文的教学中,以重点词语、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结构特别的文段为例,侧重读写结合,指导学生仿写词语、句子,练写片段。如学习第十一册课文《山中访友》,我让学生仿写第五自然段的排比句,学生发挥想象,不仅有话可说,而且兴趣盎然。又如,在教学第十二册《北京的春节》时,我让学生结合本地的风俗习惯,学着课文写一写新兴的春节习俗。因为学生亲身感受过春节的气氛,仿着课文写,因此就不觉得无从着手了。读写结合,不仅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一举两得。

二、重视阅读指导,丰富作文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扩大阅读量。对乡村的孩子来说,经济条件远远比不上城市的孩子,不像城市的孩子,想买什么书都会得到家长的支持,但是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换看自己拥有的书,也鼓励孩子从学校图书室借书看。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们每周至少安排两节阅读课,每周星期六、日,要求学生看几篇好文章,养成摘抄好词佳句的好习惯,也鼓励学生写写读后感。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词汇、句子就越来越丰富了,写起作文就可出手成章了。

三、增加生活体验,表达真情实感

乡村的孩子也有其优势,生活在农村,能广泛接触大自然,剥豆种菜,钓鱼捉虾,玩沙炸泥炮……参与实践的活动挺多的。为了能改变学生害怕作文的现象,教师要带领他们参与劳动实践,引导他们学会留心观察,在观察的过程分析事物,养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取材料,怎样安排材料,并进行合理的加工,由点到面,把抽象的内容写具体,把一般的材料写典型,把作文写具体,写详细,自然而然就能表达出真情实感了。

四、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热情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乡村孩子不善于言辞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设计更多的游戏,让孩子参加更多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快乐,唤起写作兴趣。如开展成语接龙、讲故事、猜字谜、手工制作、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等。在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想象,再讲述活动的过程和个人感受,最后鼓励学生把讲述的内容写下来,经过整理就成了一篇文章了。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之乐于作文。

五、善设多元评价,充分肯定做法

孩子们无论写得怎样,我们都要首先给予肯定和表扬。比如:有些孩子选材不大合理,有些孩子作文内容不太好,有些孩子的作文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但在用词造句方面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其对写作产生兴趣。老师也应学会说话的技巧,在表扬之后才委婉指出不足之处,让孩子知道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增强自信,乐于多读多写。如果教师在评学生的作文时,评得一无是处,孩子就会失去自信,增加恐惧感,对写作文的热情也会消失。正所谓:结果是次要的,树立信心的过程最重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展示成果的平台,定期展示优秀习作:可以用张贴展示的形式,也可以鼓励孩子们制作作文集;或向有关报刊或出版社推荐优秀作品;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类作文比赛。去年,我们班有些孩子参加“粤星杯”作文比赛,其中一人获得省二等奖,参加县的环保征文比赛两人获得三等奖。无论优秀的孩子或一般的孩子,得到大家的表扬,都信心满满的,再也不会畏惧写作了。

总之,作文指导,需要每位老师不断探索方法,不断寻找最适合自己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课文小学生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