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教学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8-02-08 13:03黄碧吾
珠江教育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格美的语言

黄碧吾

(阳江市关山月学校,广东 阳江 529500)

当前,有些学生觉得语文非常难学,从而慢慢地把语文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语文有感情,就会深入研究语文,提高语文成绩。

乐而忘返,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带给学生快乐,学生就会享受到课堂快乐。夸美纽斯说:教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1]艺术无处不在,教学也应该讲究艺术,并在艺术中寻求教学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目的。教学美是凝聚教师智慧、勇敢、灵巧、力量诸品质的艺术美,是融合情感、景象、理性、言辞、气度诸美感于一体的意境美[2]。例如:通过对“荷塘月色”课文的阅读,可以让我们的心境清净下来,进而凝神静思;再如通过对“琵琶行”的理解,可以使我们有一种超越时空感觉,与诗人共鸣,感怀幽古。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展现教师的人格美、追求语言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展现教师人格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言教不可少,但身教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更为重要。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对教师自身行为要求很高,如果这种要求得到满足,他们对教师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提高,教师便能在学生中树立崇高威望,形成教育学生的人格力量。

教师的人格可以在教育教学中和对日常生活态度上表现出来。事实证明:教师思想品德高尚,热爱教育事业,治学严谨,言行一致,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又有渊博的知识,且能热情关心和帮助学生,即具有人格美,必然享有崇高的威信。这样的教师学生会尊敬,也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做,教师会感染学生学习意愿,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就会好。相反,如果教师知识浅薄,言行不一,教学不认真,品行不轨,也就是人格不美,就会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学过程中也有教师人格的体现。教师对善良、美好的喜爱;对假丑、凶恶的厌恶;……都可以体现出教师人格的魅力,而这种魅力可以感染学生、传递给学生。

黑格尔说:“老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只要学生把教师当成偶像,教师的课堂就会牢牢地把学生吸引住,这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起作用,而且教师的这种人格魅力有时候还对学生思想给予直接指引,甚至影响学生一生。所以,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使自己思想品德以至一言一行在教育教学中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由敬佩老师而培养起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学语言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怎样的教学语言才是美的呢?下课铃响了,却觉得铃响是不该来的声音,这才是学生对优美的教学语言给予的最高评价。在学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某教师是教研能手,写论文、搞课件常获奖,但上课却不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不佳,这是因缺乏美的教学语言。所以,教学语言美不美对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应追求教学语言的准确美。教学语言的准确美,就是陈述知识时,不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知识的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马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不知而强以为知,掩饰己短,其结果不但贻误学生,自己也威信扫地。不懂装懂,会失去学生的信任,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兴趣。

其次,教学语言应做到简洁美。教学语言简洁美就是以较少的话语表达比较丰富的内容,力避啰嗦、累赘,清楚明确地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应注意不带语言渣滓,如“嗯”“这个”“那个”“反正”等,不讲“拉家常”的闲言碎语,也不絮絮叨叨废话连篇,做到干净、洒脱。

要做到语言简洁,就要对教材深入钻研,只有把握了教材的精髓,才能做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就是说教学语言简略而明白,少而含意深长,打比方少而又使学生容易理解。如果对教材钻研不深,抓不住教材的精神实质,觉得这也重要那也不能丢,这一段要分析,那一点也要讲授,导致“四面出击”什么都讲,本来应两课时讲完的课,讲

四、五课时还意犹未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兴趣。

简洁是教学语言的本色,教学效率来自教学语言的简洁,只有做到简洁不累赘,才能吸引学生。

再次,教学语言应具有理趣美。教学语言的理趣美,就是要哲理、风趣,使学生俯而思,仰而叹,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又在愉快中得到启迪。如教“孔乙己”一课,当学生为孔乙己“窃书不算偷”的辩护而感到可笑时说:“这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但孔乙己为什么会这样为自己辩护呢”,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让学生在笑声中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教学语言应有适可的诙谐、幽默,以创造愉快、热烈和谐的教学气氛,吸引学生注意,调节课堂教学过于严肃、单调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不要为了活跃气氛而开一些无聊的玩笑。

最后,应重视教学语言态势美。教学语言包括口语和态势语,态势语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产生以下效应:帮助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可见态势语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有决定作用。这是学生不喜欢上课没有表情教师的原因。

教师上课应善于运用各种态势,创造美的态势语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最后一次讲演”时模拟闻一多先生义愤填膺、怒不可遏的神态和姿势,使学生产生直观的体验;教“范进中举”时,通过模仿胡屠户拿范进银子时的“一攥”“一舒”“一缩”“一揣”,就把胡屠户口是心非,见钱眼开的势利小人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又如上课铃响,教师步入课堂,在讲台正中站立,目光扫视全班同学,表示正式上课,全场立即肃静;个别学生不注意听讲,教师可用目光或手势向其示意,向学生发出暗示信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正确答问。

课堂中教师应注意仪表的优雅美和真实自然的表情美,恰如其分地创造美的态势语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艺术的核心可以通过教学美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教学美,并与教学内容结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或工具使学生在美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获得知识,并乐于其中。

猜你喜欢
人格美的语言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语言是刀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