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轩:十年浮沉,结局仍是花开

2018-02-08 18:30度公子
家人 2018年2期
关键词:黄轩

度公子

2017年年底,因为3部热映的影视剧:《九州海上牧云记》《芳华》《妖猫传》,黄轩火了。

戏里,他是半人半魅的牧云笙,隐士与狂徒寄居在同一副躯体里;他是历经沧桑却始终善良的刘峰,轻轻将悲苦藏在眼眸深处;他是恣意酒乡的白居易,自由和洒脱全用来浇灌诗意……各种角色都切换自如,这份灵动只有经历过生活、懂得沉淀的人才能做到。

对于黄轩而言,老天没有无视他所经历的苦痛。编剧李樯曾极力赞誉他是“男演员中的佼佼者”;导演张弛曾预言他可能成为“张国荣一样的演员”;作家史航评价他是“中国少有的几位值得期待的男演员之一”。

如今,他成了“名导收割机”,是唯一一个与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这3个大导演都合作过的“85后”男演员。他曾经走过的弯路,流下的汗水,终于有了回报。

从苍凉的人生底色里醒来

很小的时候,黄轩就遭遇过心灵的创伤。父母的离异,一下子撕破了童年时代的温馨面纱,露出来的,是生命孤独的底色。

1985年,黃轩生于甘肃兰州。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是个舞蹈演员。幼年的黄轩,敏感、内向、羞涩。母亲每次去外地演出前,他都会哭得稀里哗啦;在学校交上了朋友,也很少向对方坦露自己。

大部分心事,黄轩都是对门前的3棵树说的。他给它们分配好角色,一棵说学习上的苦闷,一棵说感情上的悸动,一棵说朋友间的趣事。记忆中,他从没参加过文艺活动,更没有表现出任何表演欲,连在大人面前唱首歌都不好意思。

8岁那年,他随父母离开家乡,辗转各地。每到一个城市,刚刚熟悉却要离开,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友谊,随时可能会面对分别。漂泊的生活所带来的慌张无措感如影随形。

不久,父母离异。这对本来就缺乏安全感的黄轩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小时候,他总是与母亲挥别。但这一次,是父亲要离开。他跟着母亲去了广东生活。语言不通,学业毫无长进,他年年考全班倒数第二。而考倒数第一那个人,智力有点问题。

压抑、孤独、无助,那时,他的天空是低气压、灰蒙蒙的。直到那一束光照了下来。

上初中时,黄轩偶然看到迈克·杰克逊的录像带,顿时被绚丽的舞姿点燃。他像着了魔一样把录像带翻来覆去地看,一个人偷偷地模仿迈克的舞姿。舞蹈成为了他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中考前,他鼓起勇气跟母亲坦白:“我不想参加考试,我想去学舞蹈。”那时,黄轩的成绩总不见起色,而且他也确实有舞蹈的天赋。一番思虑之后,母亲将黄轩送到了舞蹈学院。那是照亮他人生的第一束光。

以前的黄轩,如同班级里的透明人,毫无价值感可言。每次开家长会,不但自己抬不起头,连母亲也跟着抬不起头。但现在他有了可以努力的方向。与生俱来的舞蹈天赋,再加上十万分的刻苦,黄轩因此被老师看重,举荐参赛。然而,由于他练功练得太狠,最终不得不因伤弃赛。老师对他又气又怜:“先休息半年吧。”

心情的抑郁无法排遣,他把自己埋在租来的一堆影视剧里。那时,他看周迅和黄磊演的《人间四月天》,自己的心绪跟着剧情起起落落。一时之间,情绪似乎也有了消解之地。剧中的人物命运百转千回,黄轩也跟着流泪。他突然羡慕起演员这个职业,“可以钻进另外一个生命里,还能用自己的表达去创作一些东西。”

从小到大,汹涌泛滥的情绪让他深感孤独和羞耻。这时,一个念头突然冒出来,“去成为一名演员,去用这个身份表达和创作,去给自己的情绪一个出口。”梦想一旦被点燃,便身体力行。为了报考表演系,黄轩天天看碟,学习专业演员的台词重音,独自琢磨着如何赋予人物灵魂。

这份痴狂,并不被理解。母亲不相信他,“你连在大家面前唱歌都放不开,哪是当演员的料?”可黄轩冥冥之中却觉得,这份突如其来的梦想,或许是他生命的答案。

蛰伏在炽热的梦想里

梦想的征途,充满了不安和忐忑。

3年艺考,年年落选。黄轩心灰意冷,在第三年他无奈报考了北京舞蹈学院,这是最后的救命稻草。这个学院有音乐剧系,一样有表演课程。这次,他终于中选。

E·B怀特曾说,“每个人在他的人生发轫之初,总有一段时光,没有什么可留恋,只有抑制不住的梦想。”对那时的黄轩而言,只要是能够实现梦想的路,不论多曲折,他也愿意走。

大一的一天,一群副导演到学校选角。历经半年,黄轩闯过了层层的选拔,意外拔得头筹。在最后一次面试时,工作人员意味深长地试探他,“你知道里面坐的是谁吗?”

青涩的黄轩摇摇头:“不知道。”那人笑道:“张艺谋!”黄轩听完后,被这份惊喜冲撞得说不出话来。不久,一个电话打给他,“黄轩,定了你,好好准备吧!”他欣喜若狂,却不知这份幸运不过是匆匆一瞥。

那段时间,黄轩每天都在为即将出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做准备,连梦里都在跟周润发、巩俐演对手戏。但电影开拍前,他却得知剧本调整,自己的角色没了。副导演在电话里跟他说:“我们又加了一个王子,由周杰伦来演,小王子的年龄,必须从19岁改成14岁,你就不合适了,导演让我跟你说声抱歉。”这段话听完,黄轩感觉好似有一桶冰水,从头淋下来。

电影上映前夕,宣传铺天盖地,一看到“黄金甲”3个字,黄轩心里都是一阵绞痛。更加造化弄人的是,电影举办首映礼时,要找北舞的孩子去表演节目,黄轩跟副导演说:“我去不了,心里难受。”副导演则对他说:“黄轩,如果你想要成长,就必须得面对这样的事情。”最终,他忍着眼泪上了台。

他并不知晓的是,这一次被换角,也不过是曲折路途当中的小小序曲。

2007年,黄轩刚刚拍完自己的出道之作《地下的天空》,却因为沒钱买机票到现场而错失了得奖的机会,最后电影也没能在国内公映;2009年,拍摄完娄烨的电影《春风沉醉的晚上》,他兴致勃勃准备去戛纳走红毯,却被剧组告知,自己40分钟的戏,被剪得只剩下了一个背影;2010年,被选上出演电影《海洋天堂》里李连杰的儿子,为了演好角色,原本不会游泳的黄轩足足练习了1个月,最后自己还是被换掉了……

每一次,黄轩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迎接一个崭新的阶段,去拥抱一个鲜活的角色,可每一次,老天爷都把放到他眼前的机会,又硬生生拿走了。朋友曾劝他:“你啊,跟圈内人多搞好一点关系,想办法巴结一些人,兴许角色就回来了。”

可黄轩不是那种人,他不知道怎么应对外部的动荡,他只会沉下来,不断地锤炼自己,通过提升自己的能力,跟自己的内心和解,去获得一个平衡。也只有这种人,在遭遇了重重挫折之后,他总是向内寻找推动力,而不是去抱怨命运的不公。

因为黄轩知道,抱怨不会改变任何局面,也不会让你得到更多机会,你所能做的,只有在坚持和耐心中,做更好的自己。

悲痛成就了他的勋章

22岁那年,黄轩几乎崩溃。

那时,他还在外地旅游,突然接到电话,“你爸爸走了。”黄轩脑袋霎时“嗡”地一下,他不相信,急忙给父亲发短信:“你在干吗?”一个亲戚回复了他一句:“爸爸休息了。”看到那5个字,黄轩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痛哭了一整夜。

虽然父母离异,但在北京读书时,父子关系很好。住在通州的父亲每周往返三四个小时去北京舞蹈学院见他,常常带他出去喝酒、聊天。这弥补了黄轩一度缺失的父子感情。但这份温暖和慰藉,来得快去得也快。得到和失去之间的距离,薄如蝉翼。

父亲去世48天后,黄轩写了一封给爸爸的信,“你知道吗,你离开了,我觉得好孤独,好孤独……这么大的北京就剩我一个人了……”信的结尾,是10个“我想你”。那段日子,他不知道如何解脱,整日酗酒,喝醉了就在北京街头嚎啕大哭。

一天宿醉过后,黄轩头痛难忍,路过一个文具批发商店,他魔怔了一般买了一套文房四宝。从来没写过毛笔字的黄轩,回家一写就是一下午,心神凝聚在笔尖上,内心的平静款款而至。

不久后,爷爷奶奶又查出癌症晚期。人生的无常、死亡的阴影,把他逼入了一个死角,他不得不面对生命的拷问:活着,就只是为了活着吗?内心的宽度和深度,正慢慢改变着他。这一切,都让他成为了一个不一样的黄轩。

2014年,娄烨准备把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小说《推拿》拍成电影。创作剧本时,娄烨惊觉,故事里那个忧郁、内敛、不擅长表达的盲人小马,不就是黄轩吗?拍戏的3个月里,黄轩对角色的塑造一气呵成,娄烨没给他讲过一场戏。没人能够比黄轩更能体会小马的孤独和伤感,所有的演绎都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情绪。

最后,《推拿》横扫金马奖,为黄轩赢得了西班牙斯帕耳马斯电影节影帝桂冠、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提名。在红毯上,他最崇拜的梁朝伟特意走到他跟前说,“你表现得非常好。”

紧接着,许鞍华导演找上门来,要他出演《黄金时代》。片子结尾,黄轩饰演的骆宾基刚刚见证了好友的死亡,他独自走在满目疮痍的香港街头,突然面容扭曲、悲从中来、涕泪四溢。这段特写后来被无数影评人奉为“点睛之笔”,很多人说,即便是老戏骨,也很难把这份难以言喻的悲痛演得那么有层次和富有冲击力。

有人问他,“那一刻,你在想什么?”他沉吟片刻,“父亲去世之后的一天,我蹲在昏暗的楼道里整理父亲的遗物,整个人茫然无助,脑海里一片空白。这时,电梯到了,开电梯的阿姨问我需不需要帮忙,我眼泪哗一下就流出来了。那种感觉,就跟那幕戏一模一样。”

那些曾碾轧他的悲伤和疼痛,却成为了他演戏的助力。他将孤寂与哀伤当作斧子,劈开了人生的荆棘,愣是为自己劈开了一条路来。小马和骆宾基这两个角色,让大家看到了黄轩的爆发力。从此,他成为了文艺片的宠儿。

“佛系”演员的自我修养

那一年,随着电视剧《红高粱》《芈月传》《亲爱的翻译官》的热播,黄轩的演艺事业渐渐有了起色。有人对他发难:“从大银幕走向小荧屏,虽然有了名气,但是不怕丧失了格调吗?”一向耿直的黄轩无奈直言:“一个演员只有积累了足够的名气,才能有足够的选择。”

妥协的背后是对演戏热情的坚守。每一次拍戏,他都从未违背过初心。他努力贴近自己饰演的每一个人物,尽力地创造这个职业的价值。

演《非凡任务》时,摩托车刹车过早导致脚受伤,充血肿得鞋都穿不下。但他一天也没耽误,忍痛把戏拍完了。拍《芳华》时,因为剧组来的都是新演员,都没有助理,他也让唯一的助理回去休息。拍《妖猫传》时,为了沉浸式地体验到诗人白居易的癫狂,每天拍完戏,他就喝酒、读诗,三天三夜都不睡觉,只为感受一下人在精神濒临崩溃时的状态。

既然是演员,就应该为自己塑造的人物付出。这是黄轩身为演员的自我修养。

不工作的时候,他就安静地生活,连经纪人都很少联系。黄轩经常引用著名演员刘易斯的一句话:“观众不需要知道自己袜子的颜色。”他用这句话警告自己,不要追求高曝光率。

上《鲁豫有约》的节目时,黄轩谈到了自己向往的生活:3个月拍戏,3个月种地,3个月旅行。在个人写真集《轩·轾》中,黄轩也写道:“将来找一个民风好的村子,弄一小院,一亩良田;每日读书,写字,弹琴,种地;时有好友做客,交心品茗,把酒当歌;一年拍一部电影,旅行一个国家。”

黄轩似乎练就了一股“仙气”。拍戏时,他会带上笔墨纸砚,没戏,就静下心来练字。哪怕是最忙的时候,他也放不下书籍。《文学回忆录》《僧侣与哲学家》《人间是剧场》《十一种孤独》,他读的书,多半偏向哲学与禅宗。“只要有空就会读一读,有时候早上早起半个小时,也会泡一壶茶,看上四五页书。晚上睡觉前,也会翻几页。”

他的这份内省和自享其乐,特别像歌手李健。任时代从窗外轰轰隆隆地过去,也能够安定地坐在自己的小屋里,把生活过得活色生香。甚至有一段时间,他真的躲进甘孜的山里面,与世隔绝起来。这是黄轩考虑了很久的遁世修行。他说:“一个人,只有对自我越来越了解的时候,才会知道人生需要的没有那么多,一切可以简单、更简单。这种体验对你内心的影响是很大的。”

得失、生死、荣辱,在他眼里都是浮华。他执迷于“求道”,人生实在很短,不能就光活着、死去,一辈子就那么算了。人不但要体验快乐,还要学会去体验死亡、别离和痛苦。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人生,才是完满的。“如果能从中得到领悟,那是一件很美的事。”

一直以来,黄轩都在用这种生活拓展心灵的深度。若不是历经了人生的无常和苦闷,也许他并不会这样执迷于凝视内心。某种意义上,选择这种生活,也是历经苦痛后开出的花朵。这甚至比他演艺事业的成功,还要重要。因为一个人的最终归宿,都与Ta的心灵深度有关。

—转自微信公众号“一日一度”(ID:yryd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黄轩
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FAS与BAS相关系统阐述
黄轩:有匪君子,谦谦如玉
黄轩:每一个挫折都是财富
黄轩:我的精彩正在彩排魔力猫
周迅的“紧张”
呆萌黄轩机场走错出口
周迅的“紧张”
黄轩从大器晚成到风华正茂
原来你是这样的黄轩
黄轩世上有一种不为第一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