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战争场景对错

2018-02-08 19:57吴梓
兵器知识 2018年2期
关键词:冲锋枪刘峰敌军

吴梓

近期,在经历了换档等风波以后,电影《芳华》终于上映。由于电影中有一段号称“一镜到底”、“花费巨大”的长镜头战斗场面,成为全片的焦点之一,对战争场面尤其是对那段几十年前的往事感兴趣的军迷们纷纷前往电影院,笔者也是其中之一,就网友引发热议的问题点评如下。

被莫名引爆的手榴弹

剧中的战斗场面起始于男主角刘峰所在的伐木连奉命承担运输任务。队伍行军的过程中一名士兵携行的木柄手榴弹被击中,慌忙中来不及解下手榴弹的士兵被炸牺牲,战斗打响。毋庸置疑,这样的爆炸场面从视觉效果上来说极为震撼,但事实上这却是电影中战争场景中一个比较具有争议性的镜头。手榴弹的装药为TNT炸药,而从炸药的角度来说TNT属于钝感猛炸药,如果被子弹击中是无法爆炸的,必须使用雷管产生起爆能来引爆,更不用说手榴弹被枪弹击中后还会延长一段时间再爆炸了。电影中的表现效果更像手榴弹拉发火延期引信被意外拉响的状态,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几乎是不会出现的。

穿越的弹药箱

如果说手榴弹被子弹击中后爆炸是一个小概率事件,那么在一次场景中出现的弹药箱则是确确实实地穿越了一回。剧中当女主角之一何小萍被调到医院任护士以后在战争中看到了不少伤员,内心受冲击较大,当她坐在一堆弹药箱中休息时,其身后的一个弹药箱上赫然写着“DLB/ PL96-122”字样,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穿帮了。熟悉中国军用定型武器装备命名规则的军迷们都知道,我国的军用定型命名是按照年份和口径进行的,如95式5.8毫米步枪指的是1995年定型,口径为5.8毫米。而剧中弹药箱上的“96-122”表明该弹药箱是我国96式122毫米榴弹炮的弹药箱,对于时代背景为七十年代末期的电影来说,出现96式榴弹炮的弹药箱是不应该的。

56半和56冲谁多谁少?

剧中轻武器方面,刘峰所带领的运输队装备的主要是56式冲锋枪和56式半自动步枪,大致来看56式冲锋枪的数量要比56式半自动步枪的数量多,這种武器配置与实际情况可能稍微有些偏差。

按照剧中的时间线来看战斗发生的时间可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战争爆发伊始,而战争初期我军步兵部队装备56式冲锋枪的数量并不多。以一个9人的步兵班为例,其设置有班长、副班长、战斗小组组长、班用机枪正射手、副射手和4名步枪手,其中班长和副班长以及战斗小组组长3人装备的是56式冲锋枪,而班用机枪射手和副射手共用一挺56式轻机枪,4名步枪手装备56式半自动步枪。这主要是因为我军的作战思想所导致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AK47突击步枪时,我国是将这种枪身较短且能连发射击的枪械称为冲锋枪的,因此,当时仿制AK47突击步枪的任务便交给了当时的冲锋枪厂——626厂(50式冲锋枪和54式冲锋枪也是该厂的产品),而不是交给国内的步枪厂,仿制成功定型时命名为56式冲锋枪,用于取代原有的50式冲锋枪和54式冲锋枪,因此在战争刚刚爆发初期,我军56式冲锋枪的比例并不是太高,许多战士使用的仍是56式半自动步枪。

另外,在战争爆发之前,其实我国已经认识到了缺乏一款介于56式冲锋枪和56式半自动步枪之间、集成了56式冲锋枪火力密度和56式半自动步枪精度的枪械,为弥补56式冲锋枪精度不够和56式半自动步枪火力密度不够的问题,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曾自行设计了我国第一代自主研制的自动步枪,即63式自动步枪。但是由于很快进入文革阶段生产质量下降,所以部队在短暂装备一段时间以后便全部撤装换回了56式半自动步枪。

同时期敌军使用的多是56式冲锋枪/AK47突击步枪等全自动武器,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敌军就换装了苏联提供的AK47突击步枪和我国提供的56式半自动步枪及56式冲锋枪,此后美军撤退时敌军接收了大批的美国轻武器,七十年代末又接收了一大批来自苏联的轻、重武器,因此敌军的自动武器比例要比我们大,更不用说敌军还有火箭筒、榴弹发射器等支援武器了。再加上敌军长期在山林地区作战,而我军刚刚经历过十年动乱,战前准备动员和训练不足,战术水平有所差距,因此战争爆发初期我军无论是战术战法、指挥官指挥能力还是轻武器装备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当战争初期我军轻武器方面的火力不足等问题暴露出来以后,我军便在积极解决问题,除了增大56式冲锋枪和56-1式冲锋枪的配发范围和数量以外,还着手研制了56-2式冲锋枪和81式步枪等武器配发到战场使用,可以说,这场战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轻武器装备的发展。

火焰喷射器能不能立姿射击?

除了枪械以外,电影中还出现了火焰喷射器,也是大家争论的话题之一。许多人认为电影中装备火焰喷射器的士兵不能直接站立喷射喷火器;喷火器不会配备到伐木连。事实是什么呢?

剧中出现的是我国的58式火焰喷射器。1957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50型轻喷火器,1958年定型,命名为58式喷火器,工厂很快投入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

58式喷火器主要由油瓶组、输油管、喷火枪组成。3个贮油瓶每瓶装3.4升胶状凝固汽油,上方装一发火药。输油管为棉线编织骨架的橡胶管,喷火枪后部内装有电池组,握把处有手动电路转换开关和扳机。转换开关有3个位置,分别对应3个油瓶的点火,枪口装有点火管。使用时,扳动转换开关并扣压扳机,电路连通,储油瓶的火药和点火管同时被点燃,凝固汽油在火药气体压力下,经喷火枪喷出,同时被点火管点燃,完成一个油瓶的发射。58式喷火器喷射出的火柱具有集束猛烈的特点。58式火焰喷射器的总重量约为22千克,初速66米/秒,有效射程为45米,最大射程可以达到70米,后坐力为608牛,也就是在60千克以上,后坐力很大。但事实是,喷火器虽然以卧姿射击为主,也可因地制宜改成立姿或跪姿发射。

一个典型的成功战例是在1970年代末期,某连夺取部队前进道路上的敌占要点时,发现敌利用道路附近4个并列的天然崖洞阻止我部队沿公路前进,喷火手也是跃进至距山洞约13米处的石坎一线隐蔽。石坎高约1.1~2.5米,喷火手难以选择喷火位置,又进至距敌洞7~8米处立姿出枪。喷火手在副手紧抱右腿的情况下左臂紧靠崖壁,大胆实施仰角喷火,首瓶命中敌一号洞口。另一组喷火手更为勇敢,采用立姿无依托仰角喷火,火柱直扑敌四号洞口。两组喷火手用同样方法分别消灭了二号、三号洞口之敌,全部战斗过程仅用时10分钟。两组喷火手能根据战场情况灵活选择行进路线与喷火位置,在消灭敌4个山洞火力点的情况下竟无一人受伤。

除了射擊姿势外,剧中使用火焰喷射器的士兵将火焰喷射器留给了刘峰也是一个热议的话题。因为火焰喷射器连同操作使用火焰喷射器的士兵与刘峰任副连长的伐木连之间并不存在隶属关系。58式喷火器主要装备我军防化部队使用,一个标准的喷火连有3个喷火排,共有45套喷火器。使用时可以集中配属给主要进攻方向上的步兵部队使用,可以配属到连排一级,用来协助步兵部队消灭在工事、堡垒中的敌人、步兵群,必要时还可以对敌军坦克进行打击。

此外,虽然58式喷火器在战场上获得了美誉,但是战后喷火分队普遍反映,58式喷火器太重,瞎火率高,勤务性能不好,电池低温不发电、漏电液,操作使用繁杂,可靠性差。因此此后又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火焰喷射器,于1974年装备部队,被命名为74式火焰喷射器。20世纪70年代末期战争爆发后,由于敌军所处阵地天然环境以喀斯特地貌居多,并设置有许多工事碉堡,如果强攻势必会造成我方较大伤亡。为了有针对性地打击这些工事碉堡中的敌人,我军在战争爆发后调集了58式火焰喷射器和74式火焰喷射器供前线部队打击工事碉堡中的敌人。如此重要的技术兵种理应和其他负责前送物资的分队共同上前,发挥更大的战术作用,而不是留在刘峰手里来对抗可能出现的零星反击。

战术反应欠佳?

除了轻武器以外,电影中还为我们呈现了一段我军部队遭遇埋伏袭击以后的战术反应。抛开这样的战术反应是否符合史实不谈,就其战术反应的质量来说并不是特别高。

首先就部队行军来看,在使用骡马向前线运输物资的过程中就充分暴露了部队警惕性不高的问题,部队直接成两列纵队行军,而且没有派出尖兵侦察。当第一声枪响传来,大家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愣住,直到后面敌军继续袭击,仍没有看到我方士兵卧倒寻找掩护。在平坦的公路上遇袭而又不采取寻找掩护等行动,无疑是暴露了目标,增大了伤亡,致使有些士兵白白地牺牲了生命。

其次,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这次运输任务中,刘峰的职务为副连长,是现场级别最高的军事指挥官,按理说在执行运输任务过程中刘峰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使任务圆满顺利完成,但是实际上其并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当第一声枪响的时候他应该组织士兵迅速变换位置卧倒隐蔽,而不是仍然站在原地;战斗打响后刘峰也应该迅速指挥、组织有效的反击,但是刘峰却自己一个人离开队伍去追逐马匹,使得运输队出现了短暂的群龙无首时期。

总而言之,《芳华》虽然在战争场景的拍摄上不够完美,但是回忆战争,我们感受更深的是和平和生命的可贵。

猜你喜欢
冲锋枪刘峰敌军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五 重装出击:美军M1坦克战术(19)
History of World Smile Day
陌上
初冬月季
雁群藏敌情
瑞士B&T武器公司KH9半自动冲锋枪
美国JARD武器公司J67半自动冲锋枪
中国05式5.8毫米冲锋枪
大雁带来的敌情
手枪里的冲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