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文博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析

2018-02-08 00:25王冬梅
卷宗 2018年2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数字化问题

王冬梅

摘 要:随着我国文博创意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与博物馆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这充分暴露出我国针对文博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博物馆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匮乏。鉴于此,本文对数字化文博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文博创意产业;知识产权;问题

1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前提,以结合现代科技而产生的以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为基础,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产业部门。“文化”突出产业的文化品质。“创意产业之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是在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并认为知识产权法的每一类别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相对应,加在一起“这四种工业(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就组成了创造性产业和创造性经济”,即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具有天然的联系,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主要依赖知识产权的创造及产业化。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主要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工艺、设计、时装、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研发、软件、玩具与游戏、电视广播、视频游戏等。

2 数字化文博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1、销售渠道单一

忽视销售渠道开拓是目前制约我国文博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文创产品的销售渠道非常狭隘,仅限博物馆中的最后一个展厅。不可否认,为了便于保护知识产权和凸显文创产品的独特性和稀缺性,文博创意产品的销售渠道不可能像普通商品一样,但若不能妥善解决销售渠道问题,那么将会严重影响文博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拓宽销售渠道对于发展文博创意产业是至关重要的。

2、文博创意产品市场定位不准确

市场是检验文博创意产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文博创意产品在有好的创意的前提下,畅销与否与市场定位有很大关系。我国普遍存在文博创意产品市场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如盲目追求高端,许多文创产品经营者在进行产品开发时过度重视高端消费人群,要求材质要珍稀、立意要高远、价格要昂贵。这种惯性思维用在市场细分的前提下无可厚非,但如果目标是整个消费群体就会显得过于高冷。

文博创意产品市场定位不准确的另一个表現是定价过高,性价比失衡。文创产品因具有文化附加值(包括授权费),价格略高于普通产品是可以理解的,但要适可而止。一些授权产品因品牌度高,并且限量生产,有可能出现高定价,但一般的文创产品应充分利用性价比平衡的原理定价,以薄利多销为主要市场战略,而不应以单件高利润率的方式获取暴利。即使是好的文创产品,但性价比失衡,也会令消费者望价生畏。我国文化消费品价格过高是一种普遍现象,文化消费品价格过高会遏制大众文化消费的欲望,不利于拓展文化创意产品市场。

3 数字化文博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措施

1、开拓构建了文博创意产业的推广交易渠道

借鉴境外及港台地区博物馆文创的发展经验,国内博物馆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拓展销售推广渠道,努力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文博创意产业研发、营销、推广贸易平台。一是实体店销售。这是传统的经营模式,大部分博物馆都在馆内设有文创商店,部分博物馆已经把文创商店从馆内辐射到了馆外,实现了联盟运营。故宫博物院在故宫院内、王府井、首都机场都开设有实体店,2015年9月29日,故宫在神武门东长房的8个文化创意体验馆同时开馆,此外故宫还将在紫禁城外、神武门两侧,建两条“文化长廊”,两边是文创产品体验区,方便游客购物。上海博物馆在本馆内、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新天地、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都设有文创实体店,实现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每年的营业额基本保持在3000万(图7)。南京博物院在本馆内开设有5个直营商店,并在各展馆设立不固定货郎担式移动柜台若干,以方便观众随机购买。

2、推动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贯标工作,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标准化。标准化的知识产权管理,在积累知识产权优势,有效应对和避免知识产权侵权,提高知识产权转化效率等方面意义重大。尤其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标准化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侵权行为,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为后续诉讼维权提供证据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应积极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贯标工作,结合具体行业的知识产权侧重点,对知识产权进行全过程管理。第一,尽早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通过知识产权战略,明确自身的知识产权特点和业务范围,制定知识产权规划、保护策略以及产业化重点,作为企业各项经营决策和推广的指南。第二,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覆盖从创意产生到知识产权形成,再到知识产权市场化等全过程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流程,建立知识产权风险管控机制和纠纷应对机制。第三,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和资金支持。知识产权和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立身之本和动力之源,应保障足够的知识产权人才和资金的投入。

3、进一步加强博物馆的教育与研究功能,促进传统博物馆向新型博物馆转化

北京故宫文创分为国礼之选、创意生活、天子童年、紫禁陈设等几部分,还有诸多故宫出版社的图书,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但是最受欢迎的产品大多是50元以内的笔记簿、手机挂绳等,价格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艺术图书、复制工艺品则鲜有人问津。这除了价格与人们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对文创产品所延伸出来的知识和内涵的了解,感受不到创意产品所表现的文化意蕴。因此,博物馆教育对于文博创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教育与研究是博物馆的两项基本功能。博物馆研究对于准确把握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而所有研究的宗旨均在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事实上,发展文博创意产业,除了可以为博物馆赢得经济利益以缓解文物保护的资金压力外,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更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从而为文博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创意产业包括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需要博物馆转换经营理念,一切从公众需要出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打破博物馆的围墙,让更多的人,更便捷、更有效地接受博物馆的教育。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数字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文化教育等领域。如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VR具有构想性、沉浸感、实时交互性等特征。借助VR技术,人们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体验已经发生或尚未发生的场景,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真正做到沉浸其中,感同身受。正是由于VR技术在推进体验式、沉浸式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所表现出的独特优势,许多国家纷纷将VR技术引入博物馆,实现从传统博物馆向现代博物馆的转化。如俄罗斯冬宫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等都借助VR技术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博物馆。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建立虚拟故宫、虚拟敦煌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标志着以往以展览场次和参观人数衡量博物馆的时代已经过去。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博物馆打破了围墙的限制,拉近了公众与藏品之间的距离,让更多的人更加真切地认识到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与历史价值,这是文博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文博创意产业的最终旨归。

4 结束语

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竞争力,文博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将成为今后文博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命题。期望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推进文博知识产权保护利用的探索实践,激活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提高文博版权在创意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研发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彰显中国历史文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体系,努力让中国文博创意产品优质品牌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枭,曾丽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完善对策[J].人民论坛,2014,(32):167-169.

[2]邓文君.数字时代法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环境构建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06):141-145.

[3]梁红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与对策探析——以河南省为例[J].学习论坛,2014,30(09):30-32.

[4]赵继新,郑强国,孙可扬.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以北京与上海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27):53-57.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数字化问题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数字化制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