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工业现代化

2018-02-08 06:04刘芸
卷宗 2018年2期
关键词:李鸿章军用机器

摘 要:李鸿章是中国近现代化征程的开头人物,是中国近现代化的开拓者、奠基人,也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在洋务运动中所创立的民用工业、军事工业中的贡献最大。然而,他同时又是中国近代化的失败者。

1 李鸿章的近代化思想

中国近现代化思想最早是由魏源、林则徐等人提出的。林则徐提出:中国要想战胜西方国家的侵略,就必须学习西方的“长技”,并让它变成中国的“长技”,他最早承认西洋的“长技”即“船坚炮利”。“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只有这样在海上与侵略者进行角逐,才能打败敌人,取得胜利。魏源将其概括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起步比较晚,但他却比起曾国藩、左宗棠而言,向前进了一步。他主张将“师夷”和“变法”相联系。李鸿章的近代化思想的晋中表现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即李鸿章的近代化纲领。“外须和戎”和“内须变法"两个方面相互作用,成为了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李鸿章主张“和戎"的目的就是想争取一个有利于中国发展的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他希望中国能有一个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实现中国的自强。“变法”是他的近代化纲领的核心。他认为,闭关锁国的的时代已经结束,要想自强,就必须变通旧的体制,改弦更张,破除成法。“以求洋法、刊洋器为目立张本”否则,“若事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危弱而终无以自强"。以变法为手段,从而而实现自强的目的,是李鸿章的近代化纲领的核心所在。纲领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存在着缺陷,那就是变法,只是为了固本治末,是落后于时代的。

2 李鸿章与近代工业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中一些有着资本主义倾向的人物,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进行了将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作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也就是洋务运动。李鸿章对洋务运动的付出最多,贡献最大,他亲自创立的工厂、企业占了当时的整个洋务企业的2/3还要多。

进入60年代后,中国面临了新的形势。在这个形式下,李鸿章提出了“借法富强"的变:“今日当务之急,莫若借法以富强。强以练兵为先,富以裕商为本。”也就是要以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手段,从而达到中国“自强”“求富"的目的。

在“借法富强”的口号下,李鸿章进行了一系列“自强”、“求富”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李鸿章创设了一批近代军用工业,对抵御外国入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在与西方的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也缩短了。李鸿章在接触外国侵略者的过程中,充分地意识到了到洋枪洋炮所带来的巨大威力,因而,模仿洋人制造外国的轮船枪炮、建立军用工业便成了李鸿章“自强”目标的最初的愿望。李鸿章先后成立了上海炮局、苏州炮局、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之后又承办了天津机器局。试制新式枪炮的方法是:将机器从西方引进,特聘外国的技师作指导。从而在军事装备上结束了清军使用刀矛弓箭、帆蓬舟辑的局面,开创了工业近代化的新阶段。

李鸿章在19世纪60年代所创立的的军用工业,最主要目的是解决内乱问题,然而到了70年代,包括所筹建的海防在内的军用工业的主要目的则转为了对外,为了抵抗外国的入侵。面对70年代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这些军用工业和新式海军对抵制侵略、打击侵略者发挥了一定作用。

其次,建立了近代民用工矿企业,随中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是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70年代开始,李鸿章将官督商办以及官商合辦作为主要形式,创立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进口西方机器。在这些民用工矿企业中,规模较大的,成果显著的是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以及漠河金矿。开平煤矿是我国最早使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矿区。1881年的时候,开平煤矿每天的产煤量可以达到五六百吨还要多,不仅可以供各机器局、中外轮船使用,开可以用来兼顾内地民间使用。

在洋务派办的军用、民用企业的影响下,民间经营的近代工矿企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80年代后发展尤为迅速,到1895年时已达到了近百家。在那个时候,全国总共有500人以上的企业39家,其中外国资本经营的有11家,工人大约2万人,清政府经营的有13家,工人大约有2.5万人;民间经营的有15家,工人大约1.4万人。不难看出,那时中国经营的近代企业在数量上占了72%,工人人数占了2/3。这说明,甲午战争之前的中国经营的近代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其中以李鸿章为代表所创办的洋务企业是中国近代企业的主要力量,在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再次,建立了中国的铁路、轮船公司以及电报事业,在水陆交通,电讯事业近代化方面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最后,派遣中国的留学生,建立翻译馆,租用各类学校,专门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培养一批中国近代科技方面的人才。李鸿章在创办近代军用、民用工业过程中,十分重视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中国自己的利技人才。

1872年,在洋务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下,李鸿章在江南制造总局建立了翻译馆。翻译馆的主要任务就是翻译西方的军事、工程方面的各类图书,从而教授西方的先进的科学知识。不仅如此,李鸿章还建立了医学、外语、电报、水雷等先进的技术的专科学堂,学堂的地点设立在上海、旅顺以及天津等各个地方,这些学堂的数量达到了20多所。正是在李鸿章建立并教授西方的各类先进的科技知识以及派遣留学生去西方学习等努力下,中国近代科技人才不断涌现,对于近代化事业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李鸿章工业近代化的失败

其一、第一,创建近代企业,是从军用工业开始,围绕着军事需要,逐步摸索,发展到民用工矿和交通运输等企业,缺乏一个全面规划。因此这一批企业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种类也不够齐全,以及内部经营管理上的封建腐败、生产技术上的落后且受外箱人员的控制,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其二、缺乏一个全面促进私人资本自由发展的政治纲领,而是采用官督商办方式去限制私人资本。近代机器大工业是由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孕育而来,必须建立在私人资本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单纯依靠封建国家的权力,近代机器工业是发展不起来的。然而李鸿章并不明白这一点。

在李鸿章主持洋务运动的35年以来,中国的工业近代化的成绩并不显著。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近代化所占的分量很小,并没有奠定中国近代化的工业基础,在此情况下的中国依然是一个以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为主的落后国家。

总体而言,李鸿章在中国工业近代化、国防近代化和科技文化近代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于他的功与过,应采取客观的态度对待,不能一昧的抹杀对他的功劳,也不能一昧的放大他的过失。今天大家实事求是地称之为中国近代化的奠基者和创建人,应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1]周军,杨雨润.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M].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20-50.

[2]文庆,贾祯,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道光卷)[M].中华书局,2004.

[3]魏源.海国图(卷2)志[M].湖南:岳麓书社,2011:5-18.

[4]文庆,贾祯,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卷)[M].中华书局,2004.

作者简介

刘芸(1991-),女,汉族,山西大同,在读研究生,天津商业大学,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鸿章军用机器
机器狗
李鸿章
机器狗
威力无比的军用霰弹枪
一顿早饭改变李鸿章
未来机器城
军用机器人揭秘
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李鸿章挨一枪,中国少赔一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