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学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2018-02-08 06:07余岚
卷宗 2018年2期
关键词:华沙波兰社会科学

余岚

非常有幸能作为视觉传达系的代表加入学院组织的教师赴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学大学 的考察研修团。九月的波兰美丽迷人,蓝蓝的天空,橙红为主的欧式建筑,让研修团领略了跨国度的异域风情,让研修团对欧洲艺术设计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带着美好的心情走进了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学大学.

在学院参观学习之余,研修团融入当地社会细微之处去感受欧洲文化,分析它的经济和文化特点。十三天的行程,给研修团最大的感受就整个波兰社会的“人性、创新、重视人才培养”,这其实与学院的发展轨迹以及学院文化内涵建设非常的相似。从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学大学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中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启示,不能盲目崇拜和片面抄袭。下面将从波兰的职业教育特点和视觉传达基础课程设计开发这两个部分来进行学习汇报:

1 波兰职业教育的特点

1、“创意思维”的职业教育宗旨。

波兰的职业教育是欧洲职业教育的缩影,目前可谓是亚洲区域教育学习的榜样。波兰的教育理念注重超前、创新,强调“创意思维”。

波兰人口少,面积小,资源极其匮乏,我们会发现,在不断创新的教育宗旨指引下,波兰职业院校在开设专业与课程中都注重适当的超前性,如在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学大学,国家经济发展局与教育部以及学院会共同前瞻经济行业发展动向。在教学模式的开发上各院校也不断创新,如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学大学的“教学工厂”、“经验积累分享”、“量身定制”等创新理念。在波兰,只有精英才能够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无论年龄、学术造诣有多么不同,每个人终身享有平等的培训机会, “个人升值”深入人心。每年都挑选出优秀的教师到其他系或其他岗位轮岗,不仅激发教师的学习应变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意识,还能为学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强调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校企合作紧密。

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学大学办学的核心特色“教学工厂”就是其中代表,与我校的“专业+项目”的办学理念在内涵方面有相同之处,但由于发展背景不同,还是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亮点。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学大学将工厂的环境引入学校,在教学环境中营造实际的企业环境,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这种教学理念实施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和训练,到企业就能很快地适应并投入工作。项目分为学期项目和毕业项目。学期项目通常安排在第一、二学年完成。由学院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开发,主要是紧密联系学期的学科,同时模拟企业环境所面对的问题,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在项目中,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形式,在项目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由于整个学系学生的学习都是由模拟开发和真实的企业项目组成,所有学院专职老师必须要有几年的企业工作经验。因此,让教学过程和企业运营管理的流程融合在一起,不仅让教师能更加真实地教,也能让学生更加切实地学,加快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外还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企业真实环境的了解,以便今后能够更快的融人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去,得到企业的认可。

2 学习后对视觉传达系基础课程开发的几点想法

1、设立课程开发组和课程负责人制度,全程监管和规范系部基础课程教学,完善交流机制。

毫不夸张地说,正处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越于任何时期。学生入学三年,就意味着在毕业时有三分之一的所学知识已经过时,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获得主动安排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开发创新的能力,有优秀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但目前在高职教学体系中,设计类基础学科(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等)的教与学还是处于较尴尬和无序的状态。教学方向和思路由任课教师个人把握,与后续课程的联接不明显。这就导致了原本可以运用终生的知识和规律,能衍生为万千变化的法则变成了不得不走的形式和过程。在各系部的基础课程作品展览中风格差异明显,学生在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中难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这次在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学大学的学习当中,他们的教学管理架构与课程制度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也与我先前在教学中的思考不谋而合,对我们统筹基础课程教学有一定借鉴作用。

2、课程开发组研发课程的方法和原则。

首先,课程开发组的人员组成必须由工作经验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和基础教师共同担任,这样能更紧密地与专业对接。同时基础教师也应该加入相关设计课程的课程开发组,这样能保证知识的后续使用和拓展。用教师这条纽带和线索为学生将所学课程串联起来,首尾相连,构建一个坚固稳定的环形知识结构圈,再引导学生自我开发和拓展,不断扩大容量建立分支,从容接受毕业时岗位挑战。 其次,课程开发组研发的统一教案在具备实践性和前瞻性的同时,还要充分体现详实、多元的原则,推行精细化管理。从设计教学基础课程开设的时间来说,仅从正式划分出视觉传达系部已有九年时间,所以在开发课程时已经能基础掌握学生基础和特点,能准确预计到他们的学习常态和动态,因此统一教案落实精确到每一堂课和每一个知识点。教案由每一个知识点组成,每个知识点都应包含课时安排、课件、讲授内容、参考资料、训练方法、实训项目、交流和考核方式、课外拓展、教学目标及范例和教学反馈等几个部分组成。对系部不同专业方向的同头课程也由课程开发组统一安排。整个教案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进行管理的质量标准,系部和课程负责人依据教案来考察评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第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创意教学”来改变目前较为单一的基础课程教学。在学习当中,我对该校的感官设计课程非常感兴趣,说到感官设计这个与欧洲文化是有关连,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欧洲文化以视觉为主,所以他们认为视觉是最重要的,从最原始的触觉开始进行主观性的设计,欧洲人认为最为直接。因为综合了多感官体验的产品能够更好地,如从多元的色彩、动听的声音、舒适的手感等方面关注和表达,能更好的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使产品更具有吸引力,更迅速地传递多元化的信息。我认为这门课程可以借鉴,同时也可以融入我校的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以“创意教学”来改变目前较为单一的基础课程教学,教师要采用多元活泼的教学方式和多样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四、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希望教师与学院能共同创建打造出“无界化”和“经验积累与分享”的教学环境,促进学院教职員间、团队精神和跨系级项目的开发。通过教学理念的分享,技术的分享和成果的分享,这样可以确保学院的教学系统能有效利用全院历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并使师生受益。在基础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设立全院各系部统一参加的仿真的企业项目。教学无界化,项目无界化就使得不同学系之间的教职员与学生通进行交流,促进教学资源获得充分的利用,从而强化师生们的专业能力,为师生提供更多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机会,增加学院的灵活度与反应能力。同时建立知识库,将全院所有由课程开发组制定的教案和项目解决方案纳入其中,方便后续不同系部师生进行学习和项目分享。

两周的时间里,研修团通过集中听课、参观交流、现场研习、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对波兰教育体制及发展现状,教育结构,院系规划与专业开发方法,课程设置与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有很多自己的体会和想法。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中会不断创新先进的理念,以推动我院的专业建设,促进学生全方位的能力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华沙波兰社会科学
在此消彼长中幸存的波兰
进军波兰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在波兰,遇见地下仙境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社会科学总论
第20届国际军事历史研讨会在波兰华沙召开
浅析图哈切夫斯基兵败华沙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