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现状及改进对策

2018-02-08 20:31谭龙升
卷宗 2018年2期
关键词:改进对策

谭龙升

摘 要:新闻可谓是电视台的“第一语言”,而电视新闻栏目更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因此需要对电视新闻栏目包装优化方面的工作产生更多重视,进而为其竞争优势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对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现状及存在的問题进行分析,对相应的改进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为媒体竞争影响力及优势的扩大提供更多支持,促进综合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现状;改进对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各类新媒体相继出现,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电视新闻栏目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需要加强对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等方面工作的重视,通过包装吸引更多的受众观看电视新闻栏目,为了解电视新闻栏目的深层内涵提供机会。下面对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现状、改进对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参考。

1 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现状

1.1 包装元素不协调,过于花哨

华而不实的包装不仅不会为电视新闻栏目增色,同时会使受众对其产生不佳的印象。在目前的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工作中,包装作品变成了大拼盘,人们将字幕、音乐、宣传片等进行简单组合,将颜色、声音、节奏等胡乱堆砌其中,对炫目的特技进行滥用,使人们眼花缭乱,无法对其主题进行掌握。如何对电视新闻栏目包装零乱、协调性及整体感较差的问题进行解决成为当前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1.2 包装风格相近,未能结合电视新闻栏目特点、本地特色等进行包装

创意可谓是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工作的关键点,但是在目前的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工作中,存在千篇一律的情况,部分电视新闻频道在制作宣传片、对电视新闻栏目进行包装时,投入了较多资金,单纯追求“高大上”,视觉效果较为华丽炫目,但是与其他栏目的包装存在较多雷同之处,未能突显自己电视新闻栏目的特色,不能对本地风采、文化等进行更好的展示。例如,很多电视新闻栏目在包装过程中均对“立交桥”、“日出”、“山河”、“高楼大厦”等元素进行应用,这种千篇一律的画面将会混淆受众的记忆,一方面不能突出电视新闻栏目的特点,一方面降低了栏目的辨识度,包装效果有所削弱。

1.3 包装周期逐渐缩减

供过于求、媒体过剩是电视媒体市场的现有情况,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媒体经营者想要通过某些“立竿见影”的方法进行补救,包装便成为提高收视率、增加广告份额的重要手段,收视率稍有下降便重新包装一次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寿命周期大幅度减小。对电视新闻栏目进行包装时,存在将栏目视作商品的情况,通过标新立异等方式博眼球,提升关注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人们将过多希望寄托于包装上,将包装当作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因素,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电视新闻栏目包装频繁更换,受众不能对其形成持续的记忆,同时无法对其频繁改变的风格进行适应。目前,存在很多有完整包装经历与完整包装概念体系的电视新闻栏目,也存在一些有完整包装经历,无完整包装概念体系的栏目,如何根据电视新闻栏目特点、实际情况等对包装工作进行改进和调整已经成为人们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下面对电视新闻栏目包装改进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2 改进对策

2.1 包装简约化

现代人崇尚简单的生活,为了更好的满足现代人心灵追求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需要对电视新闻栏目包装方面的工作进行调整,通过简约的包装获取受众的更多认可,提高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和认识。包装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摒弃冗杂的不相关元素,重点突出电视新闻栏目的主题,通过单纯的音乐旋律、色调系统等进行包装设计。当然,所谓的包装简约化并不意味着单一、老套,包装者需要通过具有创意、丰富的手法进行包装,为电视新闻栏目赋予更多现代气息。

此外,特技的滥用也是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近几年科技发展极为迅速,越来越多的包装程序出现,产生的特技效果越来越多,然而对电视新闻栏目进行包装时,若滥用这些特技将会使包装沦为噱头,貌似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对观众视觉感官进行刺激,实则违背了包装人性关怀的原则。另外,并非全部的电视新闻栏目均适合使用特效,在应用得当的情况下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若出现滥用的情况只会使其华而不实,影响节目质量。

2.2 应用个性化的包装

为了获得更好的包装效果,需要在包装时融入巧妙的构思和个性化元素,以独特、全新的视角进行包装。对电视新闻栏目进行包装时,可从两方面入手增加其个性化元素:其一,结合电视新闻栏目特点、风格进行个性化包装;其二,根据地域文化特点进行个性化包装。就前者而言,包装者需要对节目风格、品味,受众个性、心理特征及收视习惯等进行考虑,使包装更具个性化风格。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为我国主流媒体,可谓是国家形象的代表,包装风格便可以设定为大气、端庄、恢弘等;而地方电视台方面可结合本地文化背景、民俗习惯等进行包装,不必盲从和模仿其他电视新闻栏目,重点彰显自身特色,避免因追求视觉冲击等因素影响包装效果。

2.3 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包装

电视新闻栏目是否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支持与其是否具有人性化特点具有重要联系。为了在电视新闻媒体和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需要对电视新闻栏目进行人性化的包装,增加电视新闻栏目的亲和力,缩短电视新闻栏目和受众的距离,使受众对栏目产生更多认可与喜爱。通过人性化的包装,能够使受众感到自己受到了更多尊重,自己的想法得到更多重视,进而提高了受众对电视新闻栏目的接受度,使受众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此外,随着人际传媒特点的逐渐增强,部分频道着手开展电视新闻栏目主持人的宣传片制作,其中主持人为电视新闻栏目的代表,通过“人”强化传播时便对电视新闻栏目包装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包装工作逐渐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4 渐变化的包装

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工作的改进无法一蹴而就,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去除浮躁心理,稳中求变,逐渐对包装工作进行调整,为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工作的稳定性提供更多保障。当然,渐变化虽然变化速度缓慢但是还需要“变”,例如,在某种新技术手段出现时,通过该技术手段能够使频道定位更加明确,但是为了避免破坏电视新闻栏目在受众心中的形象,还需要通过渐变化的方式对电视新闻栏目进行包装:其一,对原有包装的主要特色进行保留,通过新技术整合各类要素的节奏、次序,为电视新闻栏目赋予更多现代气息;其二,在需要“大改”的情况下,通过并行使用、新旧交替的方式推出包装,一方面能够检验电视新闻栏目的新包装效果及观众的认可度,另一方面能够使观众逐渐熟悉电视新闻栏目新形象,在新包装得到认可和支持后舍弃旧包装。此外,人们还需要关注包装整体性、色彩元素运用等方面的问题,为包装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3 结束语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发生了较多改变,新时期为了使电视新闻栏目更好的脱颖而出,需要对包装方面的工作产生更多重视。本文已经对电视新闻栏目的包装现状进行分析,从几方面对改进对策进行阐述,希望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结合电视新闻栏目实际并参考文中对策对包装工作进行调整,对包装元素进行科学合理地运用,秉承简洁大方的原则进行包装,促进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为其功能和价值的发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雪婷.电视新闻栏目包装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6):91-91.

[2]潘家华.县级电视台新闻栏目包装设计制作初探[J].视听,2016(1):136-137.

[3]任敏.电视栏目包装风格的个性化发展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5(7):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进对策
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