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2-08 23:06陆振英
卷宗 2018年2期
关键词:常见问题对策研究

陆振英

摘 要:成功的召开民主生活会,可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对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一些不团结、不协调、内耗严重的问题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的民主生活会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对常见问题和对策进行浅要分析,为召开民主生活会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民主生活会;常见问题;对策研究

民主生活会,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召开的旨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活动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

1 存在常见问题及原因剖析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民主生活会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议题不突出,会风拘谨。主要是少数领导班子对民主生活会召开的方式方法缺乏了解,不能始终把握好会议的议题,会风不够生动活泼。个人对照检查,不能针对个人工作中的不足和思想作风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或空泛议论,或单谈工作缺点,不谈思想作风问题,或“对自己放礼炮,对他人放哑炮,对群众放空炮”。

二是个别“一把手”表率作用差。这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一团和气的老好人主义。有的“一把手”不坚持原则,在会上不涉及深层次问题,遇到矛盾绕道走,是非面前不开口,睁只眼,闭只眼,袒护迁就。二是拒绝批评的霸道主义。个别“一把手”听不得反面意见,老虎屁股摸不得,个人利益碰不得,批评意见听不得。三是阳奉阴违的实用主义。有的“一把手”表里不一,言行两样,当面批评唱高调,过后还是老一套。

三是民主生活会前准备不充分。一些部门和单位忽视会前准备工作,没有根据确定的议题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领导班子的评价以及对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印制征求意见表(卡),并下发到有代表性的党内外人士手中,去书面征集意见;没有召开有老党员、老干部、民主人士和党风监督员等参加的座谈会,面对面征集;没有及时整理归纳意见,反馈给每位参会人员,让其在会上有的放矢。

分析以上存在三个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党性观念淡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着眼点,就是依据党的原则,澄清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而那些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清醒地认识和改正;对党内不良现象不能理直气壮地提出批评和纠正;对正确的东西不能旗帜鲜明地肯定和支持的党员干部,根本原因就是党性观念淡化,思想认识不够深刻。

二是庸俗思想作怪。受社会一些诸如人情大于原则、“威性”强于党性、“权威”就是能力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自觉不自觉地把“关系学”搬到党内生活中来,遇事不是站在党性和政策原则的立场上,而是处处考虑“关系”,事事考虑得失利弊;个别一把手急于树立“威性”搞“一言堂”,容不得不同声音,把别人的批评看成是损害“威性”。致使不能开展正常的上下级和相互间的批评,导致民主生活会成过场。

三是会议议题松散。一些单位民主生活会前准备不充分,围绕主题安排学习不够,一把手与其他成员交心不足,发言材料准备不充分,导致会议议题不集中,针对性不强,民主生活会的味道逐渐淡化。谈成绩不谈问题,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用成绩掩盖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也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或用共性问题代替个性检讨,民主生活会开成评功摆好会。

四是制度建设滞后。一些党组织因没有建立健全会议分析、考核、报告、通报等制度,导致准备仓促,主题模糊,整改措施不力。同时,也存在上级党组织对基层民主生活会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有所松懈,尤其是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还不到位,导致一些单位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得不到较好的保证。

2 解决思路及对策研究

(一)把解决思想问题作为开好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基础。应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普遍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帮助他们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到民主生活会不同于党内的一般会议,要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深刻认识到通过民主生活会既可相互发现不足,改进缺点,相互提高,又可化解班子成员之间因工作而产生的矛盾和隔阂,增进团结。从而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解决班子以及个人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二)把扎实的会前准备作为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关键环节。一是查找问题,明确主题。在召开民主生活会前,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的方法,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提”可以采取无记名征求群众意见、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自己找”即领导干部本人对照党性、党风方面的要求,查找自己的不足;“上级点”即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上级组织和领导要明确指出其不足,一把手和本人要主动听取上级组织和领导的意见;“互相帮”即领导班子或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组织学习,净化思想。政治性、思想性、原则性是民主生活会的基本要求,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用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规范自己,才能使班子和班子成员找准问题,剖析深刻,方向明确,在重大问题上保持思想和行动的一致。三是征求意见,如实反馈。要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会议时间和主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征求意见要既“富有营养”又“原汁原味”。“富有营养”是指征求意见必须具有群众性、广泛性,反映出群众的声音,通过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开通热线电话、设置意见箱、单独走访等形式,广开言路,全面了解本单位、本系统和服务对象中各个层次人员的心声,认真总结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体现“从群众中来”,达到找准问题的目的。四是开展谈心活动,坦诚交流思想。民主生活会前,一把手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都要互相谈心,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对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到位和“突袭”批评的现象发生。五是撰写提纲,自我剖析。在民主生活会前,要根据会议主题和群众所提意见,认真搞好党性分析,写好剖析材料。着重检查在党性党风方面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检查廉洁自律情况,剖析思想根源。剖析材料内容包括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

(三)把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开好民主生活会的主要武器。一是发挥一把手的作用。一把手是民主生活会氛围的营造者、火候的调控者,有责任带头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去營造出民主生活会严肃认真讲实话、生动活泼讲当面话的政治氛围。引导大家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中,既从大处着眼,又善于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抓住实质论危害寻根源,不放过问题又不追究细枝末叶。二是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自我批评要高标准、严要求,内容丰富具体,不护短、不遮丑、不怕痛,对所提意见,正确的要诚恳接受并切实改正。相互批评要站在关心爱护同志、维护团结的立场上,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把握住生活会形式,使批评与自我批评效果和作用最大化。三是要达到新的团结统一的目的。要就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批评出共识,批评出方向,批评出合力,达到思想上共振,感情上共鸣,行动上共进,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从而达到新的团结统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1990年5月印发的《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endprint

猜你喜欢
常见问题对策研究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见问题探讨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