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8-02-09 04:51
中小学电教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大学生

(吉林省电化教育馆,吉林长春 130033)

2016年,教育部成立2016-2020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加强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与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对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见,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既包含思想教育,也包含道德品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由于专业限制,大部分学生无法系统地学习思政课程,因此,学生的思政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开设的思政教育课,而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渗透思政教育。

在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既为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也提出了挑战。如何规避网络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起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值得研究者去深入探索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长3.8%。可以看出,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这种趋势在高校中尤其明显。对高校学生而言,网络已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的发展一方面为思政教育带来许多便利,同时,也给思政教育提出一些挑战。

网络环境下,思政教师可以方便快速地实现资源共享、异地交流、远程指导、电子批阅等教学任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源搜索、在线学习等,可以说,网络拓宽了学生知识获取的途径,有助于学生释放情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大提高了教学与学习的效率。然而,在网络深入思政教育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第一,学生不重视思政教育课。即使高校已全面普及设置思政课,但是授课仍以教师为主体,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兴趣不高,并且认为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导致学生对思政课不够重视,教师教学效果较差。

第二,网络发展本身是把双刃剑,在给学生带来学习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由于网络上包含的信息是海量繁杂的且具有开放性,难以一一甄别,难免有一些不良信息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困扰,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负面的影响;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但是这样一种特性会使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进而沉迷其中,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缺乏有效的约束,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极易受到蛊惑。如何消除网络的消极影响,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难点之一。

第三,学校及教师在利用网络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信息素养水平不高,导致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四,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缺乏学校的重视及有效的引导,导致相关学习平台建设不完善,资源匮乏。大部分学校没有建设自己的专题资源库供学生查阅学习。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

1.利用网络工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现阶段,高校已全面开设了思政教育课程,但思政课教授的内容往往比较陈旧、枯燥,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对思政教育兴趣不高,不重视。基于此,笔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学校或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工具,广泛宣传,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建立相关课程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在公众号上更新健康有益的美文,转载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文件,展示优秀人物的事迹,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搭建专题教育网站

网络具有开放性,各种信息纷繁复杂,在给学生带来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难免受到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笔者认为,学校应为学生搭建一些专题学习网站,网站内容除了有课程学习资源外,还可开辟专栏,搜集一些引导性案例、时事报道、国家政策等,让教师和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方便、快捷地查找到需要的资源。选取的案例需要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有代入感,更容易被潜移默化地影响。此外,专栏设计中最好融入一些中国元素,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以思政课“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这个小节为例。在这个小节中,重点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中国精神”,并且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这一精神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专题网站中的一些体现“中国精神”的案例、故事、视频、历史事件等进行讲解,让学生切身感受其中的文化及精神内核,更好地领会“中国精神”的内涵。

3.加强交流与沟通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在交流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输迅速、方便的优势,建立沟通与交流的桥梁,鼓励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沟通。对于教师而言,与学生的对话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偏差并进行引导、纠正;对于学生而言,能够与教师及同学交流人生感悟、畅谈人生理想也有利于缓解压力,疏导情绪。

例如: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QQ群、班级博客等,鼓励学生阅读、交流感想,并针对一些热点事件教师有意识地组织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一步步成长。

4.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

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必须重视教师的引导。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仍以面授教育为主,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这就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要求。首先,教师自身必须坚守高尚情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给学生树立正面学习的形象和榜样;其次,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掌握必要的信息交流、信息管理技能,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平台及工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从而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及自主分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经常在微博、微信群等网络媒介中分享国家近期重要时事、党的重要理论思想、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等,然后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学生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和引导。在交流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得到升华,政治理论水平得到提高,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良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结语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可以得到创新,范围可以得到拓展。在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时必须要尽可能发挥网络的优势,规避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借助网络平台及工具,将思政教育渗透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等。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