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2018-02-09 12:58普仓
智慧健康 2018年29期
关键词:囊虫对症杀虫

普仓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藏 拉萨 850000)

0 引言

脑囊虫病在我国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区多发,其主要是由寄生虫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颅脑内疾病,是因为服用了猪肉绦虫的虫卵,其在人体内发育成囊尾蚴,然后经人体的消化道穿出肠壁进入到肠系膜小静脉,且再次经过体循环到达人的脑膜、脑实质、脑室内[1],继而损伤病患的脑组织及大脑中枢神经,导致病患出现浑身无力、头痛、肢体运动障碍,情况严重时会继发癫痫,因此需要给予病患有效的治疗,同时为保证治疗效果,还应该给予病患相应的护理工作[2]。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研究探讨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脑囊虫病治疗的病患128例,其中男68例,女60例,年龄17~66岁,平均(41.5±24.5)岁,所有病患均伴随着脑囊虫病的临床症状,并给予所有病患影像学、免疫学以及脑电图检查确诊;给予所有病患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病患阿苯达唑进行抗囊虫治疗,并分析探讨病患在杀虫治疗期间的观察护理措施。

1.2 方法

①对症治疗:所有病患入院之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针对高颅压病患给予地塞米松及甘露醇等药物进行脱水降颅压的治疗;针对癫痫发作频繁的病患给予抗癫痫对症治疗;针对脑室扩大以及合并脑室内囊虫病患,首先给予病患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和脑室内囊虫摘除手术,等病患的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后再给予病患抗囊虫治疗[3]。

②抗囊虫药物治疗:首次给予病患双疗程抗囊虫药物治疗,给予病患20 mg/(kg·d)×12 d阿苯达唑(生产厂家:内蒙古赤峰蒙欣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5020558);2~3月后给予病患第二疗程治疗,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共给予3~4个疗程的治疗[4]。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给予病患活血化瘀药物、地塞米松、脑保护剂以及甘露醇进行治疗,若病患出现杀虫反应应及时处理。

1.3 判定标准

经治疗后,病患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经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囊虫病灶消失,且扩大的脑室恢复至正常水平,则视为治愈;经治疗后,病患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经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囊虫病灶75%~80%消失,剩余的部分转变为钙化灶,则视为有效;经治疗后,病患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善,经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囊虫病灶无任何变化,则视为无效[5]。

总体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本组128例病患经治疗后,病患的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痊愈102例,占比79.7%,显效26例,占比20.3%;有28例病患出现杀虫反应,占比21.9%,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过敏反应、肢体麻木、发热、肢体活动不灵活等给予病患对症治疗后缓解;其中有11例头痛、发热以及头晕的病患,因此暂停病患的抗囊虫治疗并给予对症治疗后完成了抗囊虫治疗。

3 讨论

针对脑囊虫病的治疗,在八十年代之前,国内外均无特效药物给予病患治疗,部分研究学者曾尝试使用多种中草药制成的汤剂或者是囊虫丸治疗脑囊虫病,但是需要病患坚持服药一年以上,并且临床治疗效果多不确实[6];而自八十年代以来,阿苯达唑的出现使得脑囊虫病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物,可抑制虫卵的发育;其在人体内代谢为亚砜和砜类之后,可对寄生虫吸收葡萄糖进行抑制,以耗竭虫体的糖原,致使其无法生存和生育最后死亡[7],其药物虽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需要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①心理护理:脑囊虫病患者由于癫痫、头痛等症状的反复发作,对病患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且病患需要多次反复的治疗,因此病患容易产生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根据病患的文化程度、年龄采取不同的讲解方式为病患讲解治疗的目的及作用,同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病患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病患正确认识疾病,减少担忧,同时为病患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提高病患的治疗信心;同时引导病患说出自己的担忧,并给予及时的解疑答惑,消除病患的担忧,协助病患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接受治疗[8]。

②服用驱虫剂前的准备:若是有肠内寄生绦虫的病患,应该先给予病患驱虫治疗,再给予抗囊虫药物,驱虫药物采用300 mg甲苯咪唑,2次/d,连续服用3 d,在病患用药期间注意避免病患呕吐恶心,以免导致孕节片返流到十二指肠或者是胃,致使孕节片内的虫卵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孵出六钩蚴[9],导致病患出现新的囊虫病,并且叮嘱病患要注意个人卫生,同时观察粪便中是否有虫体排出;一周之后将留取的大便标本送检,若涂片检查结果显示无虫卵排出,再给予病患抗囊虫药物治疗[10];若是有合并眼囊虫或者是脑室梗阻的病患应给予病患手术或者是脑室内引流术,然后再给予病患服用杀虫药物,因为活虫在杀死之后会导致病患出现炎症反应从而使病患的视力障碍现象明显加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病患失明,因此必须要先给予病患手术摘除囊虫[11];若是有癫痫发作频繁的病患,首先应确保病患的安全,避免其出现跌伤、咬伤等情况,同时对病患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并给予病患两周的抗癫痫治疗,等病患癫痫发作次数减少之后再给予病患杀虫治疗[12];最后,病患在服用杀虫剂之前,应该常规给予病患腰穿以测量病患的颅内压,腰穿后给予病患去枕平卧6 h,避免病患出现头痛或者是头痛加重;若是病患的颅内压力小于200 mmH2O时,可以立即给予病患服药治疗,若是病患的颅内压大于200 mmH2O时,首先应该给予病患颅内降压处理,避免出现不良反应[13]。

③用药期间的观察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该严格遵照医嘱给予病患用药,保证用药的按时按量,并且要看着病患服用药物之后才能离开;由于服药之后死亡的囊尾蚴会导致病患出现较为严重的急性炎症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叮嘱病患卧床修养,不可外出,避免出现意外;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保证用药间隔时间的准确,以维持血药的浓度并降低毒副作用[14]。

④用药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颅内压增高是较为严重且又常见的不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严密观察病患有无眼花、呕吐、意识障碍、头痛加剧、恶心、脉搏缓慢、烦躁不安以及头胀等现象出现,应警惕颅内压增高[15],同时应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并对病患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遵医嘱给予病患脱水降压处理,并采用甘露醇给予病患加压静脉滴注,而此时护理人员不能离开病患,需对病患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16];本组病患在服药后有34例病患出现了低热的现象,低热通常不需做特殊的处理,但需叮嘱病患减少活动,注意休息;若是病患的体温超过39℃,护理人员可给予病患酒精擦拭进行物理降温,或者是遵照医嘱给予病患药物降温;肝损害也是脑囊虫病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因此在给药前需要给予病患肝功能检测,同时对病患有无肝脏损伤病史进行全面的了解,保证病患肝功能正常后给予用药,并定期检查病患的肝功能[17]。

⑤安全健康教育:由于我高原地区的群众有吃生肉或者是半生不熟肉食的习惯,因此其可导致脑囊虫病的发病率增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为病患及其家属讲解此病的发病机理,叮嘱病患注意个人卫生,并且要将肉类食物烹煮熟透后才能可食用。

综上所述,在脑囊虫病的治疗中采用阿苯达唑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患的临床症状,同时配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囊虫对症杀虫
一次开颅治疗颅内多发性脑池型囊虫1例
四种中药茶 对症助消化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杀虫专列”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是药三分毒乃药不对症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囊虫病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