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瓦氏雅罗鱼资源现状和物种恢复研究

2018-02-09 08:26何亚鹏杜迎春
江西农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动植物水生水域

何亚鹏 杜迎春 刘 宁 时 晓

1 瓦氏雅罗鱼简介

瓦氏雅罗鱼(Leucisus waleckii Dybowski),又被称为东北雅罗鱼,俗名华子鱼、滑鱼、白鱼,隶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雅罗鱼属,是一种生活在水流较慢、水质清新的江河、湖泊中的上中层鱼类。瓦氏雅罗鱼适应性较强,在海水、咸水、淡水和pH值为9以上的碱性水中均能生长[1]。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流域,内蒙古自治区的达里湖也有较多分布[2]。由于过度捕捞、人为影响、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瓦氏雅罗鱼的数量逐渐减少[3]。瓦氏雅罗鱼是北京土著鱼类,是北京市二级保护鱼类,也是本地物种恢复的重点对象,其资源现状堪忧。

瓦氏雅罗鱼最适宜的水质为弱碱性,水溶氧量应高于5 mg/L,透明度在30 cm左右。在这样的水域中,瓦氏雅罗鱼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4-5]。瓦氏雅罗鱼需要清新的水质,最好为河流。养殖时应定期对池水进行消毒、换水,预防鱼病;定期检查鱼体,了解其生长状况、及时应对疫病威胁。

2 北京地区资源现状与保护学意义

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环境污染及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外来物种威胁等因素的影响,瓦氏雅罗鱼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使其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野生瓦氏雅罗鱼的分布范围迅速缩小,种群急剧衰退,北京地区已经濒临灭绝。据文献记载,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馆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采自永定河上游的标本。另据(北京鱼类和两栖爬行动物志)记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官厅水库曾有较大产量,后产量急剧下降。近年来,在北京地区野外实地调查期间未曾采集到标本[3]。由此可见,如果不采取措施,在不久的将来,北京土著鱼瓦氏雅罗鱼将彻底灭绝,因此其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3 物种恢复

3.1 政策支持 2006年2月14日,国务院批准并印发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该纲要确定了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3个阶段性目标。近期目标是2010年我国水域生态环境、渔业资源衰退、濒危物种数目增加的趋势得到初步缓解。《农业部关于贯彻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做好当前渔业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开展渔业资源和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增殖,积极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将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重要性提高到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北京市农业局为保障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制定了《北京市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鱼类共17种,第10种即为瓦氏雅罗鱼,要求相关单位广泛宣传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做好保护和管理工作[6-7]。瓦氏雅罗鱼对水域生态条件要求相对较低,相对于其他物种恢复难度较小,通过人工增殖放流,能让瓦氏雅罗鱼在自然及半自然水域中存活下来,难度相对较小,则对其他物种的恢复也具有指导意义。

3.2 物种恢复活动 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开展了渔业资源调查,特别是利用近几年时间,初步摸清了北京市五大水系及其附属水体的本底状况,并对瓦氏雅罗鱼的生活习性和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为物种恢复提供了技术基础。

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承担了农业部濒危珍稀水生动物放流计划,为保护、恢复这一珍稀鱼类,加快自然水域生态修复,增加鱼类物种多样性,开展了瓦氏雅罗鱼的增殖放流工作。通过放流瓦氏雅罗鱼,不仅可以恢复瓦氏雅罗鱼种群,而且可以对水域生态环境起到生物指示器的作用。放流之后,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将对这种鱼种群进行监测,希望看到这些通过人工放流的鱼在北京市水域里能够自然繁殖。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在2016年6月6日全国“放鱼日”开展了北京市首次增殖放流瓦氏雅罗鱼活动,地点在官厅水库上游,活动主题是“增殖水生生物资源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流瓦氏雅罗鱼2.2万尾,目的是恢复该水系的物种、改善该水域的生态环境(见图1)。随后在2016年11月5日,北京市农业局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联合开展放归珍稀野生动物、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活动。延庆太平庄小学、小丰营小学、康庄镇和张山营镇等25家单位代表及众多游客参与了活动。这次活动是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在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期间开展的重点内容之一,活动中向附近民间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授旗,向景区游客宣传普及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向公众发放宣传材料普及北京土著水生物种和科学放生相关知识,与会代表放流了2 000多尾北京二级保护鱼类——瓦氏雅罗鱼。

2017年11月15日,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引进1 300尾瓦氏雅罗鱼亲鱼用于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及物种恢复研究。目前养殖于水生动物繁育车间内(见图2)。该批亲鱼平均体长37 cm,平均体质量385 g,雌雄个体数量比为2∶1。此次引进瓦氏雅罗鱼亲鱼,一是着眼于单位的基本职能定位,更好地服务北京都市型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二是旨在加快开展北京市重点保护濒危鱼类物种的人工繁育研究,为物种恢复提供有力的苗种保障。

图1 瓦氏雅罗鱼增殖放流

图2 引进的瓦氏雅罗鱼亲鱼

3.3 后续物种恢复计划 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等部门将对各大水系适宜放流区域进行调查,对放流时间、放流规模进行合理规划,进一步加大增殖放流力度;驯养繁育部门将利用引进的瓦氏雅罗鱼亲鱼尽快开展人工繁育研究,为物种恢复提供大量优质鱼苗;野保、科研部门将对放流水域的瓦氏雅罗鱼进行持续追踪调查,评估增殖放流效果、调整增殖放流方案,确保瓦氏雅罗鱼物种恢复成功。

4 结语

瓦氏雅罗鱼资源保护工作是一项持续长远的工作,这就要求人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要不断研究探索,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认真开展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持续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加强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维护,认真开展宣传活动,呼吁广大人民群众携手行动,保护好绿水青山,保护好北京土著鱼类,使水生野生动物得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造福。

[1]齐景伟,安晓萍,孟和平,等.达里湖瓦氏雅罗鱼资源现状及合理利用探讨[J].水生态学杂志,2011(1):71-77.

[2]孟和平,韩国苍,高玉奎,等.达里湖鲫鱼、瓦氏雅罗鱼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10):48.

[3]张春光.北京及其邻近地区的鱼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98-99.

[4]王俊,吴海龙,缪丽梅.瓦氏雅罗鱼的池塘养殖技术[J].科学养鱼,2012(12):34-35.

[5]韩国苍,高玉奎,冯俊杰,等.达里湖瓦氏雅罗鱼增殖技术探讨[J].北方农业学报,2015(6):138-139.

[6]侯雁彬.关于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探讨[J].河北渔业,2001(1):35-36.

[7]杜迎春,时晓,陈春山,等.北京市郊区细鳞鱼物种恢复情况分析[J].江西农业,2017(6):112.

猜你喜欢
动植物水生水域
动植物新视界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动植物为何能够预测天气
动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城市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互助
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