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朋友圈”

2018-02-09 21:21
关键词:朋友圈信任微信

(一)素材讲析

[事件概要]

2016年3月《新周刊》第463期刊发封面文章《滚蛋吧,朋友圈》:曾经是网站,后来是微博,现在是微信。网络时代,我们已经离不开网络。但是不同的时代,我们有不一样的依赖和最爱。有网友描述,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微信朋友圈,晚上也是刷完朋友圈之后才能安然入睡,但已经很少点赞和回复。刚开始还会阅读他人分享的各种链接,现在越来越少。此外,屏蔽朋友圈动态的名单,也越来越长。朋友圈越来越大,你的世界越来越小。

[深层解读]

1.在这里,你实现了成为社交达人的梦想。敬而远之的领导、点头之交的同事、久不联络的亲戚、一面之缘的朋友、话不投机的同学,再加上钟点工、送货大叔、快递小哥……他们不断扩展着你朋友圈的外延。

2.你又一次过上了群居生活。红包党、点赞党、晒幸福党、国外度假党、鸡汤党、谣言党、养生党、营销党、健身党、隐身党……你总要志愿加入某个“党”。于是圈子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真相越来越少,营销却越来越多。从刎颈之交到点赞之交,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假装在国外。中国式社交到了今天,朋友圈从饭局转移到了微信。

3.互联网让世界天涯若比邻,但似乎很多人都活在封闭的朋友圈里。最早,决定话题的是某个电视新闻,后来是某个微博里的娱乐明星大V,现在则出奇的一致——朋友圈和“10万+”一起,决定着整个城市的话题。人们越来越无法忍受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党”,好像每篇文章都想让你的生命重新洗牌,醒醐灌顶。其实看多了,就麻木了,点了收藏,藏进了再也不用的垃圾站。

4.“屏蔽”也许是净化“朋友圈”的最好方式。杂志《年轻人》的调查发现:对于“微商代购”。13.9%的受访者会建议朋友微信分组,21.1%的受访者会直接拉黑,53.7%的受访者会屏蔽发布这类信息的人;而实在无奈者则选择朋友圈出逃。

5.对于交流而言,微信这种社交模式虽然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社交障碍,但还是只能停留在社交浅层,仿佛是两个机器人之间的冰冷對话。但人类不是机器人,还需要更多深入和近距离的持续温情交流,方能实现情感大升华。

但是不管怎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阅读方式已经无孔不入地进驻了我们的生活,新的社交媒体也会成为社交的主要方式,这是一个时代的发展必然,我们拋弃它也就意味着拋弃一个时代。所以我们唯有在认可其优点的方式下,屏蔽其不利于自身的缺点和局限,才能更好地在这个时代畅游。

(二)素材运用

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在1978年的预言: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37年后的今天,这句话真实地切中了朋友圈的阅读。过度充斥的信息就算消耗大量时间阅读完毕也如同过眼云烟,而且朋友圈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也很难让人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学习。

2.你越来越无法忍受严肃的长篇阅读,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你在鸡汤、八卦、吐槽、搞笑与养生的海洋中,得到指点江山的良好感觉。

3.快餐文化,比喻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如今社会的节奏加快,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快餐文化进入了疯狂的时代,这慢慢演变成一种时尚,冲击传统文化。所谓快餐只突显“快”,但是缺乏营养,多吃无益。文化快餐同样存在此类缺陷,既缺乏内涵,也不可能体现和代表主流。在现代快节奏社会里,快餐文化在部分满足了人们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它的负面影响。

4.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难以构成真正的精神享受。一部智能手机在手,我们的时间就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每天五彩斑斓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让我们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我们的耐心越来越少,我们总是被标题吸引,打开正文后匆匆看两眼又马上关掉;每天翻阅新的网络热点,无外乎谎言、奇闻和窥探,到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我们幻想在一篇网文中寻找“干货”,希望发财致富、人生辉煌的不传之秘能被和盘托出,没想到只是又一次被骗了点击;我们总是在找更多的资源,搜索、下载、囤积然后闲置,错把硬盘当成自己的大脑……

5.近年来,大学生越发和经典名著渐行渐远,学业和就业压力增大、校园里的“考证热”以及电子阅读方式的层出不穷,都是“催化剂”。阅读的功利化现象,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快餐式浅阅读渐成风尚。研究者认为,浅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实用性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方式。在互联网让生活更为“碎片化”的当下,许多大学生更青睐“拇指阅读”(即用拇指滑动智能手机屏幕进行阅读)。但阅读形式的改变,不等于阅读深度变浅,例如在大学生爱刷的微信中,通过公众号和朋友圈荐书、推送精品文章等方式,仍然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深阅读。

6.《人民日报》曾引用哲学家笛卡尔的名言“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建议大学生阅读应多做“深呼吸”,才能真正提升个人涵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批评家张柠认为,信息膨胀造成了大学生们的“选择恐惧症”,有很多书只能说“无毒”,却不能保证有营养,所以读经典名著是个稳妥的选择。“同学们首先不要拒绝名著;其次要将名著阅读变为一种常态;最后,要在时代中寻找经典的原型,激发共鸣,从而实现有价值的阅读。”

(三)素材运用

[应用点拨]

该组材料可以用于论述如何在浮躁的社会中沉静下来;

可以论述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坚持对经典著作的阅读;

可以论述在海量信息的今天,坚持自我。

[作文示例]

1.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曾经讽刺对外界了解很少的人为“井底之蛙”。而今,人们忽然发现自己又似乎“知道得太多了”。endprint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审题立意

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被铺天盖地的信息重重包围,似乎无所不知,又好像什么都没明白。我们的手机被各种信息撑爆,成千上万的信息扑面而来,来不及刷屏,来不及浏览。我们的大脑甚至躯体已经完全被强控,被霸占,被劫持。在信息的围城中,有的人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我,变得焦虑、凄惶、迷惘……

面对当今社会纷繁复杂、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一个人出于生存的需要,只有择其所需,去芜取精,为我所用,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要学会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宁静恬淡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自知,就是自我,就是平和,就是简单,就是专注……练就这份波澜不惊的本领,才能够祛浮戒躁,宁静地生活——这才是对浮躁的彻底否定。把握自我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超然的智慧,更是一剂豁达的良方。

作文时,可以针对现实,有感而发,谈互联网时代“知道得太多”的弊端,谈如此下去对个人对国家的严重危害,谈出路。也可以联系现实,就“多与少、宽与窄、得与失、繁与简、博与专”等话题进行辩证分析。

拟题参考:

真的知“道”?/与井底之蛙没两样/不做信息碎片人/怎一个“累”字了得/守住“大道”自从容/贵在“精一”/莫在网络中沉没/守得住自己/任尔如海如洋,我只取一瓢饮/大道从简/网上冲浪有个度/把握人生定准星

3.作文

[例文1]

回不去的麦田

当我再一次踏上阔别已久的土地时,我已经脱胎换骨成“腹有诗书”之人。迎面扑来的麦浪里裹挟着熟悉的、湿热的气息,但我知道这不是欢迎,而是格格不入的疏离。

这是一个漫长的夏天,学业上终于可以稍息。吃完午饭,一阵强烈的空虚感疯狂地袭上心头。

我拿出手机,饥渴而又麻木地刷着新闻与动态——一段段文字与一张张图片炮制成了一剂强心剂,使我的鲜活感迅速膨账开来。

邻居的几个孩子迅速围了上来,看着我手指如飞地划动着屏幕,用黑白分明的眼睛尽力承受着这一方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的缩影。时事讯息于他们只是一堆抽象的名词,娱乐新闻在他们心中不过是墙上过时的海报,所有的活动和消遣也就是玩玩泥巴、打打雪仗、捉捉迷藏最后,他们悄无声息地散去了——吃惯了山肴野蔌(sù)的人自然无缘消受麦当劳肯德基。

而我,曾经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个。

我的童年是赤着脚在田野追扑蝴蝶、在河边追逐鹅鸭时凝成的一幅画。那时候我只识得几个字,以为全世界都讲我们这儿的方言,背得最溜的是田里野花野草的名字……我无知得像小河中那清澈见底的流水。

而我把所有的爱都给了麦田——那一片热烈的金色。我枕着双臂躺在麦田里,心里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比小麦更漂亮的颜色?有没有比麦浪更壮阔动人的景象?有没有比麦面更浓郁怡人的香气?小麦的秸秆硌着我的手和背,风吹过,麦穗击打着麦穗,尖对尖,芒对芒,麦粒对麦粒,锋利而饱满,那麦穗与麦穗碰撞而发出的浸泡了一代代庄稼人单纯而無知的汗水、泪水乃至血水的声音呼啸着钻进了我的灵魂深处……

而当我的父辈与我开始厌倦这种无知,向往麦田以外的那片世界时,我们便在灵魂深处背叛了麦田。

我迈向了那样一座信息爆炸的城池,然后被狂轰滥炸,又上瘾一般不能自拔。我认识到一个残忍的事实:我知道得太多了。我的灵魂已腾不出一点空间去倾听麦芒之上祖祖辈辈执着反复而今却已无人响应的吟唱了。

我逃离了这儿,我只能逃离这儿。最后,我从车窗回望时,看见了一个孩子。她全身沐浴着光与影糅合成的蓼紫与麦芒尖端逐渐褪去的金黄,逆光使她的面孔模糊,但我知道,那是7岁的我。

我也知道,当她眼中浮现出对远方的向往时,她心中的麦田便再也回不去了……

[例文2]

不妨做一只“井底之蛙”

清朝著名画家盛大士在作品《溪山卧游录》中有言:“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诚哉斯言!

当今世人似乎都想成为“机智”的代表,而拒绝成为新时代的“井底之蛙”。为此,他们沉溺于无尽的“求知欲”中,疯狂地想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可惜的是,随着他们知道得越来越多,他们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平庸,在失去纯真的同时也忘却了本心。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知道得太多”——谈起选秀节目便会会心一笑,各种选手导师如数家珍;明星真人秀一集不落,说到节目内容时头头是道;德甲意甲英超NBA实况转播,通宵观战,一场都不放过……

遗憾的是,当他们疯狂于热播剧《琅琊榜》时,却想不起欧阳修笔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当他们醉心于《花千骨》中的爱恨情仇时,却不愿去领略罗切斯特与简·爱的缠绵之爱;当他们动容于郭敬明笔下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中的唯美感伤时,却不懂得欣赏“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辗转愁思,更不知道三毛也有一本同名散文集,是为了纪念意外逝去的爱人荷西……从这个角度来看,“知道得太多”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有时候真的不如守望一个井口、一方净土来得实在与纯粹。

还有那些早已步入社会的人们自然会比后生们“知道得更多”——他们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年轻人眼中的书本、老师与同学……他们往往看得更远、更多。他们看到名与利,看到机会与诱惑。于是他们中不少人变得更势利——熟稔于人情世故,对“社会规则”了如指掌。

就像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批判的那样:“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时,他便失去了自我。”很多人已变得面目全非却又自得其乐。他们沾沾自喜于他们了解甚多,游刃有佘地在社会“潜规则”中穿行。殊不知不少人早已背离了做人的底线,变得异常庸俗。这样的“多知”,不如不知!

不由想起王开岭《古典之殇》中的一句话:“正是这种华丽的吹嘘与骚动,让我怀念一种有形的诚实。正是满眼的浮尘和不实感,让我急于寻找一种有根的生活我想说,正是因为世人们“知道得太多”,我才愈发怀念那种“无知”的生活。endprint

我不愿“知道得太多”。

如果可以,我愿少一分机智,多一分高雅,做一只远遁于浮华世故外的“井底之蛙”。

所以,出于对诚信的信任,因此不疑。图书馆的特殊之处,正源于不疑。这是一所中学,这是中学里的图书馆,这是一群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学子,十多年的求学、明志、修身,理应让他们具备了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换言之,这是一群值得信任的人。既然如此,那就不必怀疑了,再煩琐的借阅登记,再严苛的管理制度,再坚实的钢铁大门,如果心中不诚,为人不信,那又有什么用呢?何况,对于一群学子而言,图书馆,代表着知识,也代表涵养,而他们就是来图书馆学习知识、提升涵养的,追随的是高尚的灵魂而不是那卑劣、贪婪的人生。那就不疑吧,那就信任你,信任你作为学生的道德,信任你面对知识的敬畏,信任你拥有一扇拒绝所有恶念、贪念的诚信之门。

因信任而收获诚信,因诚信而自觉自律,不管是三五成群,还是一人独处,不管是借书一本,还是借阅一载,这些学子都明白,这是图书馆的书,这是借来的书,既然是借来的书,即使没有任何的外来约束,但依然心有戒尺。况且,还有来自校方的绝对信任,这份信任背后是热切的期许,是沉甸甸的诚信基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投之以信,自然也应报之以诚。

这不禁令我想起《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19年的牢狱之灾、19年的约束管制,没有改变他偷窃的恶习,出狱后依然偷了米里哀主教家的银器,但是米里哀主教一句“不要忘记,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去做一个诚实的人”,让迷失了19年的冉·阿让幡然醒悟,因为他从米里哀主教那里感受到了被信任的尊重,信任他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良知,一种无私的、绝对的信任。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卑微贪婪的冉·阿让,而是一个诚实、值得信赖的人。

而这样的一份信任感在当下却何其缺失,我们不信任身边的每一个人。不信任那路边踉跄倒地的老人而冷眼旁观,因为新闻告诉我们这是讹诈、碰瓷;不信任学生而在教室后面设置办公室,以便随时监督学生,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是缺乏自律的,是需要时刻管制的;甚至我们也不信任父母而在微信朋友圈把父母屏蔽在外,因为直觉告诉我们父母会窥探我们的隐私、干预我们的生活。彼此的不信任,最终造成群体的不信任。我们把人性的恶充分放大,而遗忘了“人之初,性本善”,更遑论为善这颗人性种子的开花结果提供过任何阳光雨露。我们从来不信,又何以收之以诚?

无可否认,这个世界并不是美好而无瑕的,但这个世界依然值得期待,诚信依然存在。就如南昌一菜农明码标价,自助售菜,菜摊无人看守,市民选菜、称重、付钱,诚信交易。善的种子一直都在,人性之光从未泯灭,当你向世界投以信任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也必然有一份期待的目光与你交汇,然后一起迸发出人性的光芒。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说: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朋友们,对这个世界抱有起码的信任吧,因为只有投之以信,才能收之以诚。诚信相待,这个世界才可能是温暖而美好的世界。endprint

猜你喜欢
朋友圈信任微信
表示信任
微信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微信
微信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