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数九”记趣

2018-02-09 16:27丁艾
红岩春秋 2018年1期
关键词:条幅学士一瓣

丁艾

“夏至入伏,冬至数九”。我国古代把冬至后的81天分为9个阶段,每9天为一段,依次为“一九”“二九”“三九”……“九九”。人们用它来计算冬季由渐冷到最冷,而后又转暖的气候变化,并把这种记节法叫“数九”。

在我国,“数九”的习俗源远流长,形式多样,生动有趣。“九九歌”“九九图”“九九句”“红军数九歌”等便是常见的几种。

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歌”,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自己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编成的歌谣。“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老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歌中巧妙地把自然界的生物生态和劳动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将9个时节的气候特点和变化,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来。

我国明末清初流行一种“九九消寒图”。据《帝京景物略》和《燕京岁时记》记载:“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合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意思是人们画梅花一枝,共81瓣,从冬至始,每天染一瓣,梅花染完便是春天。元杨允孚的《杂咏诗》中的“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之句,便是写的《九九消寒图》。

笔者还记得在幼时填画的一种“九九诗画圈”,有9行圆圈,每行9个,两侧配有4句打油诗:“上盍阴天下盍晴,左风右雨雪中心。填得圈中全黑黑,便是郊外草青青。”按诗中之法逐日填圈,既简单又实用,既能“数九”又记载了数九天的气候情况,颇为有趣。

关于“九九句”,有这样一种说法。据传,清道光皇帝喜爱舞文弄墨,有一年冬至前夕,他突然心血来潮,别出心裁地写了一张9个字的条幅:“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写好后便将翰林院的大学士们召来说:“诸公皆为饱学之士,可知朕书此幅的用意否?”众学士见了这张条幅,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道光见状笑了笑,释疑说:“此乃朕之‘九九句也,全句九字,每字皆为九划,一日填一划,一字数一九,九字填完则‘九九尽矣!”众学士听完无不拍手称绝。

笔者曾经重走长征路,在遵义地区搜集到当年红军留下的一首《红军数九歌》,现抄录之:一九一九红军来啰!过了湖南进到贵州。二九二九遵义街头穷人欢笑富人发愁。三九三九红军开走,白军来了遍地血流。四九四九穷人难受,怀念红军快杀回头。五九五九饿得黄瘦,地主熬骨区长榨油。六九六九穷人心愁,日子难过野菜稀粥。七九七九枪炮声吼,红军回来白军溜走。八九八九打败白狗,穷人欢呼老天保佑。九九九九红军又走,跟着你走才得有救。这种数九天下少有,红军红军天长地久。

笔者深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变迁,我国“数九”这一古老的文化习俗,必然会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出现更多更新的形式和内容。

编辑/杨洋endprint

猜你喜欢
条幅学士一瓣
难忘“条幅墙”
学士论文档案的共享和利用研究
心意
心意
童心一瓣
一种内容多变的广告条幅
Analysis on the Place Movement in Great Expectations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本科教育见闻及启示
巧用旧条幅 玩出新花样
小魔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