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人亚:我党早期珍贵文献的守护人

2018-02-09 20:24杨沫江
共产党员·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书刊金银苏区

杨沫江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嘉兴瞻仰南湖红船。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时,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观看了一件重要展品——中国现存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之一。当讲解员介绍保存这本《共产党宣言》的共产党人叫张人亚,他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的文件和书刊,很多都成为国家一级文物时,总书记亲切地询问道:“那你说的那个人呢?(张人亚)后来怎么样?”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张人亚的主要革命事迹进行了梳理,以对这位在危难之际,勇敢机智地为党保存了早期重要文献的英雄表达深深的敬意。

领导上海金银业工人罢工

张人亚(1898.5.18—1932.12.23),原名张静泉,浙江宁波人。1913年,因家庭生活拮据,张人亚辍学去了上海,成为一名金银饰品制作工人。他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刊,接触到很多先进的革命思想,在身边革命志士的言行感召下萌生了革命要求。相比于身边的工友,他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都比较高,在工人群众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引起了党组织的关注。

1921年,24岁的张人亚加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张人亚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党团组织以后,他就开始以社会职业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利用在上海金银业的工作经验和与工人群众的关系,领导上海金银业工人运动。

当时,上海的金银业工人有2000余人,长期受雇主盘剥,待遇很差,生活困苦。为改善工人的生活环境,尽快成立代表工人自己利益的组织,张人亚和他的战友们对分散在全市各个角落33家大小银楼中的金银业职工挨家挨户地进行宣传动员。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上海分部的帮助下,经过张人亚等人的艰苦工作,1922年9月16日,有1600余人参加的工会成立大会成功召开,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宣告成立,张人亚任主任。

俱乐部成立后不久,便代表全体工人去函银楼公所(上海银楼雇主成立的组织),提出了增加薪资、提高待遇等五项要求。雇主们对工人的诉求置之不理,金银业工人遂于1922年10月7日举行全行业罢工,引起了极大反响。张人亚等工人领袖带领金银业工人,与破坏阻挠罢工的雇主们进行坚决斗争。11月1日,在宁波旅沪同乡会的调停下,张人亚等6名工人代表与银楼雇主代表签订协议,工人待遇得到提高,罢工期间的工资照发。这次持续了近一个月的大规模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城市举行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人大罢工之一。

危难之际保存珍贵文献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当时,张人亚在上海任中共江浙区委宣传部分局负责人,并负责上海总工会机关报《平民日报》的发行工作。在这危急关头,张人亚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保存下来的党的重要文件、书刊的安危。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将这批文件、书刊从上海秘密转移到宁波乡下,委托一直支持他搞革命的父亲代为秘藏。

张人亚通过国民党反动派的层层封锁线,冒险从上海秘密回到宁波霞浦老家,请父亲张爵谦将他带回来的一批文件、书刊收藏好。交代完毕,张人亚就悄悄离家奔赴革命的最前线。当天晚上,张爵谦把这批文件书刊偷偷塞进停放张人亚亡妻顾玉娥棺材的草棚。几天后,他装作很伤心的样子对邻居说:“儿子静泉长期在外不归,又毫无音信,恐怕早已死了。”随后,张爵谦在家乡的山岗上为张人亚和亡妻修了一座合葬墓。张人亚一侧是衣冠冢,安放的是藏有他带回来的文件、书刊的空棺。张爵谦知道此举事关重大,因此没有对任何人透露,默默地守护着这批珍贵资料,等待儿子回来提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人亚仍没有回来。张爵谦在上海的报纸上刊登了“寻人启事”,也杳无音讯。1950年,张爵谦猜想儿子可能牺牲了,便将这批文件、书刊从棺材中取出,让三儿子张静茂交给共产党。由于当年采取了防腐措施,这些在墓地里埋藏了20多年的文件、书刊基本完好。1952年7月,张静茂将与上海工人斗争史有关的百余件文物捐赠给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1959年,将剩余的全部文件、报刊捐献给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前身)。

张人亚父子秘藏20余年的文件书刊,因存世稀少而非常珍贵。最早出版的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现在存世仅有11本,而且大部分已经严重破损或残缺,张人亚保存下来的两本基本完好,都由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珍藏,习近平总书记观看的那件重要展品就是其中的一本。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部党章等10项决议案,会后这些决议案汇编成一本文件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决议案》。此文件集至今仅发现三本,其中两本还是复制本,张人亚保存下来的是唯一一份原件,现被珍藏于中央档案馆。此外,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决议案及宣言》《共产党》月刊等文件书刊,也是党早期的重要珍贵文献。据不完全统计,除中央档案馆藏品不评文物等级外,其余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就有16种。

开办金铺为党中央中转金银

1929年7月,党中央根据张人亚是金银业工人出身、熟悉金银成色和行情的优势,派他前往安徽芜湖,负责为党中央中转苏区上交的金银。

张人亚受命去往芜湖,开设了一间金铺。这间金铺表面上是从事金银首饰的来料加工及成品销售,暗地里却接收苏区送来的金银,并将它们设法换成现洋及钞票,再上交给上海的党中央,作为党的活动经费。党的早期领导人向忠发叛变后曾供述:“在苏区没收上来的财物,由在芜湖开设金铺的同志张人亚兑换成现洋及钞票,交来上海给中央。后由我经手有两次:第一次,1930年6月由闽西运来700两;第二次,1930年底,由赣西南运来2007两……”

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下,张人亚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予的任务,受到党中央的肯定。1931年6月,中央任命张人亚担任芜湖中心县委书记,指导安徽沿长江和江南地区34个县的党务工作。

主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出版业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张人亚来到瑞金开展革命工作。1932年年初,张人亚任中央印刷局局长。张人亚领导中央印刷局因陋就简,艰苦创业,印刷了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及《斗争》《苏区工人》等大量报刊和书籍。

同年6月,张人亚兼任中央出版局局长。作为临时中央政府新闻出版发行事业的管理机构,中央出版局负责审批各部门申报出版发行的报刊书籍,指导下级出版单位的业务工作,同时也编纂书稿出版。张人亚带领出版局出版了多部著作,如《“左”派幼稚病》《两个策略》《国际纲领》等。此外,张人亚还兼任中央出版局总发行部部长,主管苏区出版物的发行工作。

当时,张人亚领导的中央印刷局、中央出版局和总发行部都是行政主管和业务经营双肩挑。其间,张人亚认真执行党的文化教育方针,不但健全了出版、印刷与发行机制,同时克服各种困难,出版、印刷并发行了一大批苏区急需的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方面的书籍。

由于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紧张繁重的工作,张人亚积劳成疾。1932年12月,张人亚带病从瑞金出发,去福建长汀检查工作。由于路途遥远,一路上又是崇山峻岭,张人亚在途中旧病复发,无法救治,不幸于12月23日因公殉职,时年34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1933年1月7日出版的《红色中华》报上发表文章《追悼张人亚同志》,以纪念这位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革命先驱。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刊金银苏区
2023年精品书刊订阅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燃情岁月金银潭
“三八”节,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最美心愿
苏区创业致富人
昔日“气死龙王爷” 如今变身金银山
多翻书刊益处大
德珍:画梦里千年金银错
书刊信息: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