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2-10 09:36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多媒体阅读教学文章

(淄博市张店区第十中学)

初中语文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是它肩负的一大任务。目前,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大力推崇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尤其是教育改革。对于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笔者将逐个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初级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我们如今的语文阅读教学里有着让人不甚满意的部分有待改善,正是这一有问题的部分阻碍了我们初级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效性,同时也严重打击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培养阅读能力的信心。我们须知阅读它需要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在积累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方法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主动阅读,扩大阅读量。

(一)阅读教学只注重章句字词的解释

由于现在我们的教师在授课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章句字词的解释,导致了对学生阅读教学兴趣骤减。故而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能适应现现今的教育需求,达到我们教育改革的目的的。因为这并不可以让学生很好的了解文章深意,以至于抓不住文章所要表达的丰富内涵。这些问题的存在追根溯源还是我们的老师没能带领学生研读、剖析作者在文章里蕴含的情感。这样的教育模式必须改善,因为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将只会沿袭老师教学模式往下在走,对于文章的理解则会陷入逆境,不能理解文章的意趣,自会渐渐没了对语文课的兴趣。现今这样并不能适应时代教育潮流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将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学生要提高阅读能力将十分的困难,这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阅读课上多媒体教学使用问题

现在科技飞速发展,与之相应的,我们现在的教学方法也在随之进步,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而且得益于我们当今的科学技术进步,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多媒体亦成为了我们现在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教育工具。多媒体教学有利也有弊,它的优点远远超过我们以前所用的黑板。相对于传统黑板教学,在教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可以更加充分带动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教学速率倍增,又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我们也要警惕,如果一味地追求这种教育体系里的新兴媒体,也会引发问题。比如,过分地使用多媒体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斥教学课件。这样一来,大量的课件,吸引学生只关注课件,不注重独立思考,会让学生习惯性地依赖,不再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如果这样,多媒体教学本来的意义也就丧失了,反而转过来又阻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总之。我们把多媒体与语文的阅读教学课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把以前只存在于书本上的章句利用教学课件以及教学视频给学生呈现出来,但是作者在文章里所要表达的寓意依然不能体现在多媒体上。故而,老师需要根据每堂课的特点,每个文章的独特之处,把多媒体和其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我们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目的,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阅读课的教学设计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上课之前,老师都要备课,做教学设计,以期能达到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的,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领会所教授的知识。但是,我们毕竟刚开始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本身就还有我们传统教学遗留的印记,有好有坏。在这里,并不是说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糟粕,多么的不可取。我不否定传统教学中有益的一面,但是,我们一定要摒弃传统教学里那些僵化的模式,如上课老师一味讲,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像这样的教学方式,确确实实不能带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我们要知道,教学设计是为了更好进行教学,而教学课堂是多变得,教师应该根据每一节课,学生的状态,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以及理解情况来实时的调整课堂教学进度,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方法。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以能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针对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地位

我们现在的初级中学语文课的教授均是在课堂上当即就解决的。故而,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需要保证在知识传授无误的情况下,留给学生足够的互动交流的时间因为,学生之间主动交流,他们之间思想和思想的碰撞,对于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效过是非常显著的。教师要逐渐转变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开放的课堂上,学生能够真正掌握阅读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改变过去被动学习的情况。

(二)阶梯性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阅读的对象是课文。阅读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理解到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进行阶梯性教学设计,它一般划分为认读和解读两个环节。对于认读环节,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课文做出相应的归纳总结,对于浅层次问题学生通过共同讨论能够自行解决;对于解读环节,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和对课堂的把握,能够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和其中运用的表达方法。通过这种有层次的阅读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教学变得高效合理。

(三)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逐渐提高的一个过程。因此,学生在日常课堂上要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厚积薄发,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可以将阅读得到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不断总结阅读经验,积累阅读获得的知识。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关心和鼓励学生多进行课文阅读,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更能够逐渐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学生在阅读时,要养成良好的摘抄习惯,对于好的语句可以摘录下来,每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都要做好读书笔记。

三、结语

鲁教版的语文教材与中学生的知识理解规律相符,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又能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再进行课程教学时需要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根据大纲要求适当调整、整合授课内容,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教学效率得到充分提高,让学生热爱语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于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技巧和对教学本身的理解不一样,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是教育部门今后还需继续思考并探索的内容。

猜你喜欢
多媒体阅读教学文章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放屁文章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