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

2018-02-10 17:02季永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纤维支气管镜感染

季永华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58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79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94%与8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治疗后半年内就诊次数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水平及炎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优势,值得广泛开展。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药;支气管扩张;感染

[中图分类号]R5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17-205-04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以慢性咳嗽且伴有大量浓痰、咯血为主。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加之老年患者自身抵抗力差,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发生率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大大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不便。常规治疗中,常常会出现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本文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9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时间范围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患者的资料来源于此期间就诊的158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其中97例为男性,61例为女性,年龄在42~7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60.2±1.3)岁,平均病程为(7.59±1.02)年。所有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所有患者在充分了解本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并且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79例患者。并且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研究。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临床纳入标准 (1)有反复发作的咳嗽症状,并伴有大量的浓痰,合并反复咯血;(2)体温升高,在38℃以上;(3)肺部听诊可闻及明显的湿啰音;(4)肺部胸片或者CT检查,可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5)痰培养显示有致病菌存在。

1.2.2临床排除标准 (1)近半年内有进行过鼻、面部的手术;(2)各种原因导致的意识障碍;(3)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4)患有精神疾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5)活动性出血未能进行有效控制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基础治疗,具体包括,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应用祛痰药、抗菌药物、体位引流等。适当补液,以纠正酸碱失衡,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具体方法为术前半小时,给予患者0.5mg阿托品肌注,在鼻粘膜、眼部注入利多卡因,待患者充分麻醉后,經由口或鼻置入纤维支气管镜至声门部位。利用吸引管,将5~10mL的2%的利多卡因注入,麻醉支气管粘膜等,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将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与痰液吸出。根据判断出的感染部位,在支气管的开口处,利用支气管镜将温度为37℃的生理盐水高压注入,并进行灌洗,每次生理盐水的注入量为20~30mL。将液体注入后,停留片刻,再进行5~6次的反复抽吸。待痰液变得澄清后,注入药物。4天完成一次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8d。

1.4效果评价

(1)以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依据,其中,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显著改善,体温恢复正常,血常规指标正常,胸片检查提示病灶被完全吸收,表示为治愈;患者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好转,血常规基本正常,且胸片提示炎症病灶的缩小范围在50%以上,表示为有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无显著改善,且各项指标未恢复至正常水平,表示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治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2)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消失的时间,包括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消失、住院天数。对患者进行6治疗后6个月的对方,记录患者治疗后半年内就诊次数。(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水平,包括氧分压(Pa2.)、二氧化碳分压(PaCO2)。(4)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的变化,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

1.5统计学处理

将所获得的数据集中归类,录入数据库。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94%与81.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方面比较

在体温恢复正常、住院天数及治疗后半年内就诊次数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炎性指标水平比较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常常继发于支气管的堵塞与呼吸道的感染,特别是儿童期百日咳、青年期的麻疹后的支气管肺炎等,使支气管的管壁被破坏,从而造成管腔发生变形、扩张等。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慢性且长期的咳嗽、伴有大量的浓痰、反复咯血等。同时,长期且反复的感染会降低患者呼吸道内纤毛对异物的清除作用,使支气管堵塞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导致患者容易发生感染,或者感染持续存在。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的难度。临床治疗支气管扩张疾病的关键是保证呼吸道的引流通畅与积极有效的抗菌治療。其中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可通过应用祛痰药物将脓液稀释后,利用一系列物理或药物的方法,促进痰液的排出。抗菌治疗可为患者应用抗菌药物,从而达到抑制感染的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共同奏效,从而达到减少感染,抑制全身症状的目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常规的抗生素药物治疗,不能将药物有效且充分的直达病灶,抗菌效果有限,加之耐药菌的出现,使治疗效果大大受限。纤维支气管镜是目前常用的微创诊疗技术,利用该技术进行肺泡的灌洗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1)利用纤维支气管镜的监视作用,能够将生理盐水直接送至肺泡内进行灌洗,并注入药物,能够将细菌有效的清除,从而达到抑制感染的目的。(2)肺泡灌洗后所得的液体,通过进行细菌学检查,能够对患者的感染菌进行分析和判断,对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利用该技术进行辅助治疗,能够对肺部进行全面的观察,甚至细小的病变也可观察到,能够将药物更好的送至患处,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且该操作简单、对患者的损伤小、安全性高,在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94%,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能够将呼吸道深处的脓液、分泌物等有效清除,并在感染灶注入药物,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与局部的药物浓度,从而提高了抑菌的有效性。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指标的变化水平中,也可看出该方法对控制感染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表2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治疗后半年内就诊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并减少复发次数,这也与该治疗方法具有针对性、高效行的抑菌效果有关。从表3中可以看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均有显著改善,且较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这提示支气管镜能够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保证了通畅性,改善了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纠正了二氧化碳潴留、低氧血症等症状。

但需要明确指出的是,纤维支气管镜技术虽然是微创技术,但也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损伤,因此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需要医生具备熟练的技术操作水平,术前麻醉工作一定要准备充分,特别是对支气管与咽喉黏膜进行麻醉时,一定要保证麻醉的充分,动作一定要轻柔,表面增加对支气管或肺泡黏膜的进一步损伤。灌洗速度要缓慢且均匀,当注入20~30mL后,进行一次抽吸,避免灌洗液达到健康的肺部,嘱患者在灌洗过程中轻咳,积极配合抽吸,注药时嘱患者尽量控制咳嗽,并卧床休息,保证灌洗液在支气管内的停留时间更为长久。术前、术中及术后监测好患者的血压及心电图情况,并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保证患者病情的稳定。

综上所述,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优势,值得广泛开展。

(收稿日期:2017-06-06)

猜你喜欢
支气管扩张纤维支气管镜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治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ICU治疗严重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意义探析
探讨细胞学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ICU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预测困难气道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桔芩汤治疗29例支气管扩张急性期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