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急性胃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8-02-10 17:12黄振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黄振华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胃穿孔患者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的修补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分析比较。方法选取于2010年4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94例急性胃穿孔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研究组采取单纯的修补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对两组进行短期以及长期的疗效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流血量、术后患者第一次能够下床时间、住院耗费时间、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和单纯的修补手术对于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治疗各有好处,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急性胃穿孔;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单纯修补手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6.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17-233-03

近几年,急性胃穿孔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其作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应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急性胃穿孔疾病常常是由于患者过度紧张、巨大的压力、长期的胃溃疡以及暴饮暴食等原因引起,目前治疗的主要措施便是手术治疗,而常采用的手术治疗有单纯的修补手术和胃大部分的切除手术,并且两者均具有各自的优点。所以,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以及病情,同时兼顾减轻患者病痛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理想的治疗手术,从而实现最佳的疗效。本次研究就是针对急性胃穿孔患者,通过采取单纯修补手术以及胃大部分切除手术两种治疗方式,并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现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0年4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94例急性胃穿孔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入选患者均经过x线、CT检查、体格检查以及腹腔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胃穿孔,X线与cT检查显示存在膈下游离气体,体格检查显示腹膜刺激症,腹腔穿刺结果显示阳性,从而确诊为急性胃穿孔患者。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其中,研究组中男34例,女13例;平均年龄(32.1±11.0)岁;胃穿孔时间为0.8~32h,平均(11.02±1.13)h。患者中有29例为经常溃疡史,8例伴有高血压,6例伴有糖尿病,4例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症。对照组中男33例,女14例;平均年龄(32.5±10.9)岁;胃穿孔时间0.7~33h,平均(11.11±1.15)h。患者中有30例为经常溃疡史;8例伴有高血压;5例伴有糖尿病;4例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症。两组患者对于年龄、性别、穿孔的时间、患者胃溃疡病史以及常见的并发症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所有的患者均积极配合本次研究,并且均顺利完成本次研究,同时符合本院的相关规定。

纳入标准:患者均吻合急性胃穿孔的相关标准;未患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以及内分泌性疾病;研究期间未服用其他对研究结果可能造成影响的药物;患者没有手术相关的禁忌症,均能够顺利完成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患有其他比较严重的内分泌性疾病,重要器官发生衰竭性疾病,如糖尿病以及肾衰竭等;服用对本次研究结果有影响的药物;严重的肿瘤患者。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入院肠胃减压处理以及空腹,采取半卧式,同时配合积极有效的抗感染以及抗炎的治疗措施,如果患者出现休克,则进行抗休克处理,维持所有患者的酸碱以及电解质平衡。

研究组患者采取单纯的修补手术,手术时于硬脊膜外进行麻醉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切口选取上腹正中的位置,窥视穿孔的位置,之后进行盐水对穿孔的位置进行仔细冲洗处理。采取7号的丝线对患者的穿孔病灶进行缝合(3~4针),同时采取大网膜进行覆盖,结扎以及固定。手术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抗生素等的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取胃大部分的切除术,手术时于硬脊膜进行麻醉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切口选取上腹正中的位置,常规窥视穿孔位置。对穿孔位置进行仔细地处理,除去残留的食物残渣以及存在的内积液,根据患者的具体穿孔部位以及患者溃疡的状况进行胃组织的切除手术,随后采取对患者的胃空肠或者胃十二指肠进行吻合。

1.3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耗费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平均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初次进行下床运动的时间。同时,针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远期的随访,同时统计患者的具体恢复状况。

1.4评价标准

采用V isick对患者治疗进行分级评分。Visiek Ⅰ:术后患者营养恢复极好,没有出现胃肠症状;V isickⅡ:手术之后患者胃肠状况良好,营养状态也良好,没有出现溃疡的症状;V isickⅢ:手术进行的良好,没有出现溃疡状况,出现腹胀以及腹泻等不良症状;V isickⅣ:患者手术之后营养情况很差,溃疡也复发,对于正常生活影响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8.0对数据行统计学上分析,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形式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对两组患者近期治疗的效果统计分析,研究组患者术后有3例出现感染,有1例出现了休克,并发症发生率为8.51%。对照组患者术后有8例出现感染症状,2例出现了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患者出现了休克,并发症发生率为23.40%。两组患者就手术的平均耗时,手术中的流血量、术后患者第一次能够下床时间、住院耗费时间、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发现,研究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远期治疗随访比较

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后的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并且随访率达100%。研究组中有12例患者出现复发,并且经v isick评分为:Ⅰ级有5例;Ⅱ级有4例;Ⅲ级有2例;Ⅳ级有1例。而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发生复发,经v isick评分为:Ⅰ级有2例;Ⅱ级有1例;Ⅲ级有1例。可见,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

3讨论

急性胃穿孔作为常见的临床消化性疾病,近几年发病率不断上升,并且大多数患者伴有经常性溃疡史,并且患者的年龄跨度较大。目前针对急性胃疾病并且病情较重时,所采用的手术便是外科手术治疗。

单纯的修补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较为简便,并且安全性较大,手术时间以及恢复情况均较快,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但是由于治疗过程中没有对患者的溃疡进行治疗,所以术后复发率通常较高。所以,单纯的修补手术目前适用于患者发生胃穿孔时间短(1d内)、出血量很少以及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通常认为,胃部分切除术对于急性胃穿孔的患者能够有效地一次性的对胃穿孔进行治疗。其能够有效地治疗患者的溃疡,并且对因巨大活动出血量较大以及幽门堵塞的患者。但是,其操作较为复杂,手术治疗过程中安全性相对较低,并且术后患者的恢复相对缓慢,手术时间较长等。并且,有些学者认为,对于患有长期的胃溃疡病史的患者以及穿孔位置相对较大的一些患者,均应该采取胃部分切除手术进行有效治疗。

本研究发现,针对急性胃穿孔的患者采取单纯修补手术进行治疗的手术平均耗时,手术中的流血量、术后患者第一次能够下床时间、住院耗费时间、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的优于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方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针对复发率进行比较发现,采取胃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的低于采取单纯修补手术治疗的患者,且两者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和单纯的修补手术对于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治疗各有好处,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收稿日期:2017-05-02)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