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血透治疗分析

2018-02-10 17:13许维涛许灿坤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血透尿毒症肾病

许维涛 许灿坤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血透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1日在本院接受血透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和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各50例,分别纳入A组和B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生化指标、血透充分性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在生化指标方面,A组肌酐水平(914.63±84.59)μmol/L、血浆白蛋白水平(31.26±4.59)g/L低于B组,血糖水平(9.58±2.15)mmol/L较B组更高(P<0.05),其他三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透充分性指标方面,A组尿素清除指数(0.34±0.05)低于B组,单位时间平均尿素浓度(596.36±46.15)mg/L较B组更高(P<0.05),剩余两项指标差别较小(P>0.05);在并发症方面,两组高血压发生率比较接近(P>0.05),但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均是A组更高(P<0.05);在生存率方面,A组两年和三年生存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血透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疗效主要受并发症的影响,临床在治疗期间应积极预防并发症,同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使疗效提高。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透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17-239-0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的代谢系统比较紊乱,当疾病恶化到终末期肾脏病时,治疗难度会远远超过其他肾脏疾病,当检测到机体存在蛋白尿症状时,提示患者肾功能已发生了慢性损伤,可能引发了尿毒症,急需引起重视。血液透析(血透)是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同时可能合并其他疾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死亡率较高。为了进一步分析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血透治疗效果,本文将接受血透治疗的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A组)和50例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B组),病例选取时间是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1日。A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2:18;年龄51~78岁,平均(65.4±6.2)岁;血透时间4~35个月,平均(20.15±7.31)个月。B组患者中男女比例31:19;年龄50~77岁,平均(65.6±6.4)岁;血透时间(4~38)个月,平均(20.28±7.19)个月;原发病: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高血压肾病,9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梗阻性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血透治疗,治疗仪器选择DBB-27和DBG-02透析仪,血管通路选择静脉内瘘,透析时血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00~260mL,治疗频率为2~3次/周,4~5小时/次。抗凝药物为低分子肝素,透析液选择碳酸氢盐,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抗感染、降血糖、降血压及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治疗。

1.3观察指标

(1)治疗后测量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包括尿素氮、肌酐、总胆固醇、血糖、尿酸以及血浆白蛋白。(2)统计两组的血透充分性指标,包括心胸比、标准蛋白分解代谢率、尿素清除指数以及单位时间平均尿素浓度。(3)观察患者血透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详细统计并发症种类并比较两组数据。(4)随访三年,失访率为0,统计两组的生存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生化指标、血透充分性指标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等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素氮、总胆固醇及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肌酐水平(914.63±84.59)μmol/L和血浆白蛋白水平(31.26±4.59)g/L较B组更低,而血糖水平(9.58±2.15)mmol/L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透充分性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心胸比、标准蛋白分解代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尿素清除指数(0.34±0.05)低于B组,单位时间平均尿素浓度(596.36±46.15)mg/L较B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除了两组高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其他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是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

两组患者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和三年生存率均是B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习惯的不规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患者的生存期一般较短。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具有较大的治疗难度,通常采取血液透析治疗。

影响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疾病最容易使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此外,高血糖、透析剂量、缺血性心脏病也会危及患者生命,感染也属于血透期间常见的并发症,高血糖会引发脑梗死,使患者发生脑溢血,采取何种方案避免各类危险因素发生是临床重点研究课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血透后肌酐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透会影响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心脏功能。A组和B组的高血压发生率相差不大(P>0.05),但心血管疾病、感染、透析性低血压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是A组更高(P<0.05),上述并发症均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血透期间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A组两年生存率和三年生存率均低于B组(P<0.05),提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即使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其生存期也不长。

血透充分性可判断血透疗效,心胸比、标准蛋白分解代谢率、尿素清除指数以及单位时间平均尿素浓度是评估血透充分性的主要指标。心胸比能够反映透析液对水的清除率,标准蛋白分解代谢率能够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可为蛋白质摄入量的制定提供参考,尿素清除指数可将患者体内小分子毒素的清除状况反映出来,单位时间平均尿素浓度用于反映患者体内一周总体的尿素水平,其水平高说明所用的透析剂量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尿素清除指数低于B組,单位时间平均尿素浓度较B组更高(P<0.05),其他两项指标差别不大,可见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接近,但血透对A组的疗效更低。

综上分析,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透治疗时容易产生并发症,进而影响血透疗效,缩短生存期,为了提高血透效果,应定期为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血液滤过处理,将体内大分子毒素清除,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严格控制患者体重,加强营养,定期做好检查工作,最大程度上提高血透疗效。

(收稿日期:2017-07-03)

猜你喜欢
血透尿毒症肾病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玉米须可治疗肾病
慢性肾病应警惕夜间高血压
别让慢性肾病走向终末期
没有胃病,为何会有消化道出血
血透室里的悲欢
有一种肾病,和环境污染有关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