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王成

2018-02-10 19:12夯石
北广人物 2017年40期
关键词:开炮王成巴金

夯石

9月28日,长影集团发文称老艺术家刘世龙于2017年9月27日在长春病逝——“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那位银幕上的英雄儿女,和我们永别了。这距离他获得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仅仅过去11天。病床上刘世龙手捧金鸡奖证书和奖杯的照片,令万千喜爱他的影迷不忍直视。

《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是刘世龙一生最为成功的代表作。“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豪迈的声音曾被几代人争相模仿;那个手持爆破筒纵身跃入敌阵的王成,至今仍像一尊雕像矗立在人们心中,成为几代人的精神偶像!刘世龙塑造的王成,热情、质朴,充满活力,体现出深挚的兄妹情、战友情、父子情:刘世龙的表演真实准确、酣畅淋漓、感人至深,令观者过目不忘。

在某些年轻演员争先恐后晒牵手、晒分手、晒结婚、晒离婚并屡创“纪录”的所谓“粉丝时代”,王成扮演者去世的消息艰难却异常执拗地进入人们的视线,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节目也大篇幅地回顾了刘世龙演英雄爱英雄的无悔一生。刘世龙晚年曾在电影《任长霞》(2005年)中扮演了一个不起眼的群众角色——送锦旗的孙万年,老人说演王成是他一生最大的事,没有之一。能为英雄(任长霞)配戏,无论怎么都值得!无论怎样都光荣!

在某些人遥想鲜衣怒马少年郎顿感酸爽、沉迷于虚拟空间荷尔蒙常常爆表的所谓自媒体时代,王成扮演者的去世终究占据了舆论的一隅,甚至被相当程度地热议,似乎间接地证明着:曾经同样少年的王成在今天也许有着更为真切的形象和更为现实的意义。

自古英雄出少年,而英雄,更出自凡人!

王成就是这样的人。他从保家卫国的战火中“走”上银幕,烛照了几代青年的精神空域,激励着他们为祖国为人民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讲,王成从未逝去,也从未走远,他一直驻扎在我们心底。

容格分析心理学中的“英雄”常指童话中的主人翁,因此每个人从孩提时代便有扮演英雄的种种渴望。“英雄”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杜甫《蜀相》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是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高适《辟阳城》诗:“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英雄”是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毛泽东《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英雄”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王成就是这样的人。让我们走近“王成”——一位热血少年郎,一位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将几代人的精神高标定格在22岁的凡人英雄。

对于“王成”这样一位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我们恰好有许多如实的记录,也许能给您一些新的启示。

热血少年郎——“王成”形象的诞生

时光回溯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战火却已经烧到鸭绿江边。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随即展开。1952年3月,受中宣部、文化部之命,巴金率全国文联组织的17名作家,换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乘上北行的列车,赴朝采访……

巴金两度赴朝体验生活

有一张流传甚广的照片——巴金在朝鲜前线的坑道中把采访本放在腿上奋笔疾书,简陋逼仄的环境预示着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当年10月,志愿军某团六连在开城保卫战中担任攻打“红山包”的主攻任务,经过六天六夜的激战,阵地被夺了回来,全连的指战员全部牺牲。战斗结束后,巴金到六连所在团采访了两个多月,深受感动……结束采访,巴金立即给妻子萧珊写信,分享自己的激动和感受。巴金同创作组在朝鲜一待就是半年多,积累了大量素材,为写好战争题材小说打下坚实基础。回国后不久,当巴金听到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后,他决定再次赴朝鲜体验生活。这次赴朝,他准备创作中、长篇小说的设想逐渐在心中形成。从朝鲜回来后,巴金满怀激情地先后创作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英雄的故事》、《保卫和平的人们》、《明珠和玉姬》等作品。但原本想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却迟迟没有落笔。他对萧珊说:“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1961年,一部在心中酝酿多年的中篇小说《团圆》,终于诞生了。

“王成”原型究竟是谁?

电影《英雄兒女》的剧本是由巴金小说《团圆》改编而成,小说里的王成是个普通人,电影里的王成经过编导再创作,变成作品的主要人物,并喊出了震撼人心的经典台词:“向我开炮”!

小说里的“王成”原型——特等功臣赵先友

从张振川将军的回忆、巴金的小说及题词等来看,小说里“王成”原型是特等功臣赵先友。巴金在朝鲜采访和工作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开城前线与65军将士在一起。1953年9月,巴金又一次来到开城,并和志愿军战士一起过国庆节。1961年7月,巴金创作了小说《团圆》并发表在《上海文学》8月号上。1963年由作家毛烽和电影导演武兆堤改编为电影《英雄儿女》,1964年在全国公映。

“王成”是巴金小说《团圆》中的人物。他笔下的“王成”很简单:“年纪不过30多点,来到朝鲜,水土不服身体不大好。”小说写其参加战斗及牺牲经过更为简洁:“这个团完成了上级给的任务,友军也终于赶到了。只是王成没有能回来。他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

张振川曾任志愿军65军582团团长兼政委。一次接受媒体访谈中他有过这样的回忆——记得1953年9月,作家巴金又一次亲临朝鲜硝烟弥漫的开城前线,对我志愿军65军第582团进行战地采访。我作为团长兼政委向巴金介绍了我团三打“红山包”战斗中的很多英雄故事。特别提到了我团2营6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他的战友们在坚守67号高地战斗中所表现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巴金听完我的介绍被赵先友等英雄不顾个人安危,主动呼唤炮火,誓与阵地共存亡的英雄壮举深深感动,深有感触地说:“你们团三打红山包,打得很漂亮。美国人武器强,我们的士气强。”8年后,巴金写出了著名的小说《团圆》。

张振川将军还谈到他目睹赵先友壮烈牺牲的经过——那是1952年10月2日,李承晚陆战王牌11师向赵先友所在6连扼守的67号高地发起猛攻。6连官兵打得十分艰苦,伤亡较大,连长、指导员受伤被抬下阵地,副指导员赵先友担负起了连队的指挥任务。10月6日,敌人接近阵地,情况非常危急,赵先友命令刘顺武用步话机向团指挥所报告:“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此时,在团指挥所里,张振川团长能隐约看到赵先友和刘顺武的身影。他的心抽紧了,但时间不允许做太多的考虑。他把心一横,命令炮兵向阵地上的敌人开炮。这次战斗中,赵先友和他所在的6连荣立特等功,并被授予“英勇顽强守如泰山的钢铁连”光荣称号,刘顺武等8位同志立一等功。上世纪90年代,65集团军为赵先友烈士立塑像,巴金亲笔题字:“王威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endprint

电影中的“王成”原型——于树昌烈士

从电影里看,《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原型是于树昌烈士。手握爆破筒冲向敌群的壮举则来源于特级英雄杨根思。

在构想王成牺牲的细节时,编剧毛烽想到了很多抗美援朝英雄,如特级英雄杨根思,在朝鲜战场上,他带领一个连守卫某高地,一直坚持到只剩下他一个人,最后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此后在创作剧本时,毛烽又查阅了很多报刊资料,他发现了一篇题为《向我开炮!》的通讯,这是洪炉(笔名卢弘。1944年参加新四军,曾任志愿军23军《战地报》记者)和战友合写的一篇稿子——毛烽2003年7月26日接受《沈阳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开始写这个剧本时,每天以2000字的速度进行着,但写到王成如何牺牲时却卡住了。一天,他突然想起了在朝鲜战场上保留过两个厚厚的《志愿军一日》通讯集。这可不是普通的一本书,而是前线战士亲手记录的真人真事,其中步话机员于树昌的壮举,深深地打动了他——于是片中王成的形象跃然而出——从呼叫炮火支援,直至与敌人同归于尽……

王成扮演者刘世龙在2010年10月25日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是报告文学里的原话,不是为了戏剧编出来的,所以才能打动观众。王成的故事是真有其人,他的原型是一位叫于树昌的志愿军战士。

近些年有媒体称“王成”还活着,说蒋庆泉也是“王成”的原型,但《英雄儿女》的编剧、王成的扮演者和当年战场的指挥员均认定王成的原型是于树昌。

当年于树昌所在师副师长,281.2高地战役指挥员之一谢长华在2010年10月9日于丹东风云网上发表题为《王成的真实形象——真实英雄于树昌》的文章,回忆了于树昌的牺牲经过:1953年6月29日,志愿军23军73师218团奉命对石岘洞北山地域281.2前沿西北两个无名高地之敌实施攻击。我来到218团指挥所。和团长孙斌、政委许城一起研究了进攻方案。6月29日22时10分,在我强大炮火猛烈急袭敌阵地后,敌阵地一片火海。通信连一班步话机员于树昌同志,一次次地向团指挥所报告战斗情况,要求炮火支援。在炮火猛烈支援下,连续打退了敌整班整连的6次反扑,打死打伤300多敌人。天亮之后,敌人的反扑更加频繁猛烈。敌炮火把整个阵地上和阵地前沿的土块都翻了个遍,这时,阵地上其他同志全部牺牲,北无名高地的战斗,就靠于树昌一个人沉着地指挥、调动炮火,打垮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扑,把敌人打得蒙头转向,搞不清我阵地上到底有多少兵力在坚守。到中午12点25分时,敌人一个多连的兵力连续反扑,向于树昌所在的地堡围了上来,情况万分危急,我们千方百计的数次增援都未成功,我炮火向敌阵地猛烈射击,但也没有阻挡住敌人的反扑。当时的情形我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我在团指挥所的耳机里,听到于树昌连声急促地大声呼喊:“快打呀!敌人包围了我的地堡!快射击!猛打!猛打!打我的地堡!”“炮兵同志,开炮呀!别管我,向我开炮吧!”“猛打呀,敌人上了我的堡顶。”“向我开炮!为了胜利,对准我的地堡,开炮!向我开炮!”“首长,同志们,永别了!”英雄跃出地堡,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冲向敌群……耳机里传出爆炸声……我和孙团长、许政委都睁着火辣辣的眼睛,看着北无名高地于树昌拉响手榴弹爆炸起浓烟的方向,当即拿起电话筒,大声喊道:“全线所有炮火,急袭山腿,狠狠地打!”随着话音,所有大炮一起怒吼,刚爬上山的敌人,顿时被葬入冲天的火海中……于树昌英勇牺牲了,但他的英勇事迹鼓舞着我军将士,他的英雄事迹,为我军塑造了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英雄形象。王成的原型是于树昌同志,那是千真万确的。

据史料记载,于树昌烈士所在部队前身为坚持湘鄂赣三年游击战争的红16师,1943年2月组建为新四军7师沿江支队。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参加了莱芜、孟良崮、临朐、胶东保卫战,以及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战役战斗。王成原型于树昌烈士所在团被誉为“王成团”,是这支部队的两个主力团之一。于树昌牺牲时年近22岁,遗憾的是这位英雄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军史馆前的于树昌雕像是根据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形象塑造的。

“王成”艺术形象是三位真实英雄的集合

2010年6月22日,《长春晚报》记者刘燕宁和张明辉联系到了《向我开炮!》一文的作者洪炉。他向记者讲述了当年采写《向我开炮!》一文的故事:“王成的人物原型有3位,他们是杨根思、蒋庆泉、于树昌。”洪炉回忆了1953年4月那一场血战之后,朝鲜石岘洞北山上的惨烈景象。23军的战士已经坚守石岘洞北山一天一夜,敌人已经进攻了3次,作为战地记者,洪炉是在敌人第四次进攻时登上石岘洞北山的。他说:“战士们在挖工事时根本没法下铁锹,因为沙土下就是敌我两军阵亡者的尸体,层层叠叠。这时从陆洪坤、谷德泰两位步话机员口中得知,在敌人第三次进攻时,有位叫蒋庆泉的步话机员被敌人包围在了碉堡里,他通过步话机指挥炮兵向他所在的碉堡开炮,而且在战斗之后,战友们没有找到他的尸体。大家都认为蒋庆泉牺牲了。”于是洪炉据此写出《顽强的声音——记步话机员蒋庆泉》。可在当年5月传来消息:在联合国军交换的战俘人员名单中,有蒋庆泉的名字。洪炉那篇文章随之夭折。

两个月后,洪炉所在的军中又出现了一位叫于树昌的英雄。后来,洪炉和战发根据于树昌的事迹写成了一篇文章,其中大部分文字直接取自《顽强的声音》,由《志愿军一日》主编刘亮、申述将标题改战《向我开炮!》。“我成了《向我开炮!》的执笔作者,中央电视台的《电影传奇》节目还对我进行了采访。我认为王成这个人物形象是杨根思、于树昌、蒋庆泉的英雄形象的集合。”

2000年以来,洪炉相继撰写了《关于王成原型》、《“向我开炮”的又一逸闻》、《呼唤“王成”:“你在哪里?向我开炮”英雄故事后面的故事》等文章,寻找从没见过面的蒋庆泉……

2010年6月26日上午,在长春同仁医院住院的蒋庆泉接受《长春晚报》记者陈玉峰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我不是王成的原型,真正的原型是志愿军战斗英雄于树吕,但在一次戰斗中我被敌人包围,确实嘁出了‘向我碉堡顶开炮,我认为,在那种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任何一名战士都会这样做!”endprint

蒋庆泉的回答,似乎了结了所有不必要的质疑和争论。

夏衍拍板,武兆堤、毛烽28天交卷

1962年3月的一天,文化部电影局一位领导打电话给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胡苏,交代了一项重要任务。原来,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同志,在《上海文学》杂志上看到巴金写的中篇小说《团圆》,深受感动,立即指示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战电影,并作为文化部的年度重点影片。长影经研究决定将这一重大任务交给刚从美国回国不久的著名导演武兆堤。

整部小说只有三万多字,要搬上银幕,必须有个好本子。武兆堤想到了他在抗大时期的同学、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的秘书兼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毛烽。毛烽14岁参加革命,在朝鲜战场上工作生活了五六年。毛烽说编电影没有经验,武兆堤了解他的才能,马上从长春连夜赶到北京。在宾馆,毛烽看到巴金的小说后也深受感动,终于同意和武兆堤共同改编这部小说。夏衍亲自向傅钟将军为毛峰请了假。两人经过商量,决定将人物感情戏作为整个剧本的灵魂……经过两人28天的日夜苦战,《英雄儿女》剧本终于诞生。夏衍曾当面夸奖武兆堤和毛烽:“你们真有本事啊!这么快就改编成这么好的剧本。”夏衍指示文化部电影局的领导:“重点拍这部影片,胶片要用从英国进口的。”

为演好王成,下部队进火海拼尽全力

武兆堤在拍《英雄儿女》选择男主角王成时,提出要刘世龙出演这个角色。刘世龙说:“请导演放心,我一定演好,我是不蒸馒头争口气!”说完就打起背包来到长春郊区他原来所在部队下连当兵,站岗、放哨、投弹、刺杀、大比武,他一项不落,3个月下来,刘世龙身上有了英雄的气质。

为演好英雄王成,刘世龙还仔细阅读了文学剧本和分镜头本,反复体会《导演阐述》中对人物的要求,对王战的战长历程和思想发展脉络也都作了详细分析,对重场戏的表演层次、动作都做到了胸有成竹。单足拍摄王成冲过炮火硝烟的镜头,刘世龙就吃尽了苦头,他要在不断有爆炸、遍地燃烧的火海里冲过去,跑了一遍,眉毛都烧光了,鬓发也被燎去一片,胳膊上烧出多处大泡。一遍不行,再来第_I遍,化装需要重新粘眉毛、修鬓角,刘世龙不顾胳膊上的多处水泡,咬着牙再次从火海中冲杀过去,这样两遍下来,刘世龙胳膊、身上的水泡就难以计数了,但他一声不吭,下来简单处理一下就算完事。类似这样的玩命经历还延续到刘世龙后来拍摄的《战洪图》里。这里既有时代的要求,也有刘世龙自我的要求。毕竟他是一名抗战老兵,血管里流着和“王战”一样的血。

银幕上下的“王成”

刘世龙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这无疑成为他塑造“王成”的最大优势。

刘世龙1930年生于安徽省萧县石台镇新石台村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刘宗谨,母亲蒋氏,兄妹四人。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在1938年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姐姐也随父参加革命。母亲主持妇救会,刘世龙家一度成为党的地下联络站。刘世龙9岁当兵成了“小八路”,抗日战争时送过信;解放战争时参加过剿匪,击毙过多名敌人。1939年9月,刘世龙任新四师九旅独立团文化干事,1941年成为萧宿铜总队宣传队骨干,1946年在二野七纵19旅宣传队豫皖苏军区文工团任戏剧队队长,1947年,刘世龙被编到7纵队19旅56团,进军大别山,后又被编入2野16军48师文工团,随军进军大西南。时任文工团戏剧队队长的刘世龙,剿匪中任中队长,到泸州一带剿匪,1949年任二野十六军四十八师文工团戏剧队长、文工队队长。1951年,刘世龙被部队保送到西南人民艺术剧院戏剧系学习,一年半后,又被西南军区推荐到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学校学习。1953年毕业,分到东影任演员。

33年后,巴金见到笔下的“王成”兄妹

刘世龙生前介绍说:电影《英雄儿女》在全国公映后,引起巨大轰动。周恩来总理观看影片后,立即给文化部副部长兼中国作协副主席刘白羽打电话说:“……作家一定要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才能写好的新的作品,巴金带了个好头。他抗美援朝,深入生活很好嘛!写出了《英雄儿女》那样的好作品!”当如白羽把总理的高度赞扬传达给巴金时,巴金谦虚地说:“那是电影改编的好,我做的还不够。”

拍完《英雄儿女》,刘世龙和王芳的扮演者刘尚娴心中就有个梦想,希望有机会见巴金老人一面,亲耳聆听巴老的教诲。1994年12月中旬,刘世龙和刘尚娴受上海作家协会邀请,一同参加一个纪念活动,刘世龙同刘尚娴商量后,向东方电视台提出想见巴老一面。当时正住在华东医院的巴老,听说自己笔下的“王威”和“王芳”兄妹要来看他,非常高兴。

1994年12月24日上午,刘世龙和刘尚娴手捧着巴老喜爱的玫瑰和新年贺卡,来到华东医院。巴金老人脸色微红,心情愉快。刘世龙眼里含着泪花,贴近巴老的耳朵说:“巴老,我是王成。”并学着王成喊话:“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刘尚娴也贴着巴老的耳朵说:“我是王芳。”巴老听了,连连点头,然后缓缓地说:“《英雄儿女》拍得好,我很喜欢,我看过好几遍。我没有把作品写好,是电影改编得好,导演导得好,你们演得好。”

刘世:演“王成”是我一生最大的事

刘世龙生前向笔者回忆说:最初有五、六位演员都认为“王成”一角非自己莫属,然而,导演武兆堤却属意于他。武兆堤觉得刘世龙的参军、入党和战斗经历,完全符合“王威”一角。但一开始厂领导并不同意,一是刘世龙个子小,没有英雄相;第二个原因是刘世龙曾受到留党察看处分,要限制使用;而且刘世龙也没有报名,可能他自己也知道演不了王成。

当年,如世龙在“黎明剧团”时除了演戏还常和战友们一起扒铁路、送情报,认识许多“王成”式的英雄。一次,有位纵队参谋带领他们20多人去执行任务,与一个团的敌人遭遇,激战三天三夜后,只剩下三个人。作为幸存者,刘世龙当时就下决心一定要在舞台和银幕上表现英雄的壮举,同时在生活中学习他们的品格。虽然暂时没有报名《英雄儿女》,但刘世龙却在暗中使劲,当时伯刚刚落选电影《黄继光》的主演选拔,但他不甘心,向《上海文学》编辑部打电话说明情况,编辑部立即给他寄来三本杂志,他把小说《团圆》连看了几遍……武兆堤知道刘世龙曾在1957年因说了几句真话而受到留党察看的处分,但他跟领导说,这也正说明刘世龙是一个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人。劉世龙的暗中使劲,武兆堤的一再坚持,终于打消了领导的顾虑,最终完美地塑造出“王成”的光辉形象。endprint

刘世龙先后拍过40多部影片,他说:“演王成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一件事,英雄王成是我心中永远矗立的丰碑。”说到王成对刘世龙的“影响”,那真是由表及里、由精神到行动、由银幕到生活,还令他在古稀之年意外收获了一份美满幸福的爱情,刘世龙后来的爱人常家瑞就是因为喜爱他演的王成而一生“追随”、由“慕”生爱……

网友回忆:我看到了王成的坚强和刚毅

刘世龙一生朴实、低调,一位网友回忆两年前与他的一次相聚:“我和刘世龙老师相识已经整整十二个年头,认识刘老是在2005年,我还在上大学。刘老师和我算是忘年之交,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的身体还很健康,冬泳还是他非常擅长的运动。十年之后待我再去沈阳看他,他已是85岁的耄耋老人。那时候他住在沈阳的一家养老院,名字叫世外桃源,这里的管理者是他的一位朋友,特意邀请他入住这里,对他的照顾自然比较周到。管理者告诉我,刘老由于年龄的原因,现在比较自闭,一天很少说话。我的到来,会让刘老开心一点儿。我也看得到,他的脸上有着发自内心的高兴劲儿。我问刘老师的身体状况,他们说来这里时,他还得推着老年助行架行走,因为摔过一跤,身体大不如前。经过养老院的康复护理,现在刘老师又能自己行走了!刘老师对我说,‘人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我现在还能参加各种活动,能吃能睡,我感觉自己没问题。我陪着他在养老院的院子里转了转,我们还在一面写有“孝敬父母”的照壁前合了影。我们一起吃了中饭,所到之处大家都在问刘老师我是谁?刘老师高兴的说,这是我的朋友,他叫@紧箍咒行走!我能感受到大家对刘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我也希望刘老师能在这里找到他的人生快乐。我要走时,刘老师非要送我出去,我怎么拦也拦不住,这会儿我又看到他坚强的一面。我坐的车已走,他还在目送着我,他又一次让我看到了《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坚强和刚毅!”

幕后的“王成”们

翻开历史泛黄的书页,我们发现,《英雄儿女》的台前幕后、几乎所有的创作者。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无闻”,面对光环他们本能地转身,悄然远去……尽管他们是各自行当中的大师和翘楚。尽管他们的伤口还隐隐作痛……然而。历史是睁着眼的,总会悄悄地记下一笔。盛名之下的默默无闻

电影《英雄儿女》的诞生,有一个名字是无法绕开的,他就是著名电影导演武兆堤先生。2005年11月,家住太原的刘世龙先生给笔者写来亲笔信,希望借中国电影百年之际纪念缅怀武兆堤先生,并随信附上他的夫人常家瑞女士撰写的《风烟滚滚唱英雄——纪念武兆堤先生》一文。

如世龙在信中写道:“张琳同志,很高兴与你相识……人物周刊,办得很好,很有特色,格调高雅,文学性强。每期报道的人物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都很真实可信,让读者了解了很多人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丰富了自己的视野和精神情操,使读者与人物周刊更加贴近了。希望你们越办越好,成为报界的精品。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在这一百年的岁月里,有许多杰出的电影工作者,他们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英雄儿女》的导演武兆堤就是其中的一位。我的爱人和她的同龄人一样,是看着《英雄儿女》成长起来的,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了很大的作用。她对能够导演出这部优秀影片的武兆堤先生很崇敬。她用自己真实的感情写了一篇纪念武兆堤先生的文章,我给武兆堤的爱人孟宪英读了,她很感动,她说这篇文章很全面地写了武兆堤。我希望能够通过你们人物周刊发表,来纪念武兆堤这位优秀的艺术家。敬礼!——刘世龙2005年11月17日于太原”。

毫无疑问,武兆堤与《英雄儿女》的结缘,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刘世龙的夫人常家瑞并没有见过武兆堤先生,但她与所有喜欢《英雄儿女》的观众一样对导演武兆堤充满崇敬之情。影片《英雄儿女》对新中国青年一代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心灵滋育作用。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电影《英雄儿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导演武兆堤对于观众来说却是陌生的,很少有宣传他的文字,他是一个真正的幕后英雄。在影片《英雄儿女》获得巨大成功之后,武兆堤先生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继续默默地为中国电影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直到1992年9月去世。

常家瑞在文中讲了两件小事,为我们勾勒出武兆堤的鲜活形象——抗战时期,武兆堤在抗大文工团,为了轻装行军,他宁肯把一件在当时十分珍贵的毛衣丢掉,却一直把小说《简爱》背在身上。他的皮带上绑着一个墨水瓶,在他的小本子里,抄满了对托尔斯泰小说《复活》的摘录、分析以及舒伯特《小夜曲》的乐谱;“文革”中,武兆堤一边蹲“牛棚”,一边利用“放风”时间读些能找到的古典名著,认真学习素描和钢笔画,准备有朝一日复出后继续为党工作。这两件小事折射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守、一位艺术家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粉碎“四人帮”后,武兆堤被调到文化部电影局主持艺术处的工作,后又担任北影厂副厂长……

武兆堤集革命战士、演员、编剧、导演于一身,是一位难得的有才华的革命文艺家。1920年,武兆堤出生于美国匹兹堡,5岁时随父母回国,16岁参加山西牺盟会,1939年赴延安,在抗大总校学习,次年入党。毕业后服务于抗大文工团。1949年2月调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回到自己队伍中来》等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导演过歌剧、话剧,他担任原著执笔的影片《钢铁战士》获得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和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之后,武兆堤调到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将柳青的小说《铜墙铁壁》改编成电影剧本《沙家店粮站》。1953年又回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导演工作,1955年与导演苏里合导了家喻户晓的影片《平原游击队》,这部影片的拍摄是武兆堤先生电影导演生涯坚实的第一步,初步显示了他的导演天赋。同年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学习,毕业后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是反映我党在北平解放前夕进行地下斗争的影片《地下尖兵》,从中可以看到武兆堤导演艺术手法日趨成熟。之后他又编剧和导演了反映我国女滑冰运动员生活的彩色故事片《冰上姐妹》,执导了现代京剧电影《沙家浜》等。endprint

词曲合璧35年后两位作者“相约”而逝

随着电影《英雄儿女》的诞生,有三座丰碑永久地屹立在观众心中,一座是英雄的丰碑,一座是艺术的丰碑,还有一座是音乐史上的丰碑——那就是电影主题曲《英雄赞歌》。

当年电影拍摄接近尾声时,武兆堤和毛烽都有一件心事没有完成:影片还缺一首好歌曲,必须得找大手笔来完成。首先是歌词,他们几乎同时想到了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词作者、吉林大学教授公木。然而当他们来到公木家中邀请时,公木却感到有些为难,不愿意写,他说:“我是刚刚摘帽的右派,费挺大的劲写完之后还不定会怎么说。”为了说服公木,武兆堤把还没有最后剪辑完成的毛片用小机器放给公木看。公木看完之后,激动地说:“别人爱说说啥吧。我写!”公木当晚就住进长影著名的小白楼,经过一个不眠之夜,几易其稿,终于写出脍炙人口的《英雄赞歌》: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合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英雄猛跳出战壕/一道电光裂长空础陷进去独身挡厌塌下来只手擎/两脚熊熊趟烈火辉身闪闪披彩虹/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武兆堤和毛烽不禁拍案叫绝。吃过早饭,武兆堤就把作曲家刘炽请到小白楼,将歌词交给他。生于1927年的刘炽,一生为60多部戏剧、影片作曲,其中《白毛女》曾在莫斯科获斯大林金奖。刘炽看了歌词,连声说“好”,可直到晚上都未动笔,晚饭后还拉上几个人玩起了扑克牌。武兆堤几次催他,他还照玩儿不误。可玩了不一会儿,刘炽突然把扑克牌一扔,跑回自己的房间,倒插上门……于是在又一个黎明,《英雄赞歌》的曲谱诞生了,曲、词终于合璧!

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历史的必然,《英雄儿女》的创作者们在随后的“文革”中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而那首世纪绝唱《英雄赞歌》的词曲作者、人生同样坎坷的公木和刘炽,竟如同约好一般,在1998年10月相继离开人世,令后人无限叹惋。

(本文部分素材见公开报道)

结语

传奇还在继续“王成”就在我们身边

《英雄儿女》不仅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名篇巨制,更是照亮几代中国人精神空域的红色经典。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原著:巴金;编剧:毛烽、武兆堤;导演:武兆堤;摄影:舒笑言;插曲《英雄赞歌》:公木作词、刘炽作曲;主要演员:田方、周文彬、刘世龙、刘尚娴、郭振清、浦克等。

我们更要记住的是杨根思、于树昌、赵先友、蒋庆采等一批“王成”式的英雄。如今,“王成”已成为千萬个革命英雄的化身,“王成精神”早已超越时空,成为永恒的民族精神,而且必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刘世龙演英雄爱英雄,因为观众爱叫他“王成”,他便时时处处要求自己不能给英雄抹黑;他给笔者写来亲笔信,为的是纪念导演武兆堤;古稀之年去演龙套角色,他因为是给英雄配戏而感到无上光荣……

英雄的传奇还在继续,“王成”或许就在我们身边。对刘世龙而言,遇到“王成”也是“遇见”自己,何其幸哉;对当下的人们来说,叩问自己的良心,那个64年前舍生取义、舍己为国的“热血少年”不曾感动到你吗?!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炮王成巴金
Dynamics of magnetic microbubble transport in blood vessels
海上日出
冲着敌机,开炮!——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向天开炮
奇妙的大自然
小巴金“认错”
乱写乱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