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候式阅读在初中古诗文整合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11 00:40麦若雅
中学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柳先生症候诗文

麦若雅

“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古诗文教学方式,使得本来内涵丰厚的古诗文泛白化,导致了学生阅读热情的泯灭。那么如何重燃学生对量大而晦涩的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到了初中古诗文整合教学中运用症候式阅读法。

阿尔都塞——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对症候式阅读提出自己的见解,它是一种用来解读文本的方法。通过对文本中“疑难杂症”的综合分析,探讨作者没有言说的深层动机和作品深隐内里的题旨蕴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越深挖,学生越感刺激,越感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越有学习下去的兴趣与动力,从而不断提高赏析素养。

丁文光先生提出三个维度整合教学相关的方案,对我国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他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在此理论基础上,笔者发现不同年级的古诗文编写都不相同,如初一的古诗文多为生活中的小故事,初二多以山水、景色为主,而初三古诗文注重历史和治国思想的表述。这启示我们,古诗文教学可以寻找角度进行整合。一经整合,作家作品的线索就出来了,主旨感情就出来了,学生的记忆就深刻了。

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笔者主要对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作家作品运用症候式阅读法进行整合,比如陶渊明、苏轼、李白、杜甫等。

如陶渊明。人教版初中语文收录陶渊明的作品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和《饮酒》。完成八年级的古诗文教学后,笔者尝试将《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和《饮酒》运用症候式阅读法进行整合。对诗文进行研读中发现,诗文的核心主要从“归隐生活”以及“田园诗意”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着重对诗人的文人性格和理想进行品读和真实写照。《桃花源记》主要描述的社会场景与人文状态,与《归园田居》《饮酒》这两首诗中描述的内容对照发现,诗人所要表达的与“桃花源”中的美好和谐社会相对应。诗意的表述于不同意境中,则所述光景不同,如“桃花源”的美好诗意在《五柳先生传》中则是一场清贫景象,由此可知,诗人田园生活的惬意美景和感受并非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通过对陶渊明诗文的阅读和交流发现,诗人生活的年代中社会及政治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当代文人墨客对当局失望的态度,宁可“归隐”不愿与“官场之人”同流合污,把诗人的清高形象和独立、自由人格的追求表达的淋漓尽致。诗文中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与淡泊名利进行完美的阐释。最后,再推荐学生阅读《人生归去来陶渊明传》,写“陶公,我想对你说……”的随笔。通过不断拓展陶渊明的相关知识,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诗人这种文人性格和理念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对课文内容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理解了诗文中其乱世文人遗世独立的风范。

又如“李杜”的诗。人教版初中语文收录李白诗共8首,杜甫的诗共7首。因此对这两位诗人进行症候式阅读有利于理顺其诗歌的主旨内涵,而不用花大力气一首一首地死记硬背。

李白的诗抓其“自由”,杜甫抓其“眼泪”。初中录入李白的诗按主题可分为三种:感怀身世、送别和思乡怀人。通过对李白身世遭遇的补充,得知其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既向往自由,又向往做官。有文学天才,却没有政治天才。但李白本人似乎不明白这自由与做官两者很难兼得的道理,他就很悲愤,很不平。“愤怒出诗人”,所以他写下了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和 《行路难》,虽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但是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直到临死的前一年,还在向李光弼主动请缨。他想象着有朝一日会像姜尚和伊尹那样,风云际会。生活中的李白是孤独的。《月下独酌》中只有月、影相伴,连山都没有了,其孤独可想而知。所以李白非常看重人世间的真正的亲情、爱情和友情。所以他写了一系列情真意切的送别诗和思乡怀人的诗:《送友人》《渡荆门送别》《春夜洛城闻笛》《峨眉山月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个诗人的心路历程即写作历程,就这样把初中要掌握的8首李白的诗一下子弄明白了。

杜甫信奉儒家,与李白的愤世嫉俗有所不同,他属于悲天悯人的那一种。人教版初中语文收录杜甫的诗中,除了保存下来他最早的表明远大抱负的诗《望岳》外,其他的主题都可归为忧国忧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春望》《江南逢李龟年》《羌村三首 (之三)》《登楼》。

而“李杜”又可以与陶渊明进行比较阅读,得出: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不能施展,所以乱世文人更多的是遗世独立的风范;李杜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营造出雄健、阳光、尚武、进取的精神核心。

症候式阅读在初中古诗文整合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在漫长的古诗文学习中,通过不断地整合去认识历史中文人的世界,体会他们的心情和感悟,与他们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获得文化的奠基,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得到双赢的局面。

猜你喜欢
柳先生症候诗文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以文为诗”辨正——从诗文之辨看韩愈长篇古诗的节奏处理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柳先生和小黑
柳先生的正骨膏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捷先生的红宝石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