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8-02-11 00:40
中学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效率目标

伏 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有效展开。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高中语文学习,教师和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阅读上面,因此,语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由阅读教学成效决定。为了使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限展开,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钻研,各地也相继出现了很多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找到应对策略。

下面笔者就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归纳一下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因素。

一、教学目标不科学导致教学内容随意性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明确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即学生通过学习将会掌握哪些知识。教学目标的明确定位,是我们实现课堂效率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不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或者教学目标设定的不明确、不科学,就会导致我们在设计教学流程的时候出现很多不科学的地方。比如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会把重点放在掌握文言知识上面,缺乏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使传统文化教学失去了意义,或者把文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使阅读教学的效率也因此而大受影响,这都是由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导致的恶果。

而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它解决教什么问题,我们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如果教学目标设计的不科学,教学内容也会因为失去目标的指引而出现很大的随意性。对于阅读文本,我们可以赏析语言,可以鉴赏人物,可以分析技巧,同时也可以体悟情感,于是,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就容易胡子眉毛一把抓,唯恐遗漏了某个方面,到最后想追求面面俱到,却导致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内容没有突出出来。比如学习刘亮程的《寒风吹彻》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讲述刘亮程其他作品上面,并通过这些作品来阐述他作品的特点以及意义,这篇文章本就难理解,老师在没有对文本进行有效的阅读时,直接进行拓展延伸,结果让同学们学习中收获很小,这样的阅读教学显然是低效的;还有的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因为不科学的目标定位,直接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导致整个课堂语文味的缺失,比如学习《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把课堂的重心放在讨论种族歧视的危害上面,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组织阅读教学之前,找准突破口,从中选出最能体现阅读效果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认真而深入地去解读文本,师生之间、生本之间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去展开对话,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导致低效的课堂效率

教学行为即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其中教师发挥主要作用,所以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效率。新课程改革为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合作探究的理念引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课堂也因此一改之前的枯燥乏味,课堂氛围开始活跃起来。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低效死板的方式依然存在,教学活动的方式虽然呈现多样化,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也尝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是因为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再加上缺乏对课堂的有效管理,导致阅读教学的形式虽多,效果却不佳;还有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频率高,一个一个的问题往外抛,学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忙的不亦乐乎,问题的价值且不论,就是一个问题被不断的肢解成零碎的小问题,学生的思路不停地被打断,整个阅读教学显得不仅繁琐还特别的机械,这样的阅读教学效率体现在哪里?还有的教师在课前预设太强,使整个课堂教学循规蹈矩的进行,使课堂教学没有了弹性,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被预设束缚住的课堂势必会导致生成不够,学生也就不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节制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过分的依赖它,使课堂的效率也大打折扣。

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下面是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就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率经过认真思考后找出的对策。

一、教学目标、内容的确定要凸显阅读教学的价值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其实就是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得怎么样这三个问题。所以,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直接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是“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当中去,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由于阅读文本的教学价值不是单一的,但是课堂容量又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实现阅读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在深入理解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准课堂教学点,确定能够体现阅读教学价值的目标和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去解读教材中的内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取舍和创造,组织语文阅读教学,体现阅读文本的核心价值。

二、教学行为要回归平实以追求教学的实效

确立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后,就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去实施教学内容。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教学活动,要遵循它的特殊规律,让教学行为紧紧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不需要花里胡哨的表面的热闹,需要的是在平实的教学中追求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讲授知识的时候要合理处理知识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教学的环节也不要拖沓,一定要简洁明了,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讲授技巧。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把教学内容用简洁明了且生动形象的语言,适中的语速,注意抑扬顿挫,并能用清晰的思路把问题讲清楚,这样的阅读教学讲授必定是有效的,不过需要教师有扎实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除了教师的讲授之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性,科学合理的将他们分成学习小组,使组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均衡,实现小组合作效率的最大化。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氛围,提倡民主平等的讨论氛围,让学生们分工明确,乐于合作,并能在合作中有所收获,人人都能进步。所以教师一定要在组织教学之前合理预设,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自然生成。同时,合理利用多媒体,针对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去做选择,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学习的内容,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效率目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