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农村养老模式选择及其保障性措施研究

2018-02-12 17:18浮永梅
乡村科技 2018年33期
关键词:西安市居家养老

浮永梅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不断严重,关于养老模式的研究不断增加。目前,农村老人主要选择居家养老模式机构进行养老,但由于老年人生活能力存在差异,选择的养老方式也有所不同[1]。本文以西安市农村养老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旨在优化农村养老院或者相关机构的服务功能,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质量[2]。

1 西安农村养老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西安市城镇居民主要采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和机构养老模式进行养老,而农村地区老年人主要采取传统的居家家庭养老模式进行养老[3]。

1.1 养老模式选择比较单一

农村一部分老年人分流到城市中帮助子女照顾孩子,一部分留在农村照顾留守儿童,因此大多数老人选择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极少会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其他不同形式的养老模式在农村地区数量就不多。

1.2 养老成效不佳

根据调查,西安农村老年人养老的同时还承担相应的照顾儿童的责任,无形中增加了愉快养老的难度,甚至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老年人的自由。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中家庭成员缺乏专业的照顾技能,使得老年人无法真正享受到养老服务,养老效果不佳[4]。

1.3 养老责任主体不明确

养老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政府、社会等不同组织机构均应参与其中,但西安市农村养老同其他地区一样,政府、社会等主体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不能发挥其主体优势,导致西安农村老人养老工作责任主体不明确。

1.4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服务内容和质量不佳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与现代老人养老需求对比,弊端逐渐显现。例如,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承担了除养老之外的其他责任,导致传统家庭养老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服务于老人[5]。

1.5 家庭养老模式成本提升

除了服务内容和质量不佳外,传统的家庭养老成本也不断提升,目前家庭存在子女少、老人多的问题,子女养老责任明显负担加重,甚至很难及时应对老年人的突发意外和状况,导致养老效果变差。

2 西安农村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养老模式多样化选择不够

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无法与城镇相提并论,导致很多家庭无法承担效果较好的养老模式,选择较多的还是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成本低,养老环境固定且熟悉,老年人安全感较强。

2.2 养老资金匮乏

不同的养老模式需要不同程度的资金投入,显然农村老年人养老环境及养老投入资金相对匮乏,使得农村老年人无法拥有更多的养老模式可供选择,导致养老服务内容相对落后[6]。

2.3 传统家庭养老习惯影响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往往将家庭养老责任主体定义为家庭,对于理论上的责任主体政府和社会而言,承担责任空间比较有限,甚至大部分居民认为自身养老问题与政府无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公共服务性质,致使西安市农村养老中各责任主体责任缺失。

2.4 老年人养老诉求无法被满足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忽视了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主体,仅靠传统方式维系家庭养老无法为老年人提供优良的社会养老资源和养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养老服务内容扩大化和养老水平提升。

3 西安市农村养老模式选择

3.1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近年来发展比较成熟且服务效果较好的一种养老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指借助社区平台,在政府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在社区范围内设置一定的养老空间和养老设施,由政府、社区和社会等各个主体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西安市农村可以在社区基础上逐步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站点,引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3.2 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模式也是常见的一种养老模式,指的是政府、企业及社会公益性组织机构以及设置的专门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在西安市农村地区,机构养老模式有效整合了服务资源,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互结合,体现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利用最大化,把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7]。

3.3 互助养老模式

互助养老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是作社区居家养老的补充,指的是在家庭养老或社区居家养老基础上,提倡通过相互帮忙、相互扶持的方法提升养老水平和养老质量。互助养老模式通常遵循“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原则开展相关服务工作,解决了老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问题,既体现出了传统居家养老习俗,又促进了家庭和睦。

3.4 养老+业态模式

养老+业态模式指的是围绕养老服务所构建形成的服务形态,将养老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结合起来,打造出的新型养老模式。养老+业态模式既有养老产业的特点,又兼具行业发展特点,充分发挥了地区行业优势。西安市农村养老+业态的发展模式可以借助西安市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与西安市各种优势资源进行结合,如教育产业、旅游产业、传统文化产业等,形成更符合西安市农村特色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4 西安市农村养老模式构建保障性措施

4.1 体制保障

西安市农村养老模式构建中,政府应明确自身责任,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的农村养老机构,提高家庭养老安全感和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推动社会多方面力量为老年人养老提供帮助,满足老人养老需求[8]。另外,还要加强养老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和宣传,从法律层面保障养老问题的重要性和地位,动员全社会力量为提升老年人养老质量做出贡献。

4.2 资金保障

不管构建什么样的养老模式,都需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方参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便打造更多养老服务设备和养老服务空间。具体的资金投入,建议以政府投资为主,加强企事业单位等多种类型组织和集团参与;采取多方资金筹措,为解决养老问题和改善养老服务质量提供最基本的资金支持。

4.3 人员保障

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是提升养老质量和养老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不同养老模式体系中,必须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尤其加强服务人员医疗、康复训练等能力培训,最大限度地提升老年人对服务模式的满意度。

5 结语

目前,西安农村老年人养老水平和养老质量参差不齐,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因此,需要从不同角度打造多元化养老模式,在体制、资金和人员等各方面加大服务力度,并结合其他产业,形成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提升老年人生活水平。

猜你喜欢
西安市居家养老
养老生活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亲子创意美工展
家乡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西安市第四医院
staycation居家假期
123的几种说法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