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

2018-02-12 17:18朱丝雨
乡村科技 2018年33期
关键词:南阳市道路农民

朱丝雨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河南 新郑 451100)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与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建设、生活发展、生态文明以及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与城镇互助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1]。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1]。因此,加快乡村建设是当务之急。

1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农村个人素质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前途发展。培养人才是21世纪的重中之重,而人才的培养得益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填补农村人才空缺的主要方式之一。加快乡村建设,急需教育部门提供强劲的人才动力;社会发展和进步,依赖于人才建设。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意义重大。河南省是中国的“粮仓”,南阳市是有着众多人口和农业田产的大市,仅就南阳市而言,农村教育发展滞后于城市,城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极不均衡且差别较大。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均,影响乡村教育教学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事业,政府应在人力、财力等方面对农村教育给予优厚政策支持,从而达到多办学校、办好学校的目标。在衣食住行、薪资待遇等方面给予教师优厚政策支持,制定合理的教师资源管理体制,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教学,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社会发展、乡村教育事业、乡村快速发展助力。

2 合理规划乡村居住环境

科学合理整合规划农村宅基地,结合实际集中建设形式多样的乡村小区。中国自古以来秉承着群居的农耕文化,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居住习惯,集中发展和谐的邻里关系,构建美丽乡村小区。公共基础设施及房屋建筑资金由政府、个人、企业共同承担。个人家庭发展与国家乡村建设统一,企业建设愿景与国家发展目标一致,加快道路建设与房屋建设进程,便于农民出行、货物运输、经济市场流通,实现乡村城镇化。

3 大力发展乡村道路建设事业

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乡村道路建设远远滞后于城市。多年来,政府积极投入财力、物力、人力建设城乡道路,乡村已经基本实现道路互通,但其质量、数量等远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乡村道路窄小,路面质量与保养维护均不到位。在实地考察时发现,乡村道路有待进一步建设;坑洼不平、雨天泥泞等现象时有发生,缺乏维护意识。大力发展乡村道路建设事业也是当务之急。

4 发展新型特色经济农业产业

发展新型特色经济农业产业,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业经济收入,实现全面小康。整合农村土地,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高产、无公害、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形成新型特色农业产业链。

5 加快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队伍,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骨干力量,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还要根据农民文化水平、对现代高新农业技术的接受和认知程度,分层次、分期、分批重点培训,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鼓励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开展科企合作,发展农科教示范企业。鼓励农技人员领办、创办各类农业技术示范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先在科技示范园区试种、试验。建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健全农业信息系统,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6 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娱乐事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千百年来,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和战略意义上重视文化发展,在城乡、基层、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推动力和凝聚力,文化成为发展经济、凝聚民心的重要力量,产生了现实、深远、持久的影响。

7 抓住良好发展机遇

第七届全国农运会于2012年9月16日在南阳市举办,对南阳市城市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城市道路四通八达,基础环境建设良好,人民生活质量较之前有很大提高,与此同时乡村建设也要紧跟城市的步伐。2019年世界月季展将在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举办,毫无疑问,对城镇与乡村这都是一次机遇。南阳市乡村建设和振兴,要抓住这次发展机遇,大力规划和建设。

猜你喜欢
南阳市道路农民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饸饹面“贷”富农民
南阳市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研究
南阳市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