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2018-02-12 17:18王秀敏
乡村科技 2018年33期
关键词:出苗率氮肥田间

王秀敏

(绥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绥棱 152200)

世界的三大危机是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由于全球人口剧增,导致出现全球性粮食危机,这一危机是目前全球普遍关注的话题[1]。中国是人口大国,需要不断提高粮食产量,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农作物;所以,就我国水稻种植技术上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合理有效的提高水稻产量的方法,从而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收益,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对促进我国粮食产量的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1 水稻栽培技术现状

1.1 优质选种

水稻种植情况决定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影响着水稻的收益,甚至影响土壤的质量。首先从选种上需要注意种子的品质,根据当地的种植环境、温度、降雨量等因素考虑选择种子,同时要进行科学实验,选出能够大面积种植的种子。

1.2 水稻出苗率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常常会不注重育苗过程,导致在播种后容易出现不良因素,导致水稻出苗率低、出苗质量差等情况,如种子会受到气候、病虫害以及播种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播种技术是影响水稻出苗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应引起重视。

1.3 施肥具有盲目性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对其施肥,以保障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但是现阶段,施肥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施氮肥过多而有机肥不足,导致土壤中的氮肥含量过高,流入水域中,污染了水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因此,只为提高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而盲目施过量的氮肥,对环境是非常不利的。

1.4 田间杂草处理方式落后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会滋生出许多杂草,因此需要处理田间草害问题[2]。对于草害的防治,传统的方式并不能有效除掉田间杂草,而且过量氮肥的摄入,使杂草生长旺盛。因此,农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杂草,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种植收益。

1.5 机械化播种方式未普及

近年来,水稻种植多采用机械化的播种方式,但是目前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普遍不高,而且整体使用率偏低。有的地方有专门的工厂培育水稻秧苗,但是秧苗价格过高,大部分农民承担不了,并且在水稻的播种、灌溉和施肥的过程中都存在难点,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现阶段在机械化播种方面,我国的水利设施、机械仓库、机耕路等设施都不完善,目前仍有大部分农民使用传统的培育方式,这些都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2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具体措施

2.1 研发优质的水稻品种

水稻的选种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大的影响,研制并推广优质的水稻品种是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需要壮大科研队伍,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支持,促进优质水稻品种覆盖我国的水稻种植市场。

2.2 科学施肥

在水稻的田间施肥过程中,需要把控好氮肥用量,并且加入有机肥料、钾肥和磷肥等。在施肥前,需要检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然后制订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同时,科学把控施肥时间、施肥量和肥料种类等。由于水稻在不同的阶段用肥量不同,所以需要科学地确定每个阶段的用肥量,保证每一地块的肥量均匀。

2.3 提高机械化作业的使用率

提高水稻的产量,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械化设备,运用机械化模式作业,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有利于改善田间的生态环境[3]。做好水稻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集约化、规模化的水稻生产基地,实现大面积连片种植。提高农民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实现插秧一体化,提高水稻的作业质量和效率。另外,我国需要设置研发先进的农业机械的科研团队,开发更适合农民使用的水稻机械,从而实现水稻高产,提高农民水稻种植效益。

3 结语

水稻的产量决定了水稻的种植收益,要想提高水稻产量,需要从水稻的选种、播种、田间除草以及施肥等各方面多下功夫,结合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进行科学化播种、管理及收割等,使各个环节更科学化、合理化。另外,需要研发人员研发出更优质的种子、更精良的机械化设备、科学的田间管理手段和科学化的施肥方案,从各个层面提高水稻产量,进而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提高我国水稻产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出苗率氮肥田间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