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防治

2018-02-13 05:23肖陈城李亚玲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6期
关键词:疫区致病性流感病毒

肖陈城,李亚玲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832000)

禽流感是家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所引起,本病起源于欧洲,之后逐渐散播于全世界,又称欧洲鸡瘟,每年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本病,下面笔者就其防治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1 病原简介

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具体多形性,呈丝状或球状,表面有囊膜,对乙醚、氯仿等脂溶性溶剂敏感。病毒具有多种血清型,主要源于其表面的纤突结构不同,纤突包括两种,分别为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前者目前为止已经发现16种,分别用H1~H16表示,后者有9种,用N1~N9命名。不同的H抗原和N抗原之间无交叉免疫反应,而不同的抗原组合又使得病毒的毒力差异很大,高致病性流感病毒表现最急性,家禽感染后死亡率接近100%,低致病性病毒则发病温和,很多表现耐过。流感病毒对热敏感,60℃条件下10min即可失去毒力,一般消毒剂和常规消毒方法都具有较好的切断传播效果,但对干燥和低温有非常强的抵抗力。

2 流行病学

禽流感病毒对鸡、火鸡、鹌鹑、鸽子、鹅、野禽等都具有感染性。消化道、呼吸道、体表伤口、眼结膜等都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感染鸡体表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可通过鸡与鸡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除此之外,基层养殖场也经常出现通过污染的针头、兽用器械等传播。除了水平方式外,病毒也可通过鸡蛋感染雏鸡。晚秋、冬季和早春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这和气候温湿度、候鸟迁徙等都有关系。集约化程度越高,饲养密度越大,本病发生的概率就越大,笼养鸡发病率高于散养鸡。饲养管理水平低下、鸡群营养不良以及环境应激等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3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发病严重程度,本病大致分为高致病性流感和低致病性流感两种,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主要和管理水平、感染鸡日龄、饲养密度和毒株的毒力有关。

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潜伏期1~3d,传播非常快,受感染的家禽体温迅速升高,采食量下降或废绝,从发现第一只病禽开始,有时24h之内可传遍全群。家禽的冠部、眼结膜、肉髯表现发绀,头部肿大,皮下水肿,精神不振,常独卧一角,两翅下垂,一般出现症状后数小时内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在90%以上。剖检可见心脏表面、脂肪组织、肌胃黏膜下组织和腺胃内膜有点状出血,粪便稀薄,肺红肿,呼吸道中有黏液渗出。

低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温和[2],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体温升高,精神长期沉郁,消瘦,产蛋率下降,呼吸道症状明显,呼吸困难,有啰音,头部水肿,皮肤发绀,羽毛蓬松,粪便黄绿色,稀薄不成形,临死前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十二指肠降段中部、空肠卵黄蒂下3~4cm处和回肠段的淋巴滤泡突起,红肿出血,腺胃和肌胃黏膜出血,气管黏膜水肿,伴有浆液性和干酪样渗出物,肾肿胀,有尿酸盐沉积。卵巢萎缩,优势卵泡不明显,输卵管发炎出血。

4 本病的防治

4.1 加强管理

管理包括鸡群的管理和人员的管理。鸡群管理主要保持饲喂规律,按时免疫,避免断水断料造成应激。饲料更换时,一定要逐渐过度,储存过程中防止霉变,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定期检测霉菌毒素,因为饲料发霉后可造成机体免疫力受到抑制,流感病毒可乘机发病。不同批次的家禽不能混养,如果发现流感病例,则在本批次动物出栏后,至少空舍一个月以上,并彻底打扫干净后,用甲醛熏蒸消毒,笼具、饲喂器具用碱性消毒剂喷雾,地面、墙面等用石灰水涂抹,彻底消灭残留的病原。

人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员工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上,尽量减少员工与其他养殖场的人员接触,外出时禁止去家禽交易市场,外来车辆和人员必须消毒后再允许进入。饲料运输通道在每次饲喂完毕后一定要打扫干净,避免招来野鸟。注重员工福利待遇,员工的稳定性对于养殖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某个岗位的频繁更换很容易造成动物群体的应激反应。定期对技术岗员工进行培训,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以利于管理的改进。一线养殖人员注意进入不同鸡舍时更换本舍专用工作服和鞋,防止交叉感染。

4.2 消灭疫点

本病传播很快,某一地区如果出现疫情,将会很快传播周边鸡场,故一定要建立监督制度,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第一时间按照《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疫区,对疫区进行封锁,扑杀疫点周围3km之内的所有家禽,尸体进行深埋或焚烧无害化处理。疫区周围5km范围内的所有家禽强制注射流感疫苗,严禁疫区内与家禽有关的产品进出,运输车辆必须严格消毒。疫区在21d之内若无新疫情发生,再允许解除封锁。

4.3 本病的治疗

高致病性禽流感不予治疗,家禽必须无害化处理。温和型流感可采用抗病毒治疗并配合对症治疗的方案,能取得一定效果。抗病毒目前多使用中药,如黄芪多糖注射液,清瘟败毒散、板青颗粒等,通过调节机体正邪平衡来抗病毒。对症治疗可选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如扑热息痛、双氯芬酸钠、卡巴匹林钙等,治疗期间务必注重人员的防护[3],避免病毒返毒感染人。

猜你喜欢
疫区致病性流感病毒
丁型流感病毒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及研究进展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滨蒿总黄酮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中美科学家发现猪流感病毒H1N1已传播给狗 重组成新病毒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海洋致病性弧菌常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不同免疫方式对水禽的免疫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