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中医病机分析及复方治疗探索*

2018-02-13 10:44朱静尚广彬孙慧娟刘红宁严小军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热毒结肠癌病因

★ 朱静 尚广彬 孙慧娟 刘红宁 严小军*(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 330004)

结肠癌是当今最常见的好发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肿瘤,伴随着人们现代化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及自然环境的恶化,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而且越来越年轻化[1]。现代临床治疗结肠癌常采用手术、放化疗等方法,术后患者仍然面临着生存质量低、复发转移率高、药物抵抗等毒副作用,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命健康和生存周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药在结肠癌的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在改善患者生存周期与生活质量、减少病痛和减毒增效中取得了显著效果[2]。许多医家从清热化瘀解毒、补益脾肾、养阴化瘀、补益气血等方面,使用中医复方治疗结肠癌,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验临床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深入研究。现将结肠癌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药复方治疗作一综述。

1 结肠癌的病因病机

结肠癌是西医学的病名,在中医学中属于“肠风”“脏毒”“肠覃”“肠积”“积聚”等病的范畴[3]。古籍中关于结肠癌病因病机的论述较多。

为感受外邪营卫阻滞。如《灵素节类注选》所言:“肠蕈者,寒邪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指出肠蕈是由于感受寒邪与卫气相博,气血阻滞,不能运行营血,日久肠内息肉而生。

为湿热毒邪蕴结脏腑。如《外科正宗·脏毒》所言:“蕴毒结于脏腑,火热流注肛门,结而为肿,其患痛连小腹……或泻或秘”。认为是火毒蕴结脏腑,下注肛门,伴见腹痛排便困难,阻滞气机,日久肠内结块连于小腹而变生脏毒。

为饮食不节感受毒邪。如《古今医鉴·肠风脏毒》指出:“夫肠者……皆由饱食炙爆生冷酒色,并伤坐卧当风,荣卫气虚,风斜冷气进袭脏腑,因热乘之”。指出肠风由于暴饮暴食,醉酒当风,邪气入脏,气虚亏虚,湿热,营血渗入肠间而发病。

为劳逸失度湿毒留注。如《丹溪心法·卷二·肠风脏毒》:“人肠风者……醉饱房劳,生冷停寒,酒面积热,以致荣血失道,渗入大肠,此肠风藏毒之所由作也”。由于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生冷之品、酒毒蓄热于内,以致脾胃日渐损伤,湿热毒邪流注于肠道,局部营卫气血运行不畅,湿毒瘀滞凝结而成[4]。

近年来众多医家也深入了对结肠癌的病因病机研究,如张小萍等[5]认为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脾胃运化无力,肠道失养,日久伤阴,湿热瘀毒久居,渐成癌毒。孙桂枝等[6]认为本病由于外感邪毒,酒色无度,湿热蕴结,大肠传导司失,结聚于内,日久脾肾亏虚,关格壅塞,风热下冲,日久成癌。刘伟胜等[7]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由于内外因而致,内因先后天脾肾亏虚,后天饮食肥甘厚腻,复感外邪,湿浊留注大肠,气机阻滞,湿毒瘀阻,正气亏损,久病留瘀而致癌。

刘嘉湘等[8]和胡志敏等[9]亦认为结肠癌病因病机由于寒邪客于肠道,脏腑气血运行受阻,湿邪瘀血内留,阻滞肠道,嗜食肥腻,醇酒厚味,不洁之品,火毒瘀滞,损伤脾胃,运化失司,宿食停滞,湿浊内生,郁久化热,热毒留于肠道而发病。

彭瑶等[10]和徐景藩等[11]也佐证了晚期结肠癌的病机关键是由于机体正气亏虚,脾肾不足,气血虚弱,大肠传导失职,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冷热失宜,湿毒留注下焦,气血运行受阻,伤及脏腑,湿热瘀毒蕴结于内,日久体内结块,渐成癌毒。

可见,本病多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湿热之毒积蓄肠内,血瘀交结,脾肾阴虚,气血不足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疾病[12]。

2 结肠癌的中医药复方治疗探索

结肠癌患者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中医药对结肠癌的临床治疗研究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复方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青睐。高萍等[13]认为现结肠癌患者病情错综复杂,治病求因,不再拘泥一方一证,而是要根据病情用药,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组方用药在临床治疗结肠癌疗效显著。尤建良等[14]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结肠癌的治疗也多选用中医药复方治疗,对结肠癌的肝转移或多发转移,稳定患者病情取得了疗效。严小军等[15]通过运用养阴化瘀解毒方对结肠癌前病变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研究,以结肠癌中医病因病机为切入点,深入实验病理学研究,发现该方能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凋亡与大鼠的癌前病变。马瑞等[16]通过中医药对结直肠癌的晚期治疗,并对放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和复方斑蝥胶囊的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改善患者术后五年的生存周期。以上医家都是从结肠癌的病因病机为切入点,在治疗上也是遵从本虚标实的治法,对中医药复方治疗肠癌的研究,现将临床常用的治法归纳如下。

2.1 养阴化瘀解毒法 阴虚血瘀热毒是结肠癌的病因病机之一,因此针对患者术后伤阴,久病留瘀的症状,可采用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白建平等[8]认为手术放化疗虽然为驱邪治疗的方法,但由于损伤正气及其副作用影响患者病情的变化,如术后伤正,术后留瘀,呕吐腹泻,伤津耗血,气血亏虚,湿热稽留。八纲辨证中,气血阴阳尤为重要,手术化疗损害人体正气,阴虚,血瘀,热毒停留体内,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病病程持续长,久病耗伤人体津血,损伤脾肾之阴。由此可见,结肠癌手术放化疗后血瘀湿热阴虚症状更甚。裴正学[17]对于肠风夹热型结肠癌,患者出现消瘦,贫血,发热,乏力身困,给予芍药汤,佛平汤,黄连泻心汤加味,改善患者阴亏湿热,少腹疼痛症状。严小军等[18]认为本病是患者脾胃虚弱,津液耗伤为本虚,感受外邪,“饮食自备肠胃乃伤”导致毒瘀互结大肠为标实,治疗上多用养阴生津的参苓白术散配合生脉散加减,化瘀解毒的丹参饮加上三七红花等活血化瘀药治疗结肠癌。张小萍根据阴虚血瘀热毒病机创立了养阴化瘀解毒经验方[19]。全方由炒白芍,党参,当归,炒白术,茯苓,三七,大黄,黄连,败酱草,木香,防风,肉桂,炙甘草组成。本方紧扣脾肾阴虚为本,湿热瘀毒互结为标的本虚标实病机组方。张师重用白芍配当归、甘草调和营血,补脾肾之阴,肿瘤后期正气虚弱,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用党参,能使患者恢复正气,肉桂温补脾肾之阳,用黄连、黄芩、木香、败酱草清泄肠中湿热毒邪。大黄配芩连导湿热下行,配木香能行气导滞,佐以三七,芍药、当归合用调和营血、行血止血。全方滋补脾肾、清肠道湿热、化肠道瘀毒,对治疗结肠炎及结肠癌前病变取得了显著性疗效。以上几个医家都是从结肠癌的阴虚血瘀热毒为切入点,针对结肠癌患者术后伤阴留瘀症状,给予养阴化瘀解毒法治疗,不仅是针对该类型结肠癌患者,对于其它肿瘤并伴随阴虚血瘀热毒症状,临床上也可以采用此思路进行随症加减来缓解患者的病痛,提高生存质量。

2.2 补脾燥湿解毒法 脾虚湿热是结肠癌的病因病机之一,脾虚运化无力,阻碍气机,湿热久羁肠道,人们酒食无度,或者偏嗜油炸烧烤,作息无规律,日久肠道积毒,肠内息肉恶性循环会渐生肿瘤。以下几个医家从实验和临床角度来研究脾虚热毒型结肠癌。万光升等[20]运用健脾解毒方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多耐药影响的相关研究,方中运用了健脾补气解毒等中药,针对脾虚湿热型结肠癌,验证了中药复方制剂可以逆转大肠癌耐药,可以下调相关基因的表达等作用,改善脾虚热毒症状。郭勇等[21]对门诊10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发现,舌苔黄腻是临床结肠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针对脾虚兼湿热瘀滞,多用半夏,陈皮,苍术,砂仁,豆蔻,木香等化湿理气药,补脾燥湿解毒法治疗结肠癌效果佳。范中泽等[22]亦创立经验肠胃清验方,全方紧扣益气补脾,燥湿解毒为病机组方。方中运用了黄芪、党参、生猪苓、白术、薏苡仁、八月扎、野葡萄藤,红藤八味药,该方芪参配伍补益人体气血,术苓配伍有标本兼顾之效,补气利湿,益气补脾,薏苡仁能清肠中湿热而不伤正,为利湿健脾之要药。红藤燥湿理气,解肠毒,止疼痛化瘀血,为治疗肠痈的良药,野葡萄藤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疮疡肿毒,肠内吸收止血效果显著。八月扎厚肠胃,除恶气,通十二经脉。二者合用能止血消肿,解毒化瘀利湿。全方集补清养,即能驱邪补正,又能提高免疫力对抑制结肠癌侵袭转移粘附运动和浸润能力取得了疗效[23]。无论是实验还是临床研究,脾虚热毒症状,采用对症治疗,治病求因的治法,患者的免疫能力显著提高。

2.3 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法 湿热瘀毒亦是结肠癌的病因病机之一,结肠癌患者会出现腹部有轻重不同的疼痛和包块,排便次数、排便习惯及粪便形状不同程度的改变,慢性毒素吸收等不良反应。如马超英等[24]对近年来中医药复方以及制剂治疗结肠癌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证了肠胃清抑制剂、复方斑蝥制剂等,运用了清热解毒,燥湿,化瘀等中药结合化疗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机体抵抗能力,降低了结肠癌患者的复发和转移率。南宝等[25]将临床6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周期前2d给予清热化湿健脾消癥中药复方,该方由四君子汤加减清热化瘀解毒的败酱草、莪术、龙葵等十四味中药组成,联合化疗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恶心呕吐及腹泻的毒副明显降低。庞德湘等[26]亦认为本病是湿热毒邪蕴结大肠,气血运行不畅,治疗上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主。善用槐角地榆汤加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患者机体宏观调节,提高生存周期。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研制的解毒三根汤是专门针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有效验方[27],该方由虎杖根、藤梨根、水杨梅根三味中药组成,虎杖根活血解毒、消炎止痛。藤梨根清湿热、消肿瘤、抗癌等功效。水杨梅根清热活血解毒,古籍记载有抗菌消炎,散瘀活血功效。三者合用能化瘀解毒,清肠道湿热,改善肠道微环境。该方证实能干预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转移能力,改变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机体免疫力。针对患者腹部包块,肠道毒素等症状,可用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法治疗结肠癌患者,拓宽治疗途径。

2.4 补益气血法 气血不足亦是结肠癌病因病机,也是结肠癌患者整个病程常见的症状。因此可采用补益气血法进行治疗。燕飞等[28]在对112名术后结肠癌患者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作为辅助用药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的患者,实践证明改善了患者体内血液学毒性反应,增强了机体免疫力。董芳等[29]对80例恶性肿瘤患者用补气养血、补肾健脾作用为主方的药物,益气固本汤(灵芝、西洋参、黄芪、熟地黄、制何首乌、茯苓、半夏曲、焦神曲)可增增强带瘤患者化疗后体质,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缓解病痛,临床效果显著。张超等[30]使用补中益气汤结合化疗治疗对结肠癌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进行随访,方中运用了当归补养营血,人参大补元气,黄芪补气固阳,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陈皮理气使诸药补而不滞;柴胡配升麻升举下陷之阳气,全方合用使气血生化有源,改善了结肠癌患者术后气血羸弱症状,减轻了化疗的毒副作用。黄智芬等[31]对31例晚期结肠癌患给予八珍汤加味,使用四君子汤健脾补气,渗利湿浊,四物汤补血活营,补血而不滞血,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丹参化瘀血,生新血,薏苡仁利水消肿,健脾渗湿,有利于肠道吸收。该方证实八珍汤加味能降低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维持结肠癌患者的造血功能,明显改善机体的贫血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由上可见,结肠癌的病因病机是多方面复杂因素的结合,在中医治疗上不再是局限单味药的治疗,现在临床上治疗结肠癌多综合各方面病因病机因素,选用复方治疗结肠癌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以后临床进一步对遣方用药的探讨。

3 结语

综上所述,结肠癌的治疗根据本虚标实的病因病机在治疗上标本兼顾。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并注重护卫人体正气,临床大量试验证明中医药治疗结肠癌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带瘤患者复发率和转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机体免疫机能。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深入探索结肠癌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病痛和副作用最小化、治疗效果最大化,希望广大学者能够继续深入中医学的研究,为结肠癌治疗提供更宽广的前景和思路。

猜你喜欢
热毒结肠癌病因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Meta分析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抑郁症病因病机探源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