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

2018-02-13 11:57何青云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1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兽医

何青云

(宁夏固原隆德县山河畜牧兽医工作站,宁夏隆德756300)

兽医实验室承担全县动物疫病监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等主要任务,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新发疫病和突发疫情的快速诊断与签订,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质量采取集中监测、定点监测和跟踪监测等多种监测方式进行实施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对基础免疫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起着具足轻重的作用。

1  明确建设标准,科学规划布局

2010年,根据农业部《兽医系统兽医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和自治区农牧厅《宁夏市县级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工作方案》要求,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率管理”的原则,落实“标准化建设、法制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安全化操作”的目标,加强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兽医实验室占地面积260平方米,按照功能建成接样室、解剖室、洗涤消毒室、样品试剂室、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档案资料室和耗材库8个独立功能室,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布局符合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要求。主要功能室安装了空调、洗眼器,每一个功能区安装了感应水龙头,对地面、墙面实验台面做了防滑、防腐蚀、防渗处理,在工作区域通道设置了警示标识和紧急疏散指示标识,配备了应急照明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实验室功能分区恰当,布局合理,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符合生物安全一级兽医实验室要求。

2  配备仪器设备,规范使用管理

按照一级生物安全兽医实验室的标准,配有Ⅱ生物安全柜、落射荧光显微镜、酶标仪、超净工作台、废水处理机、超纯水仪、真空干燥箱、干热灭菌器、大容量低速离心机、立式高压灭菌器、空气灭毒杀菌机等仪器设备70台(套、件)。主要仪器设备和压力容器经过省级计量测试院检定/校准、检验,仪器设备技术规格达到检测项目要求,并制定了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使用记录,建立了仪器设备管理卡,粘贴了状态标识。所有仪器设备由专人管理,定期开展保养维护和校验,在授权范围内操作使用。冰箱、冰柜和超低温冰箱建立内存物登记卡,并定期进行温度测量、记录。

3  按需设置岗位,强化人员培训

3.1 岗位设置

根据实验室检测工作及业务发展需要,实行“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用人原则,设置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生物安全负责人、内审员、质量监督检查员、接样员、仪器设备耗材管理员、药品试剂管理员、档案资料管理员等9个岗位。

3.2 人员培训

集中培训:根据岗位职责,实行实验室技术人员轮流备课讲课的方式,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条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检验技术标准规范的培训学习。外出学习:按照“走出去、学进来、教下去”的方式,选派检验人员参加区、市业务部门举办的各类学习培训班,增长见识,增强素质。邀请专家授课:邀请专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现场技能指导和培训,了解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本领。比对试验:统一制作盲样,统一提供检测试剂,统一操作方法,统一比对时间,开展实验室内部检测能力比对试验。积极参加区、市级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试验,认真比对结果分析,不断缩小实验室内部检测结果差距,改进不足,进一步提高检测水平。

4 建立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

4.1 健全管理制度

按照兽医实验室岗位设置和要求,制定 《实验室岗位责任制》、《实验室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制度》、《药品试剂管理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废弃物及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制度》、《各功能室管理制度》等14项管理制度。

4.2 完善体系文件

依据“质量第一、科学公正、及时准确”的质量方针,建立了与检验工作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实验室各项工作制度4个层次。《质量手册》共分22章,规定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描述了组织、管理体系、文件控制、检验分包、服务和供应品采购、合同评审、申诉与投诉、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检验方法、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结果质量控制和结果报告技术要求,对质量管理体系作了系统的、纲领性的阐述,是各项质量和技术活动的主要依据和准则。《程序文件》共包含41个程序文件,规定了质量活动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作业指导书》包括42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34种动物疫病检验操作规程,各种规范的原始记录、质量记录61份,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与检验工作相适应,符合实际和特点。

4.3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制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组建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制度,采取内部定期自查和不定期抽查的形式,进行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整改,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报告制度、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期间应急值守机制。配备了应急急救设备,严格按照应急处理程序,开展应急急救演练,提高应急急救处理能力,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及时处理。认真贯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加强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4.4 严格内审和管理评审

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质量体系文件和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内审计划,组建成由质量负责人、内审员等四人组成的内审组,每年度定期开展对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进行全面内部评审和管理评审。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各相关责任功能室制定纠正计划,进行原因分析,各相关责任功能室确定整改办法、完成时间、责任人和跟踪验证时间。对质量管理体系日常运行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责任功能室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并跟踪回查和验证,使纠正措施落到实处。

4.5 有效质量监督控制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质量监督检查员负责对检验操作过程、关键环节、主要步骤进行有效控制,严把检测试剂入库关和仪器使用关、领样和检测关、检验结果的审核关、检验报告的编制、审核和批准关、生物安全防护关“六关”,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4.6 认真处理检验质量争议

按照抱怨程序,受理异议申诉,对客户的合理要求,要及时予以信息反馈,对因意外因素造成延迟的,要及时与客户沟通,取得谅解。对时间要求紧迫的,安排检验人员加班加点,最大限度地要满足客户需求。

4.7 严格遵守公正性声明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质量技术标准要求,独立行驶检验职能,不受外界干扰和行政干扰,科学公正的开展检验业务,真实、客观的出具检验报告,保证检验质量和检测工作科学性、公正性。

5 完善监测机制,科学指导防控

5.1 科学实施检测

建立集中监测、定点监测、随机监测和跟踪监测相结合监测机制,采取“随机采样、实地指导、现场封包、盲样监测”的方式,加强牛羊口蹄疫、羊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八个项目的免疫质量监测和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检测。

5.2 拓宽检测范围

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后,主要开展细菌类、病毒类和寄生虫类三个大项34个参数的检测项目,包括凝集试验、ELISA试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寄生虫分离及鉴定、病理学检查。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农业部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商品化检测试剂盒的优先次序原则,选择建立动物疫病诊断和检验方法,设置标准查新员,定期对与实验室检测能力范围内的动物疫病检验技术标准查新,确保实验室检验技术标准现行有效。

5.3 科学指导防疫

按照“以监测指导防疫”的工作思路,规范有效开展动物疫病诊断、监(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通过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监(检)测结果,及时开展重大动物疫情风险评估和分析,准确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趋势,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控措施,科学指导防疫工作,充分发挥监测对防疫的指导作用,为全县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5.4  顺利获得“两证”

通过实验室建设年、规范年和效能年活动的实施,2010年通过了农业部、自治区专家组的考核认证,2013年通过自治区技术质量监督局专家组的现场评估,顺利获得资质认证,成为全区首家获得“两证认证”县级兽医实验室。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兽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