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枸杞及其绿色清洁栽培技术

2018-02-13 16:08王红梅陈玉梁石有太郭天海韩富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黑果枸杞树体

王红梅,陈玉梁,石有太,郭天海,韩富军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黄羊试验场,甘肃武威 733006;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落叶灌木,环境适应性强,抗寒、耐旱、耐盐碱,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区的一种特有野生植物,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的重要生态效应。黑果枸杞成熟果实富含花青素、枸杞多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等功效。其干果中的花青素含量最高达到3 690 mg/100 g,超过蓝莓,尤其含有清除超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功能的天然花色甙素[1],药用、保健价值远远高于普通红枸杞。目前,以黑果枸杞为原料生产的系列产品已涵盖饮料、保健食品、药品以及天然色素等领域[2],且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持续上升,黑果枸杞野生居群的规模以及分布区域正在迅速减小[3],市场供应量十分有限,因此开展黑果枸杞人工驯化栽培、苗木繁育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人们对食物品质乃至整个生活和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与无公害食品已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清洁生产是指从“农田到餐桌”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控制,避免或减少污染,同时生产出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以达到环境和食品安全的目的。清洁生产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通过对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及环境的调控,以提高生态效应,降低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的风险[4]。发展有机农业、提倡绿色种植和清洁生产是今后枸杞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从品种选育、园地选择与规划、科学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黑果枸杞清洁生产栽培与管理技术,以期为黑果枸杞绿色有机种植与清洁生产提供参考。

1 黑果枸杞的特征特性

黑果枸杞属于茄科枸杞属,为多棘刺落叶灌木,株高可达2 m。多分枝,枝条坚硬,常呈“之”字形弯曲,枝上有白灰色或灰褐色刺针。单叶互生或近对生,花小,花期5—9月,果期7—10月[5]。叶2~6片簇生于短枝上,肉质无柄,条状披针形或圆棒状,长5~30 mm,先端钝圆。无限花序,花1~2朵生于棘刺基部两侧的短枝上,花梗细,长 5~10 mm;花萼狭钟状,长 3~4 mm,2~4 裂;花冠漏斗状,筒部常较檐部裂片长2~3倍,浅紫色,长1 cm,雄蕊不等长。浆果球形,顶端稍有凹陷,成熟后紫黑色,直径4~9 mm。种子肾形,褐色[6]。黑果枸杞抗旱、抗寒、耐盐碱、根蘖性强,常以群落形式分布于干旱盐碱地、荒漠、戈壁与半荒漠地区,是防风固沙、荒漠化土壤改良的优良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学价值。黑果枸杞产量较低,市场售价较高,近年在医药和保健品市场中脱颖而出,逐渐受到人们青睐[7]。随着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的进一步明确,黑果枸杞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2 绿色清洁生产技术要求

2.1 苗木繁育与品种需求

黑果枸杞是常异花授粉植物,野生种经过栽培驯化以及自然遗传变异过程,形成了许多栽培品种类型,其中不结果、产量低、果实小的类型占很大的比例,需要经过人工选择优胜劣汰,保留选育优良的品种类型。生产中黑果枸杞育苗多选用种子萌发、野生根蘖苗、扦插、组培、嫁接等方法[8],可在春秋两季进行。黑果枸杞是耐旱性植物,根蘖苗、嫩枝扦插和组培苗移栽过程中容易浇水过多造成水涝出现暂时性“假死”现象,使缓苗期过长,不利于苗木快速繁育。嫁接是近年来黑果枸杞生产中较常用的育苗手段,以种子萌发的实生苗为砧木,选用优良接穗进行嫁接,接穗生长发育快,同时由于砧木树势旺盛可带来果实大、结果多,丰产性好等益处。

果柄长、果皮较厚、棘刺少的品种更符合种植要求[9]。因此要加快推进丰产、高抗、大果型良种及新优品种的选育工作,尽快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现种苗生产良种化、规模化,满足种植基地建设的用苗需求。大力推广新优品种,逐步改变种植品种混乱的局面,从根本上支撑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2.2 园地选择

黑果枸杞原产于自然条件严酷的西北荒漠地带,耐旱、耐盐碱,喜强光照。黑果枸杞种植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的沙壤土地块,若能集中连片,可实现规模化发展。为了在较短年限内使黑果枸杞取得效益并且长期实现优质稳产,园地规划要符合商品化、产业化、长效化发展要求。要选择抗病性和丰产性好的品种,综合考虑耕作、采摘的便利性和以及种植园常规管理工作的机械化等,达到高效、规模化生产的目标。

2.3 肥水管理

黑果枸杞的肥水管理要根据树龄的大小、栽植密度、土壤肥水状况以及不同生育期肥水需求规律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灌溉措施可以达到培肥地力、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效果。通常基肥以牛羊粪、秸秆腐熟肥等农家肥为主,同时配施氮磷复合肥,在冬灌前施入。幼龄树可在树冠外缘的行、株间,两边各挖1条深25 cm左右的长方形或月牙形沟槽施肥,成年树在树冠外缘50 cm深的环状沟施肥。黑果枸杞既喜水,又怕水,水涝会造成树体徒长或者根部腐烂,因此灌水要勤灌、适度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不可大水漫灌。一般在4月下旬灌头水,10~15 d后灌二水,之后每隔30 d灌水1次,全年灌水5次左右。极其干旱的生长环境可推行水肥一体化等清洁生产技术的集成应用,可以起到节水节肥的效果。

2.4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重要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根据苗木的生长结果习性、立地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特点,科学合理调节树体的风光条件和营养分配。黑枸杞的修剪以整形为基础,通过剪、截、留、疏等具体方法培养和维持植株通风透光良好,结果枝条分布均匀,树冠大而圆满的丰产树形,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达到持续高产稳产的树体结构。通过整形修剪使树体具有牢固的树冠骨架和合理的冠层结构,为以后的生长结果、耕作管理和丰产打好基础。

黑果枸杞3 a挂果,5 a进入盛果期,整形必须在定植后的前3 a完成,在每年夏、秋季通过适时修剪和逐年整形养护。定植当年在植株高度30~40 cm处留5~6个发育良好的主枝,其余枝条全部剪除,此为第1层,然后往上每30~40 cm留1层,每层留4~5个主枝条,最终将整个树形修剪成3~4层的伞状,在此基础上每年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经过这样的修剪整形,每株黑枸杞可有几十条结果的骨干枝条,可相对保持产量[10]。通过整型修剪去除病虫枝、弱枝等,保证稳产,培养大果型枸杞,提高果实品级,增加种植经济效益。

2.5 病虫草害防控

野生黑果枸杞抗虫害能力较强,常见的枸杞病虫害对其生长危害不大,但大面积种植时蚜虫、木虱(俗称土虱)、卷梢蛾等对其正常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病虫害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辅以化学防治。防治药剂尽量使用生物源农药,限量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多菌灵、除虫菊脂类,坚持一药防治多种病虫害,在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使用量及残留危害,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倡导清洁生产,加强基地科学化管理,清洁病虫害寄生场所,在源头上断绝病虫害蔓延,确保绿色果品质量达标。具体措施是在春季封园,做好树体与地表土壤消毒杀菌;夏秋季中耕除草,提高生育期树体防护能力;秋冬季结合修剪将枯枝落叶落果及时清除消毁,并深埋或焚烧,破坏病虫害寄生场所。结合科学合理的肥料水分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措施,培育健壮的树体,提高抗病虫能力,并创造出有利于植株生长与结果、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生态环境条件。

2.6 及时采摘收获

适时采摘是确保果实质量和提高商品价值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7—9月采收黑果枸杞果实,当果实变为深紫色,颗粒饱满后即可采摘。若果实采摘太早,则果粒小、内含物少、产量低、质量差;采摘太晚会有霉果、裂果发生,也会影响果品质量。

黑果枸杞果实采摘一般是手工将果子逐一轻轻摘下放置于尼龙袋内,采摘时要小心棘刺刺伤手指。由于果实成熟期持续时间较长,采摘工作不能一次完成,费时费力。如果是需要修剪的枝条,可将果实成熟枝条剪下,在通风处摊开阴干后轻轻敲击抖下果实,然后筛选去除枝、叶、不成熟果实等杂质。为保证品级不可手捏揉搓,以干净整洁、色黑粒大为佳品,在凉爽通风的地方存放。成熟果实如不及时采摘,也不自行脱落,会自然在枝头风干[11]。黑果枸杞粒小皮薄,不宜进行暴晒,应防止果实因太干燥而破碎,影响品质[12-13]。同时,要避免对果实进行重压或外力挤压,保证果实的品质和外观都是最佳水准[4]。秋季采收果实时要做到三轻,即轻摘、轻拿、轻放;二净,艰险树上采净、地上捡净;三不采,即果实成熟度不够不采、早晨有露水不采、喷过农药不到安全间隔期不采[14]。

猜你喜欢
黑果枸杞树体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乌紫鸟的成功路
核桃黑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乔砧苹果密植园断根控水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宁夏六月枸杞红
枸杞到底是怎么养生的?
黑果枸杞化学成分研究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
黑果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