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蓝型春油菜宽幅匀播节水灌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8-02-13 16:08赵贵宾刘广才张廷龙张忠福孙世龙宋金凤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宽幅甘蓝型垄沟

赵贵宾,刘广才,张廷龙,张忠福,孙世龙,宋金凤

(1.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20;2.永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永昌737200;3.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山丹 734100)

油菜是甘肃省面积和产量最大的油料作物,目前全省种植面积18.67万hm2[1],其中冬油菜种植面积11.00万hm2,春油菜种植面积7.67万hm2[1]。春油菜主要分布在南部二阴山区的临夏、甘南、定西及祁连山北麓的张掖、金昌、武威等区域[1]。海拔1 800~2 400 m的地带是甘蓝型春油菜的适宜种植区,该区域春油菜产量高,单产在3 000 kg/hm2左右[2]。其中该区域的祁连山北麓甘蓝型春油菜产区主要以灌溉为主,产量较高,要实现向更高产量跨越难度较大。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引进和创新提出了宽幅匀播技术[3],采取扩播幅、增行距、促匀播、适度增密、分层施肥、微垄沟灌等配套栽培技术以及农机农艺融合[3-6],广泛应用于小麦、油菜、青稞、胡麻、啤酒大麦等密植作物[4-9]。其中甘蓝型春油菜宽幅匀播节水灌溉栽培技术于2016年起在永昌、山丹等县试验示范种植获得成功。试验与示范推广表明,该技术增产、节水效果显著,绿色高产高效,操作简单,群众易于接受。为大力推广宽幅匀播节水灌溉高产栽培技术,实现春油菜高产稳产,我们制订了“甘肃甘蓝型春油菜宽幅匀播节水灌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甘肃甘蓝型春油菜宽幅匀播节水灌溉高产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础条件、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河西内陆河灌区及沿黄灌区的甘蓝型春油菜种植区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762-89油菜籽

DB62/T 798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

GB 4285-1989无公害食品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无公害食品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1NY/T496.5—1999无公害食品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GB 18877-200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NY/T 525-2012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甘蓝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由芸薹与甘蓝通过自然种间杂交的双二倍化进化而来的一种复合种,以收籽榨油为种植目的,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千粒重3.5~4.5 g,种皮蝉褐色或红褐色,少数土黄色。种子含油量高,一般为35%~45%,最高可在55%以上。

3.2 春油菜

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一年生油菜。

3.3 宽幅

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种子分散式粒播,将传统条播播幅由1~3 cm增加到10 cm左右的宽播幅。

3.4 匀播

使种子精准、均匀的分布于宽播幅内,实现宽幅内均匀播种。

3.5 宽幅匀播机

满足宽幅均匀播种农艺要求的播种机。

3.6 宽幅匀播机械化作业

满足油菜播种环节对施肥、宽幅开沟、宽幅均匀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农艺要求的机械化一次性复合型作业。

4 基础条件

4.1 土壤基础肥力

含有机质 10.0~30.0 g/kg、碱解氮 30~60 mg/kg、速效磷12~25 mg/kg、速效钾 100~180 mg/kg。

4.2 气象条件

4.2.1 降水 年降水量≤300 mm,但有灌溉条件。

4.2.2 灌水 生育期灌水2~3次,每次灌水量为900~1 200 m3/hm2。

4.2.3 温度 无霜期>110 d,年平均气温>6.5℃,油菜全生育期需≥0℃积温1 800~2 100℃、≥10℃的有效积温1 100~1 200℃。

4.2.4 光照 年日照时数≥1 800 h,生育期日照时数≥1 000 h,5—8月份太阳辐射日值≥1 800 J/cm2。

4.3 土壤墒情

播种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60~220 g/kg。

4.4 种子质量

满足GB 11762-89三级以上要求。

5 播前准备

5.1 选地整地

5.1.1 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且有灌溉条件的平整农田,以小麦、马铃薯、豆类等非十字花科作物为前茬,忌连作,也不宜与其它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同时要注意避免用过磺隆类除草剂的地块。

5.1.2 耕作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翻灭茬(翻耕深度20~25 cm),熟化土壤。立冬到小雪期间灌足底墒水,早春浅耕耙耱,镇压保墒,做到土细疏松、地表平整。

5.2 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用50%辛硫磷乳油7.5 kg/hm2或48%毒死蜱乳油7.5 kg/hm2加水10倍,喷拌细沙土750 kg制成毒土撒施后进行浅耕。或结合整地浅耕,用40%辛硫磷乳油7.5 kg/hm2加细沙土450 kg拌成毒土撒施,或兑水750 kg地表喷施。播种前用48%氟乐灵乳油2 250~2 700 mL/hm2兑水 450~600 kg地表喷施进行土壤密闭处理,然后混土10 cm,可防除禾本科杂草。

5.3 肥料准备

5.3.1 肥料指标 要求符合GB 18877-2009、NY/T 525-2012、NY/T 496的规定。

5.3.2 肥料种类与品种 包括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氮磷钾复混肥、磷酸二铵、普通过磷酸钙、尿素、硫酸钾、硝酸钾等。

5.3.3 科学施肥 一般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 000~45 000 kg/hm2、N 135~150 kg/hm2、P2O5105~120 kg/hm2、K2O 30~45 kg/hm2(尿素 225~30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0~1 050 kg/hm2,或磷酸二铵150~225 kg/hm2、尿素 120~150 kg/hm2、硫酸钾60~90 kg/hm2)、硼砂 7.5~15.0 kg/hm2。不施农家肥时,则需施磷酸二铵225~300 kg/hm2、尿素 225~300 kg/hm2、硼砂 7.5~15.0kg/hm2。农家肥和磷肥、钾肥做为底肥播前一次性施入,氮肥60%作底肥和种肥,40%作追肥。

5.4 种子准备

5.4.1 品种选择 选择耐旱、耐寒、抗病、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甘蓝型杂交双低春油菜品种,如青杂2号、青杂5号、青杂7号、华协1号、圣光401、冠油杂812等。

5.4.2 种子处理 播前3~30 d,精选纯净、优质、粒大的种子,用70%锐胜可湿性粉剂按质量比5~7∶1 000的比例进行种子包衣。播种时,在种子中掺入5%甲拌磷颗粒剂15~30 kg/hm2,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及蝇类、跳甲等苗期害虫。

5.4.3 种子质量指标 要求种子籽粒饱满,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90%、含水量≤90 g/kg。

5.5 机手培训

5.5.1 技术培训 机手要经过操作技术培训,熟练掌握青稞宽幅匀播机操作方法,取得相关资质后方可上岗作业。

5.5.2 劳动保护 机手在作业时要穿适宜的工作服,以免被牵挂引起伤害。

6 播种

6.1 播种机具选择

采用宽幅匀播机械作业。25~35马力四轮拖拉机配套6行、8行、9行、10行、13行中大型宽幅播种机械作业,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宽幅播种、镇压等全部工序;也可采用手扶拖拉机和微耕机配套的4行、6行播种机,及畜力带动的3行播种机。可根据地块和配套动力情况选择。

6.2 适宜播期

一般在4月中下旬,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3℃以上、地温稳定通过1℃、表层土壤宜耕时播种为宜。适期早播有利于根系发育、形成壮苗。尽量避开降水天气,在降水前3~4 d天气晴朗的条件下播种,掌握在降水前基本出苗,以防板结,争取保全苗。

6.3 播种规格

播种深度一般为3~4 cm。播幅10 cm,空行距15 cm,行距(播幅+空行距)25 cm。宽幅匀播机耧腿深度、间距要调一致,确保籽粒均匀,播深、行距相同,做到不漏播、不重播,地头地边补种整齐。

6.4 播种密度

根据地力和和品种特性确定播量。宽幅匀播时种子之间距离加大,可以适度增加密度,一般播量较当地条播增加3.0~4.5 kg/hm2,达到12.0~15.0 kg/hm2。

6.5 微垄沟播

宽幅匀播机播种后自然形成垄沟相间的微垄沟,在灌溉区也把这项技术称作微垄沟宽幅沟播沟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在沿黄、河西灌区应适当调整宽幅匀播机的播种深度,使微垄沟深度达到5~10 cm,以便进行沟内小水浅灌,实现节水灌溉。

7 田间管理

7.1 间苗定苗

春油菜幼苗具2~3片真叶时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4片真叶时定苗,水地一般保苗27.0万~37.5万株/hm2。注意在雨天或土壤过湿时不宜间苗,以免土壤板结,影响生长发育,油菜缺苗断垄普遍时,要及时补苗。

7.2 除草

7.2.1 阔叶杂草 春油菜播前3~7 d用48%氟乐灵乳油1 500~2 250 mL/hm2兑水600 kg,均匀喷洒于地表以防除阔叶杂草。

7.2.2 野燕麦 春油菜幼苗3—4叶时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0~450 mL/hm2兑水225~450 kg进行地表喷雾处理,可有效防止野燕麦危害。

7.3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有疏松土壤、增温保墒、清除杂草、减轻病虫危害、促进根系发育的作用,至少需要进行2次。第1次在春油菜幼苗齐苗后结合间定苗进行,不宜过深,3~5 cm即可。第2次在春油菜幼苗5~6片叶时进行,深度增至10 cm左右。

7.4 灌溉补水

微垄沟灌,节水灌溉。一般灌水2~3次。5月中下旬油菜长至5~6片叶时灌头水,苔花期灌二水,盛花期到终花期根据墒情灌3水。灌水量前期多后期少,适宜灌水量为750~1 050 m3/hm2。中后期灌水要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最好选择无风晴天灌水,以防倒伏。

7.5 追肥

一般在6月上中旬,油菜抽苔期结合灌水或降水追施尿素150~225 kg/hm2。同时,在油菜抽薹期、现蕾期、开花初期叶面喷施适量硼镁锌肥、速乐硼、植物动力2003等3次左右,可防油菜“花而不实”的现象,促进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

8 病虫害防治

8.1 病害防治

油菜菌核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油菜白粉病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8.2 虫害防治

跳甲在4月下旬、5月上旬油菜出苗后开始咬食油菜子叶,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倍液田间喷雾防治,连喷2~3次。油菜蚜虫在干旱时会发生,特别7月下旬以后的油菜生长中后期易发,发生初期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5 000~6 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 000~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田间喷雾防治。

9 收获与贮藏

9.1 收获

当全田80%的角果呈淡黄色、分枝上部有部分绿色角果、分枝中下部角果内种子呈本品种固有色泽时收获为宜。收获油菜最好在阴天或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收获要做到轻割、轻放、轻捆、轻运。

9.2 贮藏

收获后要摊晒、堆垛,在角果充分后熟、干燥后及时脱粒。脱粒后充分晾晒,待种子含水量≤9.0%时再装袋入库贮藏。

猜你喜欢
宽幅甘蓝型垄沟
基于专利分析宽幅激光三维测量与复合成像技术发展态势
“资源一号”02卫星可见近红外相机、宽幅红外相机在轨顺利开机成像
甘蓝型油菜白花基因InDel连锁标记开发
垄沟种植及其施肥优化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京华165”选育和栽培技术
临夏县冬小麦宽幅精准匀播最佳施肥技术研究
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对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皱 纹
生活趣事
甘肃省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消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