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新型发展战略的时代意义

2018-02-13 06:36李丹
青年时代 2018年33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技术创新知识产权

李丹

摘 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目前,针对我国的发展现状来将,创新型发展战略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向,它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给人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也可以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人才和知识使创新型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和载体。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与规划是创新型发展战略实施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新型人才;知识产权

一、实施知识创新型发展战略的必然性

(一)转变发展动力

对于我们国家来讲,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我们国家一直走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政府做主导。这种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一直实施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就是靠投入更多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更多的资金注入等,使我国的经济也在快速增长。这种增长即是物质的发展模式发展到今天,虽然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财富,但是却不能使经济健康良好持续的发展下去,甚至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生存。资源的匮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几近无法生存的困境,我国之前实施南水北调的大工程,就是因为水资源的匮乏,以及由于简单简陋的工业设备和施工方案,各地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污染,使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物力,人力,精力在治理粗放经济模式带来的严重后果。另外,耕地的减少,自然物种的灭亡,气候的恶变等,使我们国家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我们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既重投入,又重产出,既重增长,又重质量。党和国家审时度势,提出了走创新型发展战略。通过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人才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发展的转变。使发展走向精,高的模式上来。

(二)增强国际竞争力

当今世界发展的格局不断被刷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发展的进步,人类的文明。使得各国都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发展,一些国家甚至不惜以牺牲他国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自己国家的发展。另外各国之间展开了资源掠夺战,石油、燃气、等之间的争夺甚至已经上升到了战争。当今世界经历了五大发展理念之后,都看到了知识人才,技术创新对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支撑作用。当前以科技领先的美国不断的给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摩擦,以打压其他发展国家的发展势头,保证自身的领先位置。通过知识产权的自身保护,制造各种造壁垒。知识产权是什么,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我们国家只有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拥有了一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才有可能在恶劣的国际竞争中主导话语权。

二、科技和人才是创新型战略的核心和载体

(一)科技是创新的核心

早在我们党的第二代偉人邓小平同志于1988年9月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时就提出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讲发展,讲创新,要有技术。先进的技术、核心的技术是创新战略的动力。科技的创新已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中,科技创新的能力 是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增强社会生产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推力。所以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果不掌握核心的技术,就会很被动,发展上被动,国际竞争力上被动,被动就要被挨打。所以必须紧紧抓住和利用好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机遇,顺势而上,进行自我创新,拥有属于自己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搞好自身的发展,不再依靠大量的资本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投入成为世界工厂,我们要成为中国制造。就我国当前的情况 看,创新战略的实施已经刻不容缓,不仅是促进经济高速的发展,而且是推动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也是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和顺应人类经济发展规律所做的战略选择。

(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

1.充分调动各个环节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技术创新的投入到成果的产出是多元化的,它会产生多个的价值,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在这些价值的产生中有各个环节的主体的参与。2.完善政府的政策及协调能力,政府不仅要协调好科技创新与投入市场之间的关系,也要协调好国家创新政策与地方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市场经济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使市场自由化,政策引导化。3.加强基础前沿和战略科技领域布局,在重要的科技领域中建立一批重大的国家科研研究基地,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力争突破我国核心技术的瓶颈,引进一批全球高端科技人才,建立一支顶端的科技研发队伍,进行科技前沿探索,力争在某些学科领域引领世界。4.紧抓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的机遇,充分把握智能信息在创新发展战略中的优势作用,人工智能、互联网、移动通信、量子通信、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信息技术已经日益的渗透到人们的生存生产方式中,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分工,影响着国际竞争力的重新洗牌。

(三)人才是创新的载体

人才是创新的载体。没有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就无法进行,它不是说有多少的资源,有多少的资产,就可以进行的。一切实践的主体都是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一切实践活动都无法进行,首先要肯定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地位。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推动创新的历史。所以,要肯定人的作用,尊重人的活动,之前生产发展也是靠技术推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但这些工业革命背后的推动力量是人,所有的经济总量,所有的社会财富都是由人创造出来。人类的智慧无法估量。要创新,首要的是人才,要有一批有毅力,有能力的高端人才。

目前我国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是,科技人才总量不少,而且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等领域领军人才严重不足。

在人才的运用上,一要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把人才用好,用活,建立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完善评价这个指挥棒。二要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实用技术人才等方面人才队伍建设。”三要大力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四是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是要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制定更加积极的国际人才引进计划,吸引更多海外创新人才到我国工作。

(四)如何培养优秀的创新科技人才

人才的培养在理论,在实践,即在学校,在工作岗位。学校是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的摇篮。尤其是现在学校的培养模式已经朝着创新型人才的模式转变,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是指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三者相结合,由企业对于技术的需求而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合作有其提供相应的技术需求。整合社会资源,促进技术创新。在当代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的高科技环境下,大学将被推向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应该加大高校建设的投资力度,促进高校相关技术实验室的建设,鼓励高校与当地的产业相互结合,引导高校教师与企业合作做项目、做课题,使其技术更直接的转化为生产力。通过企业这个实践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鼓励高校教师多走出去,去一些成功案例的创新型国家或具有高端核心技术的发达国家的大学学习交流,学习其先进经验。以“硅谷”为例,斯坦福大学对师生创业和建立学术界和产业界合作的积极支持,创造了“硅谷”的经济奇迹。

三、知识产权在创新型战略中的位置

实施知识产权的意义。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中,知识产权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型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自主知识产权”概念是从创新成果产权归属的角度来进行界定的,它在强调自主创新的同时也不排斥外来技术,只是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對外来引进技术是否拥有完全控制权之上,以避免出现因技术引进而受制于人,导致产业困境现象的发生。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已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创新型道路,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是创新的核心关键。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可以说是为创新型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的。有了先进的技术,就必须要有专利的申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把自己的技术保护起来,才能好好的利用起来,使新的科学技术更直接,更有效的转变为生产的支撑要素。目前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打压,充分体现了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我们国家当前的现实状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全面进入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在国际上屡屡受到美国的贸易制裁必须要有自身的先进科学技术,必须要有自身的知识产权,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优势。中美自建立贸易交往以来,就是在彼此的不断摩擦中发展的。表面上中美贸易战是经济之夺,贸易顺差的问题,实际是大国崛起的制高点之争;是高科技产业之争,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之争。主要的原因就是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不平衡,不完善,双方在挣脱高科技的制高点。

四、小结

实施创新性发展战略是当前全球的发展趋势,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充分认识到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充分认识的知识产权战略是保证创新型发展战略实施的基本保障和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6-06-01(002).

[2]阎玉科,庞风民.论创新型人才特征及培养关键[J].江苏高教,2004(02):87-89.

[3]谢富纪.创新型国家的演化模式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J].上海管理科学,2009,31(05):85-89.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技术创新知识产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