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0项创新型成果寻转化对接

2018-02-14 00:35文图海洋与渔业廖静李奕雯
海洋与渔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工厂化酵素水产

■ 文图|《海洋与渔业》记者 廖静 李奕雯

斑节对虾“南海 1号”与“南海 2号”、卵形鲳鲹优质大规格苗种培育、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产养殖病害现场快检、水产品零废弃物加工……为了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与实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10月2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所”)在广东珠海举办成果转化对接会暨渔病医院揭牌仪式。

会上,南海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其近年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并重点推介发布该所在主要品种繁育、病害防控、循环水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微生态调控等领域的主要技术与产品,以及在优质种苗繁育、智能设备、生态养殖等方面挂牌成立的3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南海建所以来,承担了 3300多项科研项目,取得1800多项科技成果。

南海所副所长李纯厚介绍说,该所近年来通过加大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专利的转化推广力度,实现了以品种为主线,组装集成育、繁、养技术与装备的一体式技术模式完整输出,并借助平台与企业对接,对企业生产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和贡献。

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颜远义也表示,这是水产养殖技术推进的一大节点。以前,因为各种原因水产养殖技术并未受到足够重视,而南海所的成果对接会,将对生产产生较大的推进作用。他认为,渔病医院的成立也给其他地方的水产养殖带了一个好头。

现场,南海所分别与珠海德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广州海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该所渔病医院(珠海)负责人王江勇详细介绍渔病医院情况,现场视频连线展示渔病医院。李纯厚、颜远义等共同为渔病医院揭牌。

来自珠三角地区的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科研与推广单位,以及企业代表 50多人参加了活动。

│张殿昌│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与养殖新品种开发

近年来,南海所初步构建了南海海洋生物活体种质资源库,建立种质资源评价技术体系;突破了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技术,采用群体选育技术培育出了“南海 1号”和“南海 2号”2个斑节对虾新品种;采用了家系选育技术,选育出“南珍 1号”合浦珠母贝新品种和红壳、黑壳、白壳与金壳合浦珠母贝新品系;利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培育出生长快和抗病,抗逆性强的卵形鲳鲹新品系;针对广东重要河口养殖鱼类海鲈和黄鳍鲷,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基因组育种技术,培育出生长快、抗逆性强的新品系。在新品种方面,该所开发了四指马鲅、尖翅燕鱼等人工繁育技术。

│董宏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关键技术

在工厂化养殖关键技术方面,他介绍了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内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石斑鱼技术、基于工厂化循环水的优质水品工厂化循环水品质洁净技术等主要技术。

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以现代微生物技术 (生物絮团技术、生物膜技术、人工基质 -生态基技术 )为基础,分阶段跑道式养殖池工程化设施为支撑,高效循环水处理为依托,智能化精确控制为保障,实现全年高产、稳产多造对虾的现代工业化养殖技术体系,具备高密度养殖、零排放、饲料系数低、在线实时监控、智能化调控与投饵、水循环利用达 90%和产品优质健康等特点。

内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石斑鱼技术针对我国内陆地区气候环境特点和石斑鱼养殖生物学特性,结合高效、节能、低成本等要求。因地、因种制宜,专门化构建了适合于内陆地区石班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集成序批式循环水处理系统构建,改性稻壳作为碳源和载体的养殖水处理脱氮工艺、高效人工海水调配与微量元素调控技术。石斑鱼肠道应激损伤保护与肠道微环境快速平衡调控技术等,建立内陆型石斑鱼室内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体系。项目共获得专利授权 7项,其中发明专利 4项,实用新型 3项。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创新奖”。

工厂化循环水品质洁净技术围绕当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针对暂养净化期养殖生物学特性,根据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安全、高效、全程可控的特点,集成节能高效水处理技术、鱼类运输暂养应激防护技术、肠道微环境调控技术、益生菌和中草药病害防控技术、智能化在线监测和日常投饲管理,构建了鱼类工厂化循环水暂养净化技术体系。

│冯娟│水产养殖常见病害防控技术

她介绍了数种常见的病害防控技术。第一是检测和诊断技术。分子检测技术是现今进行病原检测和诊断的主要技术方法。其根据目标生物的一段特异性的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扩增或是特异性探针结合,通过电泳或是显色或是荧光等方式进行阳性结果判定。

第二是生态防控技术。其利用生态学原理、减少或控制病原菌数量,从而达到减少疾病发生的防控技术。比如生态位竞争、生态捕食、环境调控、饵料生物培养。

第三是免疫防控技术,是指利用养殖生物本身的免疫防御系统,通过增强免疫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发生的防控技术,主要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其中非特异性免疫中的渔用疫苗存在困境,我国渔用疫病发展进程比较缓慢,到目前为止,国外已经上市的渔用疫苗 140多种,而我国已经取得兽药证书的渔用疫苗只有4种。

│吴燕燕│大宗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

主要包括:罗非鱼零废弃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网箱养殖军曹鱼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南海主要经济海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取珠后的珍珠贝加工利用技术、鲈鱼加工关键技术、传统鱼类腌干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等。

而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则是针对细菌、甲醛、明矾、重金属、残留农药、河豚毒素等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及真假鱼翅辨别技术、水产品标准体系建立等。

│杨铿│活性酵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活性酵素能促进有益藻类繁殖,培养浮游动物,为鱼虾苗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改善肠道环境,利于消化和吸收,减少出现肠炎和白便的机率;保持稳定的水质,分解水中残饵、粪便等残屑,补充碳源。

他列举了养殖户使用酵素在露天土塘和冬棚养虾、工厂化养虾,以及在泥鳅、全目鲈鱼养殖中得到成功应用的多个案例。养虾过程使用酵素,可以使得水质全程水色爽活、稳定,氨氮、亚硝酸盐、pH等指标正常,池底干净、虾体色透明、肠道粗,活力好;泥鳅养殖使用酵素,水色好、水质稳定,泥鳅长速加快三分之一;在养殖全目鲈鱼时使用了酵素自配饲料,代替以前使用的鱼浆,避免了鱼浆对水质的污染,使得鱼苗吃料快、长速快、成活率高,水质稳定。

猜你喜欢
工厂化酵素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加油!水产人!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
鲑鳟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的孵化和开口技术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现状分析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工厂化养虾到底难不难?做好肠胃管理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