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融资需求、渠道与对策分析

2018-02-14 00:10李岳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9期
关键词:融资资金建筑

李岳

1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也面临着转型的局面。但建筑行业具有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建筑企业在资金积累方面发展的非常缓慢,一旦收款金额数目不能及时跟上支付款数目,就会出现资金不足,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这严重的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探讨如何解决建筑企业融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 建筑企业的融资的需求

2.1 经营活动融资需求

在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企业的流动资金大多用来垫付各种建筑材料款以及工程款项,还需要提交相当一部分的担保资金,例如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等。原则上,这些资金最后都是可以在一定的周期后收回的,但在实际情况中总会出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导致某些款项不能及时收回,资金链出现缺口,极大地遏制了建筑企业的发展。

其中的原因有:

(1)建设单位拖欠款项。与之合作的公司在工程完成之后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节点结清款项,增加了建筑企业垫付资金的压力与风险,使得资金周转速度大大降低。

(2)施工进度未及时完成或者施工材料计划不合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施工进度没有按照之前拟订好的计划进行,导致工程不能按时完成。施工材料的订购与实际所需的材料出现偏差,增加企业资金垫付的压力。

(3)强制担保责任的范围太大。在我国1999年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范本)中,对于施工单位的保护力度及条例并没有完全保护到其相应的权力与利益。反而建设单位却不需要提供任何的担保责任。这使得建筑企业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其中的权力与义务是不对等的。这样的条例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后续发展。

也正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投资金额数目巨大导致建筑企业对于融资有着极大的需求。

2.2 购置施工设备的资金需求

随着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需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来提高施工效率以及项目工程的质量。但就一般情况而言,先进的施工设备都需要花费一笔不菲的费用,而且需求量比较大、回收期比较长。这就意味着建筑企业在这方面需要一笔庞大的资金来做一个较为长期的投资。资金周转率的降低就会大大提高建筑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正是如此,建筑企业需要通过融资来进行投资,不仅可以稳定一个企业内部的资金流转,而且也可以减轻企业在投资资金方面的压力。

2.3 无形资产投资活动投资需求

无形资产主要是指建筑企业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等最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建筑企业在施工时常常因为地理环境与地质条件等客观原因,需要进行许多技术上的研发和创新。但是企业对于这方面的投入总是受到资金的限制,并不能很好实施下去。这也是很多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脱颖而出的原因。在很多项目上,没有核心的突破难关的技术,施工时就很难完成项目或者根本没有机会拿到项目。

3 建筑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3.1 融资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主要是通过向银行贷款获得银行的资金援助来缓解企业所存在的资金需要。不仅仅因为银行的资金援助对于建筑企业是较为容易获得的,而且也是建筑企业自身发展特点所造成的。①我国对于企业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要求比较高,建筑企业想通过股权融资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且建筑企业带息负债较高,很难达到发行股票的标准。②建筑属于微利行业,融资结构不够合理,导致建筑企业报表披露的财务风险较大,不利于发行企业债券。因此,建筑企业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

3.2 借入资金比率不合理,对融资的风险缺乏跟踪

建筑企业缺乏对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当建筑企业的施工项目出现工程延期或者建筑材料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情况时,建筑企业很难及时对这些情况做出适当与合理的举措。可是,一旦这些风险出现而又不能及时的做出有效的回应与安排时,企业就会面临资金负债,而这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非常致命的。

3.3 建筑业融资市场不完善

我国融资的信用体系建立并不完善,这就导致银行放贷有直接的偏向性,中小型的建筑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而大型的国有企业却很容易。这就直接导致大部分建筑企业很难获得融资。而且融资市场中借贷方式落后,建筑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一旦一家出现资金问题,也会影响到其他互保企业的资金链。

3.4 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不到位

企业内部对于财务的管理不够科学,未能合理的对企业内部的资金实现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小型企业这个问题相当严重,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也限制了建筑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模式的创新与突破。

4 建筑企业融资的解决策略

4.1 创建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

政府建立专门认证企业信用的行政机构,开创以信用审查为方式的信用贷款融资模式,打破企业融资必须以实物(例如房产、地产等)为抵押的融资模式。而且,实物抵押融资审批流程比较复杂、融资金额有限等特点,而且这种方式之下,企业融资的质量不够高,效率也极其低下,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后续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丰富企业融资方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打破企业融资的各种门槛。

4.2 建立长期的银企合作模式

建筑企业往往都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来缓解融资压力,与银行打交道的机会非常多。但是大多数建筑企业总是更加关注工程竞标、工程质量等方面,而忽略了与银行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建筑企业在急需要融资的时候常常面临着审批程序复杂、放款速度慢等问题,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进度。因此,与银行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建筑企业向银行申请融资,丰富企业融资的方式。

4.3 采取组合式的融资方式

为适应当今的实体经济,建筑企业应当采取组合式的融资方式,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既有货币市场上的融资,也有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即算是遇到紧缩的宏观政策,它也具有化解危机的可能条件,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要吊死在一颗树上”。相比单一的银行贷款方式,它的路径更宽,获得资金支持的机会更多,迈过难关的可能性更大。

4.4 引导民间金融

我国民间拥有数量庞大的资金,但是因为缺少投资的知识与方法以及民间金融合法化的政策支持使得这些资金不能实现其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运用好民间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建筑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可以使老百姓手中的闲置资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4.5 祛除制度屏障,加大政策扶持

政府应加大对于建筑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的门槛,完善企业融资的各种制度的建设。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解决融资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与制度的缺失,例如民间资本进入融资市场、银行在政策上的偏向等,调整金融在市场中的角色,各尽其责,使建筑企业在融资时能够得到应有的支持力度。

5 结语

建筑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建筑企业的融资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我国相关单位一定要完善相应的制度,使我国的建筑企业的融资方式得以丰富,并且能够顺利融资。只有这样,建筑企业融资才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应积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与锻炼自身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并且从实践中分析,总结经验,实现在企业融资问题上的自我成长。

猜你喜欢
融资资金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融资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
建筑的“芯”
7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