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乡村人居环境问题和对策建议——以河源市和平县下涧村整治创建规划为例

2018-02-14 00:10高亚妮秦翠翠喻圻亮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9期
关键词:村庄村民农村

高亚妮 秦翠翠 喻圻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管理等方方面面。这就意味着要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来建设新农村。近年来,河源市各县区均制定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村庄规划编制、农村安居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和宜居村庄工程等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下涧村的基本情况

下涧村位于河源市和平县南侧,辖区有6处集中的居民点。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当地物产丰富,村域内有澄江河,水质优良。下涧村本身就具备一定数量的养殖户,村内企业有沙石厂、针织厂,目前通过精准扶贫引入深圳鸿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特色种植和养殖的一个亮点。

2 存在的问题

(1)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低龄化,农村的经济发展后续乏力;留在村里的大多是年老体弱、残疾、多病的人群以及留守儿童。家庭户型以四口户、五口户居多。老年人口的比例已达到20%,逐渐呈现老龄化的现象。未成年人口的比例也在13%左右,青壮年比例较高,劳动力较充足,但基本都在外务工。

(2)土地利用率不高、土地集约程度不够,耕作粗放、荒废地增多;由于村庄无规划,宅基地没能得到有效利用,旧房危房占地较大,产权不明晰,存在多户共有产权的现象,旧房无人居住,空心村现象突出。农民责任田条块分割、零散,田埂、垄背、地头增多,这一现象在下涧村尤为突出。农地产出效益的降低,也使得农民种田积极性下降,耕作粗放、荒废地增多。

(3)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①道路硬化不足,设施不全,管理不善,未形成系统道路网;②给水系统尚未启动,水源易受污染,危害村民健康;③没有完整的排水系统,雨污合流,污水无害化、无臭化处理不到位;④电力、电视、通讯采用电线杆架设,部分电力设备防护不够,有安全隐患;⑤垃圾收集点少,没有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没有公共厕所,人、畜粪未进行无害化处理,散养畜禽和旱厕对环境的污染严重;⑥没有防灾设施,澄江河两岸河堤在恶劣天气易产生倒灌引发洪涝灾害。

(4)公共服务配套不足,公共设施比较匮乏和落后,主要是村委会、卫生所和几家小商店等。缺乏小公园、小广场等一些村民休闲活动的场所,卫生所设施条件也较为简陋。

(5)村容村貌有待改进,乡土特色有待维护和发扬;村中仍然保存了部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这些建筑内部木构架、门扇等构件雕刻精美,具有一定的价值。但这些老房子已年久失修,目前已无人居住,处于废弃状态。

3 对策建议

3.1 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化,这样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才有内在动力,才能得到扎实有序的推进。可行的办法应该提出农村产业化的政策措施,确保农业产业化有序、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实现农业产业的链条向深度延伸。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农业产业化链条,指导农民积极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3.2 土地利用

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四节”(节水、节能、节地、节材)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尽可能对土地进行整合,集约利用土地。尽可能梳理宅基地的位置和形态,让村庄有序发展。

3.3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中应侧重道路硬化和系统疏通,主要道路应铺设沥青水泥路面,种植行道树,安装路灯,清理边沟。次要道路砂石铺装。应该进行集中供水水源的建设,取水设施和水质应符合相关安全生活用水标准。将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粪便垃圾治理作为整治重点,房前屋后除一定的晒场外,提倡种菜种树绿化,切实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电力、电信设施远期应考虑“三线下地”。此外可以考虑太阳能发电,目前比较可行的是在一些公共空间安装太阳能庭院灯或太阳能草坪灯,以减少对电力的消耗及村民对公共照明的支出。

3.4 公共服务设施

要结合当地经济和人口规模控制建设规模和尺度,避免建设不合乡村体量的“形象工程”。规划建设与村庄尺度相匹配的小游园、小广场、多功能活动中心,给村民提供优雅舒适、尺度怡人、维护便捷的公共活动场所。对于亭子、牌坊等具有乡土特色和历史记忆的建筑小品和村庄标志,要深挖当地文脉,精心设计,避免尺度过大、比例失调、形象粗陋。

3.5 地域特色

尊重农村长期形成的现状,要因地制宜,突出农村特点和地方特色。每个村庄都有其特殊的人文地理、风土民情与建筑景观,这些都是除了农产品之外的附加价值。应尽量以具有当地特色的建材与手法,营造地方风格建筑,配合当地人的生活形态并融入环保与绿色建筑的概念,使农村的发展具有地域性与独特性,使当地村民对自己的家乡更具认同感与使命感。

3.6 管理机制

首先要建立一个可实施可监督可评价可整改的科学管理机制,应有固定经费和固定人员来落实相关的制度。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广告牌、宣讲车、宣讲会等各种形式提高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改变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党员干部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引导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最后还应鼓励村民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确保环境治理项目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7 生态保护

整治环境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村庄肌理,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尽可能不砍树、不推山、不填湖、少拆房,目前存在的大拆大建,推山削坡,填塘平溪,规划道路不依据原有肌理,建筑形态单一,没有地方特色,这些均属于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的行为。

猜你喜欢
村庄村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村庄在哪里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