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的维修及养护技术的探讨

2018-02-14 04:43许正海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6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市政道路沥青

许正海

(身份证号:362301198405180058)

现阶段,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已逐渐成为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为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确保城市道路始终处于相对良好运行状态下。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时需充分考虑到道路设计和结构等因素,基于此选择合理恰当维修养护技术手段,提出可行性较强道路养护维修方案,要求工作人员能严格按照此规范内容落实执行,有效保障市政道路运行安全性。

1 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存在的重要作用

基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尽管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于此带来的车流量也是不断增多,致使市政道路面临着极大压力挑战,越来越多道路路面损坏现象是层出不穷,如轻度裂缝、重度裂缝等。同时因受局部湿软影响市政路面还容易出现沉陷问题,主要是因为市政路面所承受压力严重超出了自身实际承载水平,进而将对城市交通带来极其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威胁到交通运行安全性。在此情况下需进一步加强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力度,大幅度提高城市交通水平,这样一来不但能有效延长道路使用期限,还能为人们生命安全提供良好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大促进性作用[1]。除此之外,因市政道路维修养护不仅仅是自身发展需求,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政府机构应切实加强自身对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重视程度,不断创新完善维修养护技术水平,从而可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更大帮助作用。

2 市政道路维修和养护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做好预防性养护工作

为确保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充分满足城市建设提出标准要求,需始终将预防性养护看作是应遵循的核心思想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详细分析,将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明确划分等级,这样一来不但能大大提高道路维修养护工作效率,还能防止对人们交通出现带来不利影响,促使城市建设更加顺利展开[2]。基于当前情况来看,市政道路面临的问题种类较多,在采取维修养护措施时需切实考虑到道路问题类型,基于此提出合理化解决技术手段,但如果市政道路行驶车辆较多则需采用耗时较短且维修养护技术成效较好手段,反之可选择投资成本较低且质量标准较高维修养护技术。由此可知,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不但能降低路面受损程度,还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为人们出行安全提供良好保障。

2.2 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的合理应用

一旦市政道路出现各种类型问题,工作人员需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维修养护技术方法,起到城市交通优化完善效果,并且还能为人们出行提供极大便利性。以下就当前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详细阐述:

(1)市政道路裂缝。工作人员一旦检查出道路路面存在裂缝问题,便要针对裂缝产生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分析,进而确定采取的维修养护技术,若裂缝并未对城市交通产生任何阻碍作用,车辆仍能继续顺利通行则可适当选择一些经济实用性维修养护方法,如可在道路表面涂抹沥青[3]。但若是裂缝程度较大对城市交通起到了严重阻碍,甚至对道路结构产生了破坏影响则需立即采用机械设备对道路表面残留物质彻底清理,随后再用沥青材料将裂缝位置填充压实,如果该种方法仍不能满足市政道路维修要求,需采用钢板对裂缝起到加固作用,确保城市交通始终处于顺畅状态。

(2)基于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下,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已逐渐出现了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根据道路维修实践了解到,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如面对道路凸起等现象可借助先进机械设备对路面铲除,随后利用新技术重新填筑路面,致使道路隐患得到很好解决,并且还能进一步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3)市政道路路基存在隐患。通常来说,导致市政道路路基出现隐患问题无非在于以下两点:①道路工程施工环节,施工材料完全不符合国家建设标准规范,致使市政道路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初期就发生坍塌现象;②市政道路来往车辆较多,所承受的荷载压力也相对较大,甚至还包括以下严重超载车辆,致使路面坍塌现象频频初选,甚至路基受损后维修工序也是较为复杂,只有将市政道路全部挖开方可开展维修操作,并且维修人员还要对受损原因进行详细全面分析阐述,根据最终分析结果适当添加合理修补流程,如果市政道路路基受损是因承载力较大造成,则应不断强化市政道路路基承载能力,促使市政道路始终处于相对安全运行状态下。

2.3 强化市政道路监测力度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不但能为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提供极大帮助,还能为其提供准确性较高监测仪器,促使市政道路检查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如借助车载平整度检测仪器可对市政道路来往车辆行驶造成的路面情况准确排查,针对路面存在问题做好详细记录,促使技术监测能够高效顺利完成,为城市交通的顺畅运行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还可在市政道路安装高清摄像头,便于随时掌握不同路段交通情况,一旦发现裂缝隐患便要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要求工作人员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在确保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效率提升前提下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和谐舒适生活环境[4]。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市政道路主要分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两种类型,其中沥青混凝土出现较早,在其应用过程中水泥混凝土逐渐产生。基于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角度来说,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并未得到预期创新优化,仅仅只是采取一些简单处理手段,而水泥混凝土处理则相对较为复杂,需维修处理人员能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强化自身道路维修养护技术水平,促使市政道路运行能够更加安全高效,为人们出行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市政道路沥青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国内沥青市场“十三五”回顾及“十四五”展望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第九章 沥青湖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老龄化背景下关于城市交通适老化对策的思考
持续跟踪 精准发力 充分发挥世行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引智引资作用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