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犊牛的培育方法

2018-02-14 05:41左连社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植物性初乳哺乳

左连社

(黑龙江省讷河市草原监理站,黑龙江 讷河 161300)

我国畜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其中肉牛饲养因其比较好的经济回报而受到非常多饲养者的追捧,但是由于饲养水平的不同,饲养结果以及经济效益亦不相同。目前许多饲养场欠缺肉犊牛培育的专业技术,所以犊牛死亡或成活率低的情况。目前我国不少饲养场呈现犊牛死亡率高、成活率低的状况。所以饲养者首先应该了解犊牛的生理特点,学习和掌握肉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措施。犊牛的培育是肉牛养殖生产的关键环节。正确的饲养管理会提高犊牛的生长速度,还会对成年牛的体型结构及生产性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可以提高牛群的质量、数量,最终可以提高牛场的经济效益。

1 犊牛的生理特点

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的牛,生长发育的速度非常快。出生后的几天里,犊牛体内的组织器官处于正在发育的状态,还不能达到完全发育的程度。新生犊牛的瘤胃仅有很小的容积,但是瘤胃会随着身体不断的生长发育而逐渐的增大,尤其在3月龄后瘤胃的容积增大非常明显,犊牛生长达6月龄时,前三胃的容积会占到全胃容积的7成以上。小于3月龄犊牛的瘤胃不存在微生物区,3~4月龄的犊牛瘤胃内慢慢有微生物区形成。犊牛刚出生时胃里也没有足够的胃液,所以如果给其饲喂植物性饲料不能消化的,因此只能吮吸母乳作为食物和营养的来源,此后的几周犊牛胃里会有微生物进行繁殖和栖息。新生犊牛的神经系统发育也不特别的完善,对体温的调节能力,而且皮肤也仅具备有限的保护能力,所以对外界的反应不是特别好,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比较差,犊牛不能很好地抵御寒冷,只有较弱的适应能力,所以细菌、病毒都非常容易通过消化道的黏膜而侵入机体。由此可见,生产中必须做好犊牛的饲养与管理工作,否则很容易造成犊牛患病,最终给饲养场带来不良的影响。

2 饲养管理要点

2.1 接产和护理

对刚娩出的犊牛应马上用消毒毛巾将其口鼻中的黏液清理干净,如果刚出生犊牛吸入黏液,很容易导致呼吸困难。所以一旦接产时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将其后腿向上抬起,同时对胸部进行拍打,以排出吸入的黏液。给新生犊牛断脐时,应先把脐带中的血液挤回到犊牛的腹部,然后在离腹部6~8cm处结扎脐带后消毒剪断,用5%~10%的碘酊对断端消毒,避免感染。断脐后尽快把新生犊牛转移至温暖的位置,确保犊牛能够正常生存。

2.2 尽早喂初乳

新生犊牛不具备太强的免疫力,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全,也不具备完善的黏膜机能,所以新生犊牛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比较差,母牛分泌的初乳中含有比较丰富的营养成分,可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初乳中含有的镁盐对胎粪的排出有促进作用。一般都给初生犊牛喂一周以上的初乳,但是第一次哺喂时间应该在2h内,通常应该给1.0~1.5kg的量,正常要求每天给犊牛哺喂4次比较适应。

2.3 哺喂常乳

犊牛吮吸初乳一周之后即为常乳喂养,通常哺乳期约2~3个月,1月龄犊牛应每天哺乳3次,随着犊牛的生长哺乳次数也相应减少,直至断奶。犊牛的饲喂应定时、定量,但生产中在执行此标准的同时,还要考虑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2.4 提早补饲植物性饲料

犊牛出生1周后即可以饲喂一些优质的植物性饲料,可让其自由采食,刺激瘤胃的发育,健全牛的消化机能。随着犊牛的生长发育,每天所需的养分有所增加,应提早训练犊牛采食,按需补饲。

2.5 适时断奶

生产中要根据实际饲养情况对犊牛采取早期断奶的措施,通常哺乳期为2~3个月,随着犊牛的发育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增加精料和植物性饲料的饲喂量,保证犊牛可以逐渐的断奶。体质较差的犊牛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将哺乳时间适当延长。

3 合理的管理

新出生的犊牛通常要求进行统一编号和称重处理,分别于3月龄和6月龄各进行一次称重,将记录做好,便于日后对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跟踪管理。犊牛断角通常会在1~3周龄进行,断角可以避免牛群顶架而出现犊牛受伤和流产的情况。通常在犊牛3~5月龄时进行去势处理,肉用犊牛去势后生产的牛肉质量比未去势的肉犊牛生产的牛肉质量好很多。

通常对哺乳期的犊牛应单栏饲养,应促使犊牛运动以锻炼其筋骨和肢蹄,还可提高犊牛的采食量,犊牛每天的自由运动1h即可。实际的生产中犊牛比较容易患肺炎和痢疾,尤其是在1月龄时犊牛较多,主要是天气突变和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所致,所以必须提供给犊牛舒适、稳定的环境。

猜你喜欢
植物性初乳哺乳
会哺乳的树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植物性饮食或能让肠道更健康
摄入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或可降低中风风险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