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营养性衰竭症的综合防治

2018-02-14 06:47李永存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营养物质病牛奶牛

李永存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建设乡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黑龙江 五大连池 164112)

奶牛营养性衰竭症是以慢性进行性消耗为特征的营养不良综合症。调查该病的发病原因,依据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不难做出诊断。综合防治以补给奶牛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为基础,加强饲养改善管理为前提,以营养疗法、替代疗法,并结合药物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重症病牛应及时淘汰。

1 发病原因

本病主要由于机体营养供给与消耗之间呈现负平衡所致。在营养供给不足的条件下,奶牛由于体力消耗的增加,消化机能减退及吸收不良;奶牛由于不成熟、过早的配种,双胎和过度榨乳等营养消耗的增加;以及继发于引起贫血和恶病质的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伴有慢性消化紊乱、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化脓性疾病而发病。发病奶牛多为泌乳期高峰的母牛,产乳量过高或不适当挤奶或采用一些超负荷的催奶措施,即使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充足,这种高产仍超出了机体的贮备和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的最大限度,导致高产奶牛发生利用性衰竭。高产奶牛和低产奶牛,由于营养不足而同时加强榨乳,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及慢性化脓性疾病(脓毒性子宫炎和乳房炎、创伤性网胃一腹膜炎、肾盂炎、肝脓肿、严重腐蹄病等)时,都可发生。有的病牛在严重的白血病和球虫病过程中也可发生本病。

2 临床症状

病奶牛最突出的症状是进行性消瘦。随着病程的延长,奶牛全身骨架显露,被毛粗乱、易脱落,丧失固有光泽。皮肤枯干,多屑,皮肤弹性降低或丧失(抓之成褶,放开恢复缓慢)。可视粘膜呈淡红、苍白或发暗等不同变化,也有呈现黄疸者。全身重要的骨骼肌萎缩,肌腱紧张度下降,肌纤维性震颤,站立无神。病久者卧地不起。但仍通常保持一定的食欲和饮欲,体温一般没有太大的变化。有时体温偏低,皮温不整,末梢器官发凉。奶牛易于疲劳,在安静休息时呼吸慢而无力,但驱赶使之起立或强迫运动后,呼吸增加,有时发喘。脉搏微弱甚至脉不感手,稍加运动即见增快。心音亢进,可呈金属性,后期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喘气或四肢浮肿。死亡前食欲废绝,胃肠迟缓,肛门括约肌松驰,或由便秘转为腹泻。病程通常在一个月以上。

3 病理变化

剖检变化为肌肉和实质器官萎缩,粘膜、腹膜水肿、胶样浸润。瘤胃、盲肠容积缩小,肝脏肿大呈脂肪变性。心肌梗死和菲薄,严重者出现如煮肉状条纹,冠状沟脂肪消失。组织学检查可见肝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出血等。

4 诊断

主要依据为极度消瘦,且有久卧不起、体温下降、各器官功能低下等特征性症状,不难做出诊断。必须注意对原发病因进行诊断,如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产科病、胃肠疾病。

5 治疗

(1)治疗原则 应以补给奶牛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为基础,在加强饲养改善管理的前提下应以营养疗法、替代疗法并结合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2)利用性衰竭症,首先停止过度的挤奶,并给以充足的营养物质,很快就可以恢复。

(3)继发性衰竭症,首先针对原发病进行病原疗法,再配合营养疗法和药物疗法也可以恢复。

(4)营养性衰竭症,以营养疗法为主,辅助适当的药物和护理。首先将病牛放在沙床或较松软的土地上,防止外伤,引起褥疮。给病牛饮用可溶性复方维生素葡萄糖粉,1kg水加入6g,长期饮用。轻度衰竭症的治疗在消除致病原因的基础上,给予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饲料,改善饲养、管理、卫生条件,经补糖、补钙和强心后,体况大多得以改善,本病多可恢复。

(5)中度衰竭症 将病牛饲养在温度适宜,卫生良好的牛舍内,让其充分休息,并给以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青绿饲料、发芽饲料、多汁饲料,如优质牧草或青草、发芽燕麦或其他谷物、胡萝卜等,同时必须供给足够的蛋白质饲料。药物治疗首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加适量的VC,纠正水与电解质的不平衡。随后用25%葡萄糖和能量合剂进行静脉滴注。适当应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合筋骨宁注射液肌肉注射。中药选用补中益气散制剂。为预防感染,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的广谱抗菌素。重度衰竭症的治疗则须应用食饵疗法、药物疗法并给予周密的护理。

6 预防

加强营养管理,喂给足量的营养丰富的草料,饲料中所含的蛋白质及其氨基酸成分应能满足需要,饲料中必须含有足够的能量,饲料中必须含有足够的维生素,提供全价配合日粮,及时补给奶牛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如硒、铜、锌、钴、锰、镁等),给予合理的挤奶,做好安全越冬工作,定期驱虫与及时治疗原发病是预防衰竭症的关键。

猜你喜欢
营养物质病牛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水是刚断奶仔猪最重要的营养物质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奶牛吃草
试分析高中生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