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原因与特点

2018-02-14 06:47李冬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营养物质奶牛机体

李冬梅

(黑龙江省拜泉县家畜繁育指导站,黑龙江 拜泉 164700)

奶牛营养代谢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特别是亚临床型所致的生长发育迟缓和生产性能降低,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所以研究掌握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原因及发病特点,对诊断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营养代谢是奶牛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营养物质则是营养代谢的物质基础。在现代化生产中,奶牛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建筑结构、管理设施和制度、内外环境因素、日粮配合、饲养方法及营养需求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生产流程要严格控制和支配,只要产生任何与健康和生产不相适应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这样或那样的机体代谢失调或营养障碍。如奶牛酮病、生产瘫痪、卧地不起综合征、低镁血症性抽搦、产后血红蛋白尿等营养代谢疾病。尤其对产后的高产奶牛更具威胁。因此,研究奶牛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特点、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问题,是现代兽医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使命。

1 发病原因

奶牛对各种营养物质均有一定的需要量、允许量和耐受量,因此营养代谢病可因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比例不当或中间代谢中某一环节出现障碍而引起。

1.1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多见于日粮不足、品种单一、品质不良、营养不平衡及饲养不当等使奶牛机体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查哈阳农场地处土壤贫硒、贫铜、贫锌地带,导致当地的野生牧草及种植的粮食和饲料中硒、铜或锌含量不足而发生的奶牛硒缺乏症、铜缺乏症及锌缺乏症等。农场地处东北高寒地区,冬季漫长,在冬、春枯草季节或自然灾害(如干旱、大雪覆盖草场及大雪覆盖农作物秸秆)引起奶牛饲草短缺,放牧奶牛长期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不能满足最低的营养需求,可使大批奶牛出现营养不良,甚至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营养物质摄入过剩;多发于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为目的牛场,供给高营养的饲料,导致营养过剩而发生代谢性疾病。如奶牛干乳期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多,碳水化合物不足是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2 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

多见于奶牛患某些影响消化吸收的慢性疾病,如慢性胃肠炎、肝脏疾病及胰腺疾病等,影响奶牛机体对一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另外,日粮中某些物质过多或比例不当可影响奶牛机体对另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如日粮中植酸过多与许多金属元素形成植酸盐,降低奶牛机体对这些元素的吸收。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可发生骨营养不良。

1.3 营养物质需要量增加奶牛在妊娠、泌乳和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明显增加,此时若不及时补充,即不能满足奶牛机体的营养需要而发生代谢紊乱。东北饲养的育成奶牛多数以放牧为主,怀孕后期及泌乳早期主要在枯草期和青草初期,牧草青黄不接,奶牛经常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容易发生流产或导致幼牛成活率低,幼牛生长发育缓慢。在病理情况下,例如热性病、寄生虫病、结核病等,其奶牛体内营养消耗过多。

1.4 饲料中存在抗营养物质饲料中存在的一些能使其营养价值降低的物质称为抗营养物质。如钾与钠对神经一肌肉的应激性,起着对钙的拮抗作用。充足的锌和铁,可以防止铜中毒。VE的补给,可以防止铁中毒。草酸在消化道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草酸钙,影响奶牛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

2 发病特点

奶牛营养代谢病种类繁多,发病机理复杂,一般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但与其他疾病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2.1 群发性和地方流行性有许多营养代谢病在一个养殖场或某一地区大群发生,不同奶牛品种均有发生,症状基本相同或相似。在奶牛养殖户常见日粮配合不当,过量使用饲料添加剂以及饲养管理粗放,导致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奶牛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需要,或引发体内某些代谢紊乱而发病,严重者造成大批死亡。对放牧奶牛多因牧草和农作物秸秆中某些营养物质不足或比例不当,如地方性贫硒、锌、铜而发病。

2.2 发病与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有关某些营养代谢病发生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如白肌病主要发生在犊牛,高产奶牛在产后容易发生低血钙性瘫痪、酮病。

2.3 病程较长、发病缓慢营养代谢病的发生从病因作用到表现临床症状,往往需要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一般要经过体内组织器官机能和结构的改变,才出现临床症状。

2.4 缺乏特征症状营养代谢病的诊断必须通过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饲草料分析、体内相关指标的测定及预防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判断。

2.5 无传染性虽然营养代谢病在养殖场或一定区域大批发病,但没有传染性。体温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当供给所缺营养素或改善机体的代谢状况后,疾病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猜你喜欢
营养物质奶牛机体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水是刚断奶仔猪最重要的营养物质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邓俊峰作品选
奶牛吃草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试分析高中生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