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

2018-02-14 06:47彭仕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跛行嗜血猪只

彭仕平

(云南省楚雄州种猪场,云南 楚雄 67500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仔猪散发性疾病,该病已成为全国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之一,对新生产技术的采用提高了猪群的健康状态,但是新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生,使得该病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尤其对仔猪危害更严重,温度变化大的冬春季和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易暴发此病,管理水平差的猪场发病率最高。

近年来,楚雄州部分猪场发现一种以哺乳阶段、保育阶段的猪群为发病主体,以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肿胀,跛行为主要临床症状,以浆液—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尤其是当猪群处在断奶、混群、转栏、运输、寒冷等应激条件下,以及在高密度饲养和突发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情况下,该病的临床表现和危害更为严重,给养殖场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该病主要感染哺乳仔猪、保育猪和生长肥猪,以5~8周龄的保育猪更为多见,发病率一般在15%~40%,严重时可达80%,如果处理不及时,病死率可达60%以上,其中,以反复遭受各种不良应激因素刺激,如寒冷、转群、换料、长途运输等的猪群多发,有个别卫生条件较好的猪场,因不能执行全进全出,也有类似的疾病发生,而且受影响的猪只年龄范围也显著增宽,发病率和死亡也较高,发病初期,一般以单元或栏为单位,首先,个别猪只出现突然死亡或突然后肢肿胀,卧地不起,心跳加快、呼吸困难。以上的猪只都会出现高烧,不吃饲料等症状。常与圆环病毒病、猪瘟、蓝耳病一起并发。

2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取决于炎性损伤部位,临床上表现发热、反应迟缓食欲不振,不食,呼吸困难、关节肿胀,跛行,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等症随时可能死亡。急性感染的猪只、突然死亡;慢性感染的猪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跛行、被毛粗乱和消瘦等症状。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猪可见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关节炎、脑膜炎等多发性炎症,严重的猪心包腔扩张性纤维素性渗出物呈“绒毛心”。关节腔等部位有不等量的黄色或淡红色液体,有的呈胶冻状,关节囊壁充血,出血、水肿。

4 治疗

发现病猪后,将已经出现临床症状的猪隔离,对整个猪群选择抗生素口服预防或肌注治疗,而不是只对那些表现症状的猪用药等。可以选用氨卡西林粉,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和增效磺胺类药物敏感。可以用拜力多1000g加支乐静2000g,加泰能100添加2kg,加解益舒800g拌料1t连用7~10d,效果也很好。对有临床症状的病猪肌肉注射,上午用氟苯尼考注射30mg/kg.bw,下午用头孢喹肟,5~10mg/kg.bw,连用3~5d。

5 预防与免疫

大量报道指出,通过接种商业化疫苗可以成功地控制疫病的发生,但也有使用灭活苗预防失败的实例,这可能是因为菌株血清型不同或疫苗接种时间控制不当所致。还有与蓝耳病或圆环病毒病有关,如果发病率高(种猪带病原),可以用万特肺灵1000g,加支乐净1000g,再加乌梅康肽400g,加泰能100添加2000g,拌料1000g,连用7~10d,对刚出生的仔猪,3日龄、7日龄、断奶当天,分别注射回力克2mL,也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在选择疫苗厂家时也要特别注意,选择最广谱的交叉保护作用好的多价疫苗,如抗原含量高的免疫性更好的产品,免疫母猪,能为仔猪早期感染提供保护,避免出现临床症状。母猪每年免疫3次,每4个月普免一次。给仔猪注射疫苗可为仔猪建立主动免疫力,当母源抗体消失后仍能提供全面的保护,仔猪1~2周龄首先,2~3周后二免,每次1头份。

[1] 赵德明.副猪嗜血杆菌[M].猪病学,2011,733-772

[2]陈乃炎.浅谈副猪嗜血杆病的临床诊断特点与防治[J].兽医导刊2016,(3);177

猜你喜欢
跛行嗜血猪只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蓝耳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商品化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母猪跛行的检查、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