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蛋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2018-02-14 06:47杨自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产蛋鸡嗜血血清型

杨自军

(云南省种禽繁育推广中心,云南 昆明 650212)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空气流通不畅,蛋鸡饲养的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很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鸡传染性鼻炎。该病主要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打喷嚏、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流鼻液、一些病鸡面部水肿、结膜炎等,一些蛋鸡出现鼻腔和窦发炎,严重着出现急性死亡。处于产蛋期的蛋鸡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主要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鸡传染性鼻炎可以感染不同阶段的鸡,尤其对雏鸡死亡率较高,在20%以上,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病原学

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为副鸡嗜血杆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球菌,染色时为两极浓染着色,该菌不产生芽孢和荚膜,没有及鞭毛等特殊结构。副鸡嗜血杆菌不易培养,该菌对培养基的营养要求比较高,在鲜血或者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还需要添加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才能很好生长,另外还需V因子。副鸡嗜血杆菌具有A、B、C 3种不同的血清型,根据相关研究我国副鸡嗜血杆菌流行优势血清型为A型,副鸡嗜血杆菌3个血清型间不产生交叉保护。因此,该病不易用疫苗来预防。

2 流行特点

副鸡嗜血杆菌可以感染不同阶段和不同品种的鸡,发病率随鸡龄呈上升趋势。该病的宿主为鸡,在自然的条件下只感染鸡,其中3~5日龄的雏鸡对鸡传染性鼻炎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该病主要发生于4~8周龄的小鸡,感染率在70%以上,13周龄~3年鸡的感染率为100%。该病的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低。副鸡嗜血杆菌对鸡的潜伏期较短,发病期比较漫长。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具有地区性和季节性,该病主要发生于气候温和的区域。由饲养管理不当引起发病,常发于饲养密度大和不同年龄鸡群混合在一起的鸡场。其中患病鸡和带菌鸡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不易防控。

3 临床症状

蛋鸡传染性鼻炎的主要临床症是状呼吸困难、打喷嚏、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流鼻液、个别的患病的蛋鸡出现面部水肿、结膜炎等,个别的蛋鸡出现鼻腔和窦发炎,严重着出现急性死亡。个别的蛋鸡的眼睛四周以及面部发生水肿;处于产蛋的成年鸡初期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随着病情加重眼睛四周和脸部发生水肿,呼吸困难,产蛋量严重下降,严重者死亡率为20%左右。

4 病理变化

剖检病鸡可见,产蛋鸡的卵泡变软,出现严重的水肿和血肿,严重产蛋鸡出现卵巢萎缩。个别的产蛋鸡身体比较瘦弱,胸骨多数都较为突出弯曲;其主要病理变化表现在鼻腔和鼻窦黏膜,将病鸡的鼻腔剖开后,流出严重的浓稠液体,产生许多凝块和干酪样的坏死物质。该病主要发生在上呼吸道,其他的器官未见明显的症状。

5 诊断

传染性鼻炎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进行诊断,确诊还需要试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病原分离和鉴定PCR技术诊断,还可以采用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是诊断副鸡嗜血杆菌感染的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制备3种血清型抗原进行检测,采用凝集试验,出现凝集时,可以确诊。

6 综合防治措施

6.1 免疫接种该病使用的疫苗主要有A、B、C 3种血清型三价疫苗,该病在免疫接种时,一般采用氢氧化铝灭活水胶苗进行免疫接种,应采用胸部肌肉注射,同时注意严格的消毒。

6.2 药物治疗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传播和流行,在鸡饲料中定期添加磺胺类药物和多种抗生素。

6.3 加强平时饲养管理改善鸡群饲养管理条件,注意平时的消毒与卫生,要保持着良好的通风环境,做到定时排风,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污物,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对蛋鸡进行合理的饲喂,饲料应该定时定量,营养丰富。另外进出的车辆与人严格的消毒制度,对死亡的鸡群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上市出售引起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6.4 定期检疫鸡群对鸡群进行合理的检疫,用副鸡嗜血杆菌抗原血清进行凝集反应试验,阳性者彻底淘汰,净化种鸡群,每年定期检验2~3次,彻底淘汰阳性的鸡群。

[1]李月娥.鸡传染性鼻炎诊断与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02):137.

[2]谢圣庚,等.浅析鸡传染性鼻炎及其防治措施[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8(01):42-44.

[3]罗树云.一例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8,34(01):36.

[4]汪育成,等.浅谈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7(12):24-25.

猜你喜欢
产蛋鸡嗜血血清型
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产蛋鸡猝死防治分析
夏季产蛋鸡疾病的诊断及预防
产蛋鸡猝死症防治分析
猪蓝耳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产蛋鸡猝死症发生原因和防治
商品化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规模化猪场仔猪源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及血清型鉴定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