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兽医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14 16:01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防疫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农业科技文化综合服务中心, 莱芜 271123)

1 我国兽医工作的现状

兽医是我国公共卫生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兽医工作者在重大动物疾病防疫防控上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特别是在高致病性疾病防控能力上更是获取了空前的成就。兽医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国务院推行机制改革作出的一系列重大的举措,它是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环节。虽然取得的成绩喜人,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们国家的兽医体制还有一些弊端有待我们改进和解决。

2 我国兽医体制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们国家的兽医机制欠缺统一的机构进行管理,兽医工作呈现出“九龙治水”的局面,多头交叉管理,职责权利界定不明确,造成管理体制不顺畅,导致管理成本上升、效率低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例如:因为外、内检测分设,屠宰企业的屠宰检疫由商业部门监管;屠宰后的肉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由畜牧部门管理监督,造成了畜牧防疫工作的程序繁多、检测难度加大,很难协调一致,给动物防疫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监管机构重复配置,职责混乱,权责不清,行政效力得不到很好地发挥,降低了整个工作的效率,给老百姓增加了负担。

2.2 基层防疫工作明显滞后

多年来,由于对兽医基层管理体系,乃至是整个兽医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高,相对落后的管理,致使我国的基层兽医体系长期裹足不前,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基层兽医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较差,人员本身素质不高。一是防疫基层机构处在整个管理体制的最底端,工作条件较为简陋,工资和生活待遇纵向比较较低,选人用人机制不够完善,让很多素质较高、技能较好的高学历人员望而却步。由于高素质人员得不到补充,整个兽医体系内出现了年龄和知识结构严重断层的“青黄不接”现象。二是历次改革中,只是针对基层站点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很少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往往忽视了基层兽医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因为在公益服务层面上,兽医方面的基层管理体系具有自身原有的特殊性,政府往往将其与普通的农技推广组织同等看待,简单粗暴的对基层站点进行合并撤销,让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得不到常规运行,严重威胁了畜产品领域的食品安全,和动物身体的防病防疫[1]。基层防疫机构由于正常的工作费用难以得到保证,造成从业人员长期变动。从体制机制上来看,防疫工作存在的弊端很难得到很好的处理,动摇了动物防疫的体制根基。三是兽医基层组织的设备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条件较差,“一个针管闯天下”的形容是其真实写照。甚至兽医基层机构医疗设备仪器与规模化饲养企业的实验室设备相比还有相当差距[2]。

2.3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一方面,从年龄层次上分析,确实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县乡两级畜牧兽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从业人员中,接近半数是临近退休的人员,青年人占比不到三分之一[3],年龄结构不均衡、不合理,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少数技术人员的理论经验陈旧。原有的基层兽医从业人员,大多数很少在专业过硬的学校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教育过,由于基层基础设备较弱,又缺乏技术创新;再加上多数取得高学历的高校毕业人员,多数留在县级以上单位工作,导致基层从业者的源动力不足,出现严重的知识老龄化现象。这样薄弱的技术队伍,无法承担重要的疾病防疫工作,基层防疫工作的落实就成为空谈。

2.4 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

虽然,我们国家已经颁发了《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相关实施条例,《动物防疫法》和《兽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条文,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法律体系。主要表现为:缺乏兽医操作基本技巧,在执业兽医、兽医体制和动物诊疗等领域也缺少法律规范,原来的法律在许多地方已出现漏洞,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弊端,相互之间不够统一。还出现部分法律在职能界定上有交叉出入的现象,已经远远不能胜任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3 我国在兽医体制改革中的建议和对策

不完善的结构、管理薄弱的基层防疫体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相应缺乏和不健全的法律等弊端的出现,大大阻碍了我国疾病防疫功能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接壤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重大动物疾病常常突发,个别地方似乎有扩张之势,这给国内防控重大动物疾病方面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阻力。故而,我国兽医体制改革已经形式严峻、迫在眉睫。针对上述这些弊端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3.1 建立健全兽医体系

通过创建和健全兽医体系,从中央层面,实现兽医行政管理机构成为农业部的下属部门之一, 省以内的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所在当地政府,结合本区域实际,是按照养殖业的发展状况和兽医工作的需求来确定规模的,需要按程序上报批复。高一级的兽医行政管理机构有指挥、督导低一级的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的职权,所有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同时也对检疫工作和动物防疫担负监督、指导职责。还需强化对兽医政管理、药政管理、财务和国有固定资产的监管,加快实施官方兽医制度。

3.2 对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加强建设

依照公益性和经营性的职能和服务分开的原则,加快开展乡(镇)畜牧兽医站点的改革创新。在县级层面上,兽医行政主管机构按照县或乡(镇)的不同,设置畜牧兽医站点,并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机构完全对经费、业务和人员等进行划一管理。畜牧兽医站要承担着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动物防疫和动物检疫等职能。还要把原来乡(镇)畜牧兽医站需要担负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再重新进行合理科学的界定划分,让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科学的区分开来[4],使其推向市场自主经营。引导和激励乡(镇)畜牧兽医站进行从业者转岗,并创设经营性兽医实体服务体系。

3.3 加强对兽医人员和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加快推进实施执业兽医制度,积极推广官方兽医模式。相关单位可通过创设兽医行业协会等形式,实现兽医行业自我约束,规范相关人员的行医行为,提高兽医服务能力。同时还要强化对兽医工作能力的创建。强化和高度关注兽医从业人员的医疗教育水准,对兽医人力资源加强培育,拔高整体兽医从业者的素质水准。强化对兽医科学研究的投入规模,加强对兽医学科的研究力度,让动物疾病控制的方法得到健全,引入风险评估制度,加强科学预防和治疗的水平。还要加强同国外学术的交流和合作,加大对国际兽医学科的积极参与力度,研究和跟踪国际动物卫生规章制度,适时完善和调节我国的相关卫生政策和规章制度。

3.4 加强对兽医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根据我国自身发展的实际,加快我国兽医方面的法律层面的体系建设[5]。按照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参考国际通行做事方法和《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等国际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我国兽医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部分内容,制定和研究执业和官方兽医等相关法律法规,让法律法规在兽医工作中的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彰显,促使我国兽医的有效开展和稳步发展。

3.5 发展培育新型兽医社会化服务管理体系

在健全和加强公益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尝试探索创建以农民专合、龙头企业、社专业技术协会和服务公司为骨干的多学科兽医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兽医组织化的程度,和社会服务水准[6]。按照市场规律,根据农民意愿,融入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由社会组织供给生产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的服务。为了使兽医社会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壮大,在政策方面,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倾斜;在项目资金上,要给予更大的照顾,政府积极作为,规范和管理整个社会组织,使社会服务组织成为一支适应于市场和社会的新型的社会服务队伍,为现代化畜牧业的进步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保证。

4 总结

上述建议和对策,是结合我们国家的当前具体实际,依据我们国家兽医体制的现有阶段的状况和存在的弊端,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一言以蔽之,加快推进我国兽医体制改革进度,让我国对重大动物疾病防疫防控水平得到提高,促进我国公共卫生安全达到新的高度,促使我国兽医水平大幅提升。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兽医体制的改革力度,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基本原则,健全机构服务体系,明确职责职能双重责任,理清部门关系,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使我国兽医逐渐建立起“透明、科学、高效、统一”的现代化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同时也进一步拔高了我国兽医组织机构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推动我国动物卫生防疫工作得到十足进步,大大提升了我国动物医疗卫生和产品安全的新高度。从软件和硬件来说,使我国的兽医行业再上一个新高度。

[1] 卢冬梅,潘翠珍.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5):31-38.

[2] 郑世民,刘超男,高雪丽.兽医专业动物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11):25.

[3] 黄建云.对畜牧兽医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中国牧业通讯,2008(11):36.

[4] 张仲秋.中国兽医面临的形势与任务[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2):27-34.

[5] 曹惠.农村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兽医导刊,2012(S1):87-94.

[6] 叶馨.我国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4):27-35.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防疫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豪华防疫包”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兽医改行搞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