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户型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探讨

2018-02-14 21:30朱昕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3期
关键词:小户型户型保障性

朱昕

1 引言

现今,我国的房价迅猛地增长,在这个背景下,城市住房的供求矛盾得到了充分的暴露,政府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城市高房价与居民购房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为了让人们都能有稳定的居住条件,政府开始鼓励支持在城市中重点建设保障性住房,例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等。自从十年前的金融危机过后,政府就加强了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在政府部门的正确方针政策和领导下,城市小户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得到了突风猛进的发展,而对于如何设计此类住房,才能同时兼顾质量和住户的舒适感,也成为了目前设计者需关注的重点。

2 城市小户型保障性住房的设计理念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对于中、低层收入的人群所提供的住房,它限定使用对象以及建设标准,并以相对低于市场的售价或租金提供给低收入人们居住。社会保障性的住房,一般包括经济适用房、政策性租赁房以及公共租赁住房等等。在近期的国务院会议上,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单套面积做了最新的规定,以小户型为主,单套住房面积控制在30~60m2之间。

从设计方面来看,虽然小户型保障性住房是针对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而建造的,但并不等于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标准要求就低,此类保障性住房应满足居民一般的居住需求,同时达到性价比高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保障性住房的质量水平,设计单位应全面了解相关的质量标准以及对其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精心设计,以缩小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投资,也要为人们提供更宜居的居住环境,提升人们的居住质量,推动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3 城市小户型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注重点

(1)户型单元模块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根据以往小户型家庭住房的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大部分住房的平面和空间布局不合理,如交通走廊占用的覆盖面积较大,客厅和卧室的面积占比不合适,导致生存空间不足以满足经济实用的要求,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舒适程度。在受限制的面积控制下,户型的合理性、科学性设计,成为了保障房设计的首要课题,保障房的户型设计必须注重紧凑性,尽量减少交通面积,把握居住的基本尺度,在有限的面积内,设计出利用率高的户型单元模块。

(2)户型组合设计的灵活性

保障性住房标准层的设计,需要做到灵活性和实用性兼并。可以以通过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及市民反响较好的一房户型单元、两房户型单元、三房户型单元作为基本户型,优化分解成若干分标准模块(分别是一房一厅标准户型模块、两房一厅标准户型模块、三房一厅标准户型模块),通过不同的模块间的组合拼接,结合核心筒模块,设计出相应的标准层平面,以适应不同家庭构成住户的住房需求和不同面积户型的组合要求。利用各模块的可替换性以及可拓展性的特点,将各户型单元灵活组合,使得标准层具有普遍适用性。同时,根据户型组合出来的标准层平面,通过适当变化调整拼接,又可衍生发展出适应不同地块条件的户型组合。为使每户都能获得冬季日照,建议平面主朝向以南偏东30~45°为宜。

(3)小区规划的便民性、舒适性

在小区规划中,需要根据小区的居住规模,合理配置公建配套,为居民提供一个生活便利的生活圈。同时充分考虑小区居民的休憩、活动、健身等需求,把小区打造成为动静结合的绿化组团。在住宅之间设置宅旁绿化,为住户提供集休憩、交往、景观与一体的室外活动场所。例如下文中的项目用地西侧,设置公共绿地,以其他设计标段形成呼应,打造一个集中的景观绿化组团。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小区规划的便民性、舒适性。

4 实际项目分析

近年来,广州市有多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建成,以下以萝岗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其中一个设计标段为例,进行对保障性住房设计的探讨。

4.1 项目概况

本项目是广州市建设“幸福广州”,实施住房保障“十二五”规划,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保障房建设项目之一,萝岗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共分四个标段,本项目为第二标段工程。项目小区可建设用地面积117495m2。本设计规划总建筑面积为457088m2,计算容积率面积336519m2,含住宅建筑面积293334m2,提供住宅五千余套,其中配套的公建用房面积有24000m2。

本项目处于广州市萝岗区中心城区西侧的光辉高速南地段内。项目用地呈不规则的形状,东临40m宽的水西环路,北邻广州地铁停车库。用地南。西两侧毗邻一号和四号标段小区,分别由18m和12m宽的规划路相隔离。用地中心偏东方向为幼儿园和托儿所的用地,东南面为10m的城市防护绿化带。用地呈南高北低,地块内有山丘、洼地,拟根据与周边路网的关系,采用土方平衡的原则,平整场地,并结合规划进行竖向设计。

4.2 项目设计特点

(1)设计原则:在“造价不高水平高,标准不高质量高,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的总体要求下,即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的居住条件,有提供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2)设计理念:在项目规划、景观设计、建筑布局、住宅功能、细节设计、风格特征等方面表达出对低收入者家庭住宅这一特殊的住宅特征的研究,严格控制面积标准,合理确定套型结构,同时为拆迁安置户提供使用舒适的合理住宅户型,适当地表现出岭南文化的内涵,设计出适合广州地区气候特点的保障性住房,切实体现出政府和社会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安全、使用、新颖、节能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空间。

(3)户型设计:本项目住宅总面积为293479m2,公租房一共17栋,5210户。其中三室一厅1042户,一室两厅4168户。均为两房一厅、三房一厅的组合户型,满足不同家庭结构住户的需求,各套间平面方正实用,布局紧凑,无异形房。核心筒设计合理,户型实用率达到83%。

4.3 项目内的配套设施

本项目配套建设有派出所、市政及其他管理用房、幼儿园及托儿所、消防站、垃圾压缩站和垃圾收集站、公交站台、肉菜市场商业综合体、公共厕所、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居民健身设施、老年人服务中心、文化馆、小型商业网点。并预留变电站建设用地。公建配套的设置,形成了良好的居住、商业氛围,同时对小区居民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小户型保障性住房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工程,从现在的情况分析,在小户型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要深入研究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提高住房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提升占地空间利用率,并从户型设计和小区配套设施等方面着手,渐次完善统一的保障性住房设计要求和标准,提高住宅房屋的设计水平,为城市的现代化提供发展动力。

[1]李振宇,张玲玲,等.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与设计规划[J].建筑学报,2012,(23):22~29.

[2]李钊,郭纯,刘继臣,等.关于保障性住房设计的思考——以上海地区为例[J].建筑学报,2014(10):80~89.

[3]付晓丽,席淑香,于祖华,等.小户型保障性住房的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95~103.

猜你喜欢
小户型户型保障性
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分析及其建议
装备保障性企业财务转型建设的思考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侨城一号A&E户型
青年小户型住宅室内设计思考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住宅小户型精细化设计分析
小户型室内设计中低调奢华的空间氛围营造
小户型居室家具设计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