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化角度探索我国农业发展之路

2018-02-14 21:43肖铁健
西部皮革 2018年6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发展

肖铁健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2000年湖北省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写信,反应“三农问题”的严峻局面,他在信中写道,“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2004年至2018年连续十五年发布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事实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工业化的进程也突飞猛进,工农业剪刀差进一步拉大,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扩大。农民在我国各个时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支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大量工作,毛泽东曾经论断,中国的事情,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只要有农民的支持就没有不成功的,在拥有大多数农村人口的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广大农民做好农业现代化事业。如何又好又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要面临的一个课题。

1 农业现代化概念

农业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世界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其内涵认知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感性经验和手工工业基础上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工业装备和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过程。柯炳胜教授提出农业现代化就是推进从传统发展水平达到现代发展水平的过程。通说认为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融合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运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将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将农业发展由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化为具备当代世界先进生产力水平的生态农业。笔者认为农业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概念,从动态的角度来讲农业现代化应该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应该是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机械设备,农业管理方法和农业发展理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从静态的角度说,农业现代化应该是农业的整体水平匹配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主要是匹配于当时的工业化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人的进步观念。

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发展战略,也就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和方式,所谓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确定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目标,战略路径和具体措施。

2 国外农业现代化模式比较

美国模式。美国地广人稀,人居土地资源丰富。这一条件使得美国长期土地资源价格相对不高。而美国工业先进机械化水平高,所以农业生产机械价格也相对较低。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促使美国农业发展不断用土地要素和农业生产机械要素代替劳动力要素。形成了一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劳动节约型农业现代化模式。美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业机械化的过程。美工农业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同时也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高风险的特点。

日本模式。日本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人多地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同时日本由于工业水平十分发达,第三产业服务业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城市化水平高,导致虽然人口众多,土地狭小,但从是农业生产的人口占人口比重较小。根据这一国情日本走出了一条改良改良品种和改良土壤,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农业现代化模式。总而言之,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提高单产,以突破土地资源短缺的约束,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节约土地行农业现代化模式。

综合比较不同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我们发现,不同国家由于国情不同,所以农业现代化模式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学习别人的模式,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符合我国农业现状的发展途径。而其中又有共性。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从政策上引导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发展进行有效的国家性整体规划和布局,加强对于农业的宏观调控,对农业发展实行有效的资金和物质支撑。重视农业科教,形成教育,研究,应用,推广的整体格局,重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加强农业立法,用农业法律制度保障农业发展。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管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培育优良品种等等。

3 我国农业发展困境

人口众多和耕地面积锐减。我国虽然始终重视农业生产,保证耕地18亿亩红线不动摇,但是建国以来几十年我国人口始终持续高速增长,即使后来实施计划生育,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保持大量增长。人口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近些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和耕地资源却不断减少,再加上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种种人为原因,我国耕地资源紧张这一局面在很长时间内难以缓解。

粮食消费量大和耕地质量下降。如前文所述,我国人口众多而耕地资源紧张,其中人口众多必然导致粮食消费量巨大,保障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社会稳定的根本大事。在耕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我国长期被迫坚持用占世界耕地7%的面积养活世界22%左右的人口,为此土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围湖造田,土地质量严重下降,致使大量土地盐碱化,板结化。以东北黑土地为例,众所周知黑土是世界上最为肥沃的土地,而近些年来东北的黑土层逐年变薄。这是我国耕地质量严重下降的明显表现。

农业总产值低和农产品生产成本高。虽然我国取消了千年之久的农业税,并且对农业生产进行了补贴,加大了扶持力度,但是补贴和扶持力度仍然较低。目前我国的农业总产值相对较低,而农业生产付出的成本又较高,并且仍然没有摆脱看天吃饭的情况,所以农业生产收入不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相对较低,功能业剪刀差日益增大。面对这种情况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土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诸多困境。除前文所述外,科技水平低,经营效率差,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和农业发展的区域性差距显著。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外流,城乡二元机制阻碍,水资源缺乏和污染严重等等诸多因素都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限制因素。而我们走中国自主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我过自己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就必须立足于我国农业现状,积极面对我国农业发展困境,逐一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吸收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模式的优点,克服我国农业生产的各种不利要素。

4 结论

作为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我国很多学者对农业现代化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著述颇丰,不同学者如胡鞍钢、顾益康、陈锡文等人的研究角度基本建立在借鉴国外经验和立足我国国情这两个基本点。研究的基本范式大多是什么是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如何,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农业现代化的路径设计等角度进行研究论述。

笔者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要正确处理好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处理好共性问题就是要积极做到世界各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采取的通行正确做法,如加大对于农业的投入,发展农业科技等。处理好个性问题也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行制度出发制定我国农业政策和发展路径。同时中国农业现代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和市场化过程中同时推进的,就要以系统论和整体的视角来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也就是要处理好农业和工业,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市场化的关系。总之,就是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的动态的调整农业政策,改革农业制度,发展农业科技,使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积极要素充分涌流,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2),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3.

[2] 陈锡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求是杂志,2007,22.

[3] 顾益康.关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内涵,特征与思路的新思考,世界农业,2013,8.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边疆治理现代化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