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2018-02-15 00:46
现代食品 2018年18期
关键词:膜分离微胶囊乳品

◎ 徐 爽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山东 烟台 264100)

加强高新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既是提高我国食品行业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条件,也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广泛运用的关键点。为此,相关人员需加大高新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力度,促使其发挥出最大实效性,为保证我国国民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依据,以期现代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1 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主要是利用天然或者是合成的膜纤维的选择透过性,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压力梯度、浓度梯度、电势梯度的推动作用,使分子在膜之间运动,从而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目前,在我国乳品工业中,膜分离技术还没有正式投入生产,但国外乳品工业中,膜分离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膜分离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有乳蛋白浓缩、乳品灭菌、乳品浓缩、乳清回收利用、牛奶组分分离、乳品标准化和乳清脱盐等[1]。

2 微胶囊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微胶囊技术为一种新兴技术,为食品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转变。微胶囊技术是指通过应用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或是天然的高分子材料,把液态或是固态食品装到一个密封性较强的微小胶囊之中,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维持食品最初状态,让消费者能够吃到新鲜的食品,使他们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但此种技术仍在尝试阶段,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乳业产品生产中运用中,还是获得了良好效果,微胶囊技术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对新兴乳品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相关部门加强研究,力争早日实现在乳品生产中广泛应用。乳业工业中微胶囊技术同乳品自身特点息息相关,乳品需要较强的稳定性才可以确保其原本风味,并且防止在存储过程中出现结块、泡沫以及异味,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乳品保质期。当前乳品开发中开始尝试添加益生菌或是其他辅助性物质,这能够同微胶囊良好配合,使乳品同所加入的益生菌一同埋到胶囊之中。总之在乳品开发与生产中微胶囊技术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2]。

3 生物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3.1 生物荧光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诸多国家在检测乳制品时都会利用生物技术,检测乳制品的异性病原菌与细菌总数。此种检测方法不但增强了之前检测实效性,还满足了当前乳制品检测快速且简单的要求。当前,普遍使用的乳制品检测技术有两种,分别为细菌生物荧光技术与ATP生物荧光技术。

(1)细菌生物荧光技术。细菌生物荧光技术主要是应用分子遗传学原理构建荧光发光系统,来对乳制品内的固定病原菌进行检测。致使生物荧光的基因融入到固定的噬菌体内,当宿主细胞被感染时,Lux基因转至宿主基因组内,使宿主细胞发光。如此便能够应用光度计进行检测,而且发光程度同细菌感染的数量为正比例关系。

(2)ATP生物荧光技术。ATP生物荧光检测主要以萤火虫发光原理设计的。一般情况下,ATP存在所有活性微生物之中,ATP分子能量大都依靠荧光酶复合物转变为光能,此种光能可以使用光度计进行测量。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光能同原始样品内的ATP含量有关系,为此能够推算出检测样品内的微生物含量。另外,生物荧光技术在乳制品预测、乳制品生产、原料奶验收等控制方面还有所应用,对噬菌体、抗生素等也具有一定的检测作用[3]。

3.2 酶联免疫法

酶联免疫法为一种综合性化学技术,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为根本,应用酶催化底物的放大性,来加强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的敏感性,能够应用到定量和定位检测中。

3.3 固定化技术

此种技术为选好载体以后,使用化学手段或是物理手段把酶类与微生物菌体定位或限制在某特定空间内,确保其特有的存活力与催化性。当前,此技术在乳品工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乙酸工艺、乳糖水解、牛乳过敏症防治等。在乳品工业内,固定化细胞技术应用广泛,如把乳酸菌包与双歧杆菌都包裹在海藻酸钙凝胶内,不仅用于生产酸奶,制作奶酪中也常使用,以保证熟化进程适中。固定化细胞不单单应用到生产中,还能应用到保护微生物延长细胞活性上。

4 结语

从食品行业长远发展来讲,在乳品工业中合理应用高新技术至关重要,不但能够保证乳制品质量,还能确保社会公众生命安全。为此,相关人员需加强高新技术应用,发挥出最大化效用与价值,为推动我国食品行业未来发展,为开辟食品检测新纪元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膜分离微胶囊乳品
当前乳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复合杂粮超微粉微胶囊化工艺的研究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探析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
化香树果序多酚膜分离的动力学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膜分离穿山龙薯蓣皂苷工艺研究
乳品检测中的问题及措施
自修复微胶囊囊壳材料力学性能的反演分析
聚砜包覆双环戊二烯微胶囊的制备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