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浅析

2018-02-15 03:52王伟强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期
关键词:雨洪径流海绵

王伟强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02)

1 海绵城市设计的相关概述

1.1 海绵城市设计的概念

广义上来讲海绵城市是指将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使构成城市的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生命共同体,体现出最佳的生态功能,从而促使城市整体自然循环有序发展。狭义上来讲,海绵城市重点严格管控城市雨水径流总量,以及雨水径流形成的污染,特别是严格管理分散的、规模较小的源头雨水,有效打破了传统的城市雨水管理思想,大范围应用消化与循环利用雨水的概念。

1.2 海绵城市生态系统运行过程

全面思考城市的整体运行,不仅需要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基础设施和城市用水,同时也需要思考项目技术的可行性。由于上述因素,海绵城市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分析水文条件、指标规划的差异性和项目的可行性,设计出城市低影响的雨水生态系统。其次要全方位有效整合自然要素,科学消化雨水,同时整体应用渗透、净化、外排等各类生活技术,也就是要对地下水有效补充,合理调整利用水循环。最后,采取上述要素设计的海绵体可以在降雨过程中尽可能留住水,防止城市发生大规模积水现象,在干涸时,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最大程度减轻水资源紧张的程度。

2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2.1 雨水花园设计

2.1.1 概述

雨水花园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马里兰州的雨洪专家在1990年提出,多为凹浅种植有各种植物的绿地,由砂石层、土壤层、种植层、蓄水层组成。通过营造自然的雨水渗透系统,引导雨水径流,收集雨水并净化雨水,使之为人们所利用。雨水花园作为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途径,被认为是降低城市水污染的最佳方式之一。

2.1.2 雨水花园特征

低影响开发指导下的雨水花园在系统、功能以及设施使用上都与传统的雨水花园有不同,因为其倡导利用生态并对自然水文情况影响最小的方式对场地进行设计,因此相比较于传统雨水花园对于水利设施的依赖,LID理念下指导的雨水花园倾向于借助园林对雨水处理的效果进行雨水管理。减少排放的雨水径流量;提供更多的生态景观类的雨水处理设施,替代大量的场地铺装的使用。

2.1.3 雨水花园原理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雨水降落到地面,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透到地下,经过蒸发作用进入到空气中,在高空形成云,最后形成降雨再次回到地面,如此循环往复。雨水花园主要是通过各种植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实现像自然环境中的水体净化循环,过滤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进而达到节水、蓄水、净水的目的。

2.2 海绵城市的道路设计

2.2.1 概述

海绵城市道路采用了低影响开发技术手段,力求从源头、中途和末端进行雨水径流总量、峰值和污染的控制雨水的径流量,有着入渗多,有效控制雨洪量,控制面源污染,管理维护简单,绿色美观的特征。在LID的技术支持下,海绵城市道路不仅可以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还能在解决道路排水问题的同时防止雨水对路面稳定性的影响。

2.2.2 与传统道路的区别

传统道路的设计是为了尽快排水,以降低路面雨水径流,而海绵城市道路则是为了再次循环利用水资源设计的。在具体的细节上,两者也有所不同。

传统道路路面多采用非透水性路面,路缘石为立缘石或平缘石,雨水口多直接设置于路边,道路的绿化带均高于路面,渗透性差,并没有净化和蓄水的功能,大都只是作为路面景观而设置的。整体上看,这样的设置带来的管网负荷较大,且导致的水体污染严重,管理和维护上比较复杂,不能满足海绵城市的需要。

2.3 雨洪公园设计

2.3.1 概述

城市雨洪公园是结合公园景观与雨水管理于一体的新型公园形式,已经逐渐成为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传统公园休闲、娱乐、赏景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公园原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构建生态圈,设计雨水管理系统,使之形成一个能够集水阻洪的“海绵体”,综合性地发挥了公园原有的生态潜能,并综合性地解决了城市雨洪问题,保证了城市在面临雨洪灾害时的抗性,同时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质和空间体验。

2.3.2 雨洪公园与传统公园的区别

传统公园以人们的行为活动需求为导向,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并提供休憩和娱乐的场所,以不同的景观点组成,满足人们的观景体验。然而其中,生物群落较为单一,动植物数目较少,生态稳定性较差,以人工控制动植物变化为主,且人工管理服务的成本较高,多以人为中心,忽视了与环境应有的协调关系。

综上所述,对于海绵城市在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其在很多城市都受到了重视,尤其是对于南方城市,更是可以借助于海绵城市实现自身优化,这也就需要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各个基本内容要点,切实保障海绵城市的运行价值最大程度体现。

[1]廖丽.海绵城市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如何实现[J].乡村科技,2016(14).

[2]黄璐璐.海绵城市设计给排水[J].江西建材,2016(21):71+73.

[3]刘成凯.城市生态景观中的海绵城市设计研究[D].安徽大学,2016.

[4]何造胜.论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1):39~42.?

猜你喜欢
雨洪径流海绵
格陵兰岛积雪区地表径流增加研究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基于集对分析的德州市雨洪资源潜力研究
基于SWAT模型的布尔哈通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雅鲁藏布江河川径流变化的季节性规律探索
近40年来蒲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低影响开发中植物应用研究
海绵是植物吗?